2018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全真模拟卷(十二)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8-05-03
中81、23岁,农民,因高热,全身肌肉酸痛7天,黄疸2天,于7月29日入院,查体:结膜充血,巩膜轻度黄疸,肝肋下1.0cm,脾不大,血象WBC8.3×109/L,N 72%,L 28%,尿蛋白(+),总胆红素60μmol/L,ALT 350 U/L,肥达反应“O”1:40,H 1:320,凝集溶解试验1:400。外斐氏反应OX 1:80,根据以上资料考虑是以下哪种疾病
A、伤寒
B、斑疹伤寒
C、钩端螺旋体病
D、急性黄疸型肝炎
E、流行性出血热
82、男性,28岁,下水道工人,发热3天,伴头痛乏力。全身肌肉酸痛,轻咳,8月初就诊,体检:体温40℃,脉搏120次/分,呼吸40次/分,血压13.3/9.3kPa,急性病容,结膜充血,咽充血,皮肤少量出血点,肺部啰音少许,肝肋下1.5Cm肾区叩击痛(+),腹股沟淋巴结蚕豆大数个,有压痛,血象WBC 14×109/L,RBC 4.3×1012/L,N 60%,尿蛋白(+),每高倍镜下RBC2~5个,WBC 1~2个,诊断应考虑
A、流行性出血热
B、无黄疸型肝炎
C、伤寒
D、钩端螺旋体病
E、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83、45岁农民,8月初发病,畏寒发热起病,伴头痛,周身痛,皮肤粘膜有少许出血点,4天后出现黄疸并进行性加重,查体:体温38.9℃,结膜充血,巩膜及皮肤黄染轻度,肝肋下0.8cm。脾未触及,血清总胆红素82μmol/L,ALT 300μ/L,尿蛋白(+),每高倍镜视野RBC及WBC各为10~20个,诊断应考虑为
A、病毒性肝炎
B、伤寒
C、副伤寒病
D、出血热
E、钩端螺旋体病
84、男性,18岁,农民。夏天在河塘游泳后出现稽留高热。4天,伴畏寒发热,头痛,身痛乏力,体检:体温39.8℃,巩膜及皮肤黄染,结膜充血,皮肤可见出血点,肝肋下1.0cm,脾未及,腋下淋巴结如蚕豆大4个,血象:WBC10.5×109/L,N 80%,肝功:ALT 280U/L,血清总胆红素110μmol/L,尿胆红素(+).尿中可见WBC3~5,诊断为
A、急性黄疸型肝炎
B、流行性出血热
C、钩端螺旋体病
D、伤寒
E、疟疾
85、急性重型病毒性肝炎病理变化是
A、肝细胞发生碎屑状坏死
B、肝细胞灶性坏死
C、毛细胆管淤胆
D、纤维组织增生
E、大量肝细胞坏死
86、重型病毒性肝炎出血的最主要原因是
A、血小板减少
B、毛细血管脆性增加
C、凝血因子合成减少
D、肝素样物质增多
E、骨髓造血功能受抑制
87、近年来输血后肝炎主要由哪种病毒引起
A、甲型肝炎病毒
B、乙型肝炎病毒
C、丙型肝炎病毒
D、戊型肝炎病毒
E、丁型肝炎病毒
88、乙型肝炎可以采用下列哪种生物制品人工被动免疫
A、抗毒素
B、丙种球蛋白
C、胎盘球蛋白
D、特异性高效价免疫球蛋白
E、乙型肝炎疫苗
89、下列检验中对重型肝炎诊断价值最小的是
A、血清ALT
B、血清胆碱酯酶活性明显降低
C、血清胆固醇明显降低
D、凝血酶原时间及活动度明显异常
E、血清胆红素明显升高
90、测定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的亚型有助于
A、病原学诊断
B、流行病学调查
C、评定传染性大小
D、确定抗病毒治疗措施
E、判断预后
91、对乙肝病毒感染具有保护作用的是
A、抗HBE
B、抗HBs
C、DNA.聚合酶
D、抗核抗体
E、抗HBC
92、血清中常规检查检测不到的HBV标志物是
A、HBsAg
B、HBEAg
C、HBcAg
D、抗-HBe
E、抗-HBc
93、甲型肝炎病毒具有哪项特点
A、是脱氧核糖核酸(DNA)病毒
B、黑猩猩和绒猴易感,但不能传代
C、甲型肝炎病毒感染后易成慢性携带者
D、在细胞培养中HAV引起细胞病变
E、只有一个血清型和一个抗原抗体系统
94、下列哪项不是肾综合征出血热出血原因
A、毛细血管脆性增加
B、毛细血管损伤
C、血小板减少
D、凝血机制障碍
E、血液浓缩
95、肾综合征出血热休克期,下列哪种药物不宜首先使用
A、血管活性药物
B、碳酸氢钠
C、低分子右旋醣酐
D、平衡盐
E、高渗葡萄糖
96、下列哪项不是肾综合征出血热早期外周血象改变
A、白细胞计数增高
B、类白血病样反应
C、嗜酸性粒细胞减少以至消失
D、异常淋巴细胞增多
E、血小板减少
97、肾综合征出血热早期休克的主要原因
A、病毒血症
B、血浆外渗
C、心肌损害
D、微血管痉挛
E、电解质紊乱
98、对肾综合征出血热来说,下列哪项是错的
A、是自然疫源性疾病
B、野生鼠类是主要传染源
C、病原体是RNA病毒
D、可经呼吸道传播
E、每年7~9月份为流行高峰
99、我国肾综合征出血热的主要传染源
A、东方田鼠
B、小家鼠
C、黑家鼠
D、棕背鼠
E、黑线姬鼠
100、肾综合征出血热属于
A、蚊传性出血热
B、蜱传性出血热
C、动物源性出血热伴肾综合征
D、动物源性出血热不伴肾综合征
E、传播途径不明的出血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