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医师

导航

临床医学理论《儿科学》复习笔记:第十五章神经肌肉系统疾病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6-12-24

  第十五章 神经肌肉系统疾病

  第一节 化脓性脑膜炎

  化脓性脑膜炎是小儿、尤其婴幼儿时期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临床上以急性发热、惊厥、意识障碍、颅内压增高、脑膜刺激征及脑脊液脓性改变为主要特征。

  一、致病菌和入侵途径

  1、常见致病菌:多为脑膜炎球菌、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但3个月以下幼婴、营养不良、免疫缺陷者,易发生大肠杆菌、葡萄球菌,甚至绿脓杆菌等感染。

  2、入侵途径

  ①血行感染:最常见,菌血症直接抵达脑膜微血管。

  ②邻近组织器官感染。

  ③直接感染。

  二、病理

  脑膜为主的炎症病理:蛛网膜、软脑膜炎症,脓性渗出物;弥漫性脑水肿;闭塞性小血管炎。

  并发症、后遗症病理:硬膜下积液(积脓)、脑积水(交通性或非交通性)、脑室膜炎、各种神经功能障碍(失听、视力减退、智低、瘫痪、癫痫等)。

  三、临床表现

  四、诊断

  1、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任何发热,伴惊厥、意识障碍、颅压高或脑膜刺激征,而原因不明者,均应考虑此病。注意幼婴、新生儿、不规则治疗后患儿的不典型表现。

  2、脑脊液检查是确诊的主要依据

  (1)常规检查:压力↑;外观混浊似米汤样;白细胞显著↑,≥1000×106/L,中性粒为主。

  (2)生化检查:糖明显→,蛋白质显著↑,氯化物N或→。

  (3)寻找病原菌:涂片Gram’s或美兰染色、培养(药敏)。

  (4)几种脑膜炎CSF的特征:

  ①化脑:早期糖→→、外观脓性、涂片和培养找到致病菌、WBC↑↑且分叶核为主、蛋白↑↑。

  ②结脑:糖→、外观毛玻璃样、蛋白明显↑、WBC轻度↑且单核为主、薄膜涂片和培养找到致病菌。

  ③病脑CSF的改变特征:外观清亮、糖正常、WBC正常或轻度↑且单核为主、蛋白轻度↑、找不到致病菌、特异性抗体。

  (5)与其他脑膜炎鉴别

  ①病毒性脑膜、脑炎:感染中毒症状不突出、CSF改变。

  ②结脑:亚急性起病及缓慢进展、CSF、脑外结核灶、PPD。

  3、血培养,皮肤瘀点、瘀斑涂片,外周血象。

  五、并发症及后遗症

  1、硬脑膜下积液:最多见,主要发生在1岁以下婴儿。凡经有效治疗48~72h后CSF好转但体温不退或体温下降后再升高,或一般症状好转后有出现意识障碍、惊厥、前囟隆起或颅高压等症状,首先应怀疑本病。

  2、脑血管膜炎:最严重,主要发生在延误治疗的婴儿。

  3、抗利尿激素异常分泌综合征。

  4、脑积水。

  5、各种神经功能障碍:神经性耳聋、智力低下等。

  六、治疗

  1、抗生素治疗

  (1)用药原则:力求用药24h内杀灭CSF中的致病菌,选择对病原菌敏感、能较高浓度透过血脑屏障的药物,急性期静脉用药,用药早、剂量足、疗程够。

  (2)病原菌未明确时:选用对肺炎链球菌、脑膜炎球菌(首选青霉素)、流感嗜血杆菌均有效的抗生素,如三代头孢(如头孢噻肟、头孢曲松,但不用头孢哌酮)、氯霉素。

  (3)病原菌明确后针对病原菌用药。

  (4)疗程: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静滴有效抗生素10~14天,脑膜炎球菌7天,有并发症适当延长疗程(直至CSF正常为止)。

  2、GCs:抑制炎症因子产生、降低血管通透性、减轻脑水肿和颅内高压,一般连用2~3天。

  3、并发症治疗

  ①硬脑膜下积液:少量无需处理,积液量大引起颅高压应做硬脑膜下穿刺放出积液,每次、每侧<15ml。

  ②脑室管膜炎:侧脑室穿刺引流缓解症状,选择适宜抗生素注入脑室。

  ③脑积水:主要为手术治疗。

  4、对症及支持治疗

分享到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