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医师

导航

临床医学理论《儿科学》复习笔记:第十一章呼吸系统疾病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6-12-01

  第四节 支气管哮喘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为儿童期最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是一种慢性的气道炎症,多种细胞起作用(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等),导致气道高反应性,引起反复发作的症状,如喘息、咳嗽、胸闷、气促等。气道阻塞呈可逆性。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或加剧。

  一、发病机理

  1、免疫因素:气道慢性炎症被认为是哮喘的本质。

  2、神经、精神、内分泌因素。

  3、遗传学背景:具有明显遗传倾向。

  二、危险因素

  吸入过敏原、食入过敏原、呼吸道感染、强烈的情绪变化、运动和过度通气、冷空气、药物、职业粉尘及气体等。

  三、病理和病理生理

  气流受阻是哮喘病理生理改变的核心。支气管痉挛、管壁炎症性肿胀、黏液栓形成、气道重塑为造成患儿气道受阻的原因。

  四、临床表现

  1、症状:咳嗽、喘息呈阵发性发作,以夜间和清晨为重,可有呼吸困难、发绀,呼气相延长伴有喘鸣声;严重者大汗淋漓,面色苍白,言语不能等。

  2、体征:烦躁、气促;桶状胸、三凹征,肺部满布哮鸣音;反复发作可有胸廓畸形、发育落后。

  3、闭锁肺:严重者气道广泛堵塞,哮鸣音反而可消失,为哮喘最危险的体征。

  4、哮喘持续状态:喘息发作在合理应用常规缓解药物治疗后,仍有严重或进行性呼吸困难。表现为哮喘急性发作,出现咳嗽、喘息、呼吸困难、大汗淋漓和烦躁不安,甚至表现出端坐呼吸、语言不连贯、严重发绀、意识障碍及心肺功能不全的征象。

  五、辅助检查

  1、肺功能检查

  主要用于5岁以上的患儿:①舒张试验:FEV1/FVC<70%~75%提示气道受阻,吸入支气管扩张剂15~20分钟后增加15%或更多,表明为可逆性气流受阻,是诊断哮喘的有力依据;②呼气峰流速PEF的日间变异率是诊断哮喘和反映哮喘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PEF日变异率大于20%、使用支气管扩张剂后变异率增加20%可诊断为哮喘。③激发试验。

  2、胸部X线检查:肺充气过度,继发感染可有斑片影。

  3、过敏原测试:血清特异性IgE,皮肤变应原点刺试验。

  六、诊断

  1、儿童哮喘诊断标准

  ①喘息反复发作。

  ②发作时肺部可闻及哮鸣音。

  ③支气管舒张剂有效。

  ④除外其他疾病致喘息、胸闷或咳嗽等症。

  ⑤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喘乐宁吸入或肾上腺素皮下注射,FEV1上升率≥15%。

  ⑥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

  2、咳嗽变异性哮喘诊断标准

  ①咳嗽持续或反复发作>1月。

  ②无感染征象或长期抗生素无效。

  ③支气管舒张剂诊断性治疗咳嗽缓解(基本诊断条件)。

  ④辅诊:个人或家庭过敏史、家族哮喘病史、变应原检测(+)。

  ⑤除外其他原因引起的慢性咳嗽。

  3、临床分期

  ①急性发作期;②慢性持续期;③临床缓解期。

  七、治疗

  治疗目标:①最少或没有症状;②最少的哮喘发作;③肺功能接近正常;④体力活动不受限;⑤防止不可逆气流受限;⑥避免药物不良反应;⑦防止因哮喘而死亡。

  治疗原则:坚持长期、持续、规范、个体化治疗。①发作期:快速缓解症状、抗炎、平喘;②持续期:长期控制症状、抗炎、降低气道高反应性、避免触发因素、自我保健。

  药物治疗:①快速缓解药物:短效吸入型β2受体激动剂,全身性皮质激素,抗胆碱能药物,短效茶碱,短效口服β2受体激动剂;②长期预防药物:吸入型糖皮质激素,长效β2激动剂,抗白三烯药物,缓释茶碱,色甘酸钠,口服激素。

  1、急性发作期治疗:以止咳平喘为主。

  ①β2受体激动剂:β2-AG是目前临床应用最广的支气管舒张剂。

  ②全身性糖皮质激素

  ③抗胆碱能药物

  ④短效茶碱

  2、慢性持续期治疗:以抗炎为主。

  ①吸入型糖皮质激素:ICS是哮喘长期控制的首选药物,也是目前最有效的抗炎药物。优点:通过吸入,药物直接作用于气道黏膜;局部抗炎作用强;全身不良反应少。

  ②白三烯调节剂

  ③缓释茶碱

  ④长效β2受体激动剂

  ⑤肥大细胞膜稳定剂

  ⑥全身性糖皮质激素:①短期用于慢性持续期;②重度持续患儿长期使用高剂量ICS加吸入型长效β2-AG及其他控制药物疗效欠佳时使用。

  ⑦联合治疗:适应证:重度持续;单用病情控制不佳的中度持续。

  3、哮喘持续状态的处理

  ①给氧:40%,使PaO2达70~90mmHg。

  ②纠酸补液。

  ③GCs静滴。

  ④镇静:10%CH、安定,慎用鲁米那、复冬,禁用吗啡。

  ⑤支气管扩张剂的使用:吸入型速效β2AG,氨茶碱静脉滴注,抗胆碱能药物,GCs皮下注射。

  ⑥抗生素酌情使用。

  ⑦机械通气指征:持续严重的呼吸困难;呼吸音减低;过度通气和呼吸肌疲劳使胸廓运动受限;意识障碍;吸入40%的O2后发绀无改善;PaCO2≥65mmHg。

分享到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