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理论《儿科学》复习笔记:第十章消化系统疾病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6-11-21
中第十章 消化系统疾病
腹泻病
一、概念
腹泻病,是一组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的儿科常见病,临床上主要是腹泻和呕吐,严重病例伴有脱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
1、年龄:6个月~2岁,<1岁者约占50%。
2、季节:四季均可发病,病毒性多在秋末、春初,细菌性多在夏季,非感染性腹泻发生于各季节。
3、易感因素:①婴幼儿消化系统发育尚未成熟;②生长发育快,营养物质需求多,胃肠负担重;③机体防御功能差;④肠道菌群失调;⑤人工喂养。
二、分类
1、按病因分:①感染性: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等;②非感染性:饮食性、气候性、其他因素。
2、按病程分:①急性:<2周;②迁延性:2周~2个月;③慢性:>2个月。
3、按病情分:①轻型:仅有便次、大便性状改变,无脱水及水电解质改变或全身症状;②重型:腹泻同时伴有脱水和电解质改变和/或全身感染中毒症状。
三、病因
1、感染型因素
(1)肠道内感染:粪-口途径
①病毒:轮状病毒、星状病毒等。
②细菌:致腹泻大肠杆菌、空肠弯曲菌等。
③真菌:白色念珠菌。
④原虫:阿米巴原虫。
(2)肠道外感染:症状性腹
①肺炎、上感、泌尿系感染、中耳炎、皮肤感染及其他感染性疾病时常有腹泻症状。
②肠外感染引起肠功能紊乱。
③病原菌直接感染肠道。
④直肠局部激惹(如膀胱感染)。
⑤大量应用抗生素引起肠道菌群失调。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AD:一些抗生素可降低碳水化合物的转运和乳糖酶的水平。长期、大量使用广谱抗生素可引起肠道菌群失调,肠道正常菌群减少,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变形杆菌、绿脓杆菌、难辨梭状芽孢杆菌或白色念珠菌等可大量繁殖,引起药物较难控制的肠炎。
2、非感染性因素
饮食因素、气候因素
四、发病机制
1、“渗透性”腹泻:肠腔内存在大量不能吸收的具有渗透活性的物质。
2、“分泌性”腹泻:肠腔内电解质分泌过多。
3、“渗出性”腹泻:炎症所致的液体大量渗出。
4、“肠道功能异常”性腹泻:肠道运动功能异常。
五、临床表现
轻型腹泻:常由饮食因素和肠道外感染所致。
①消化道症状:腹泻次数增多,水样便,黄绿色,味酸。呕吐少见,腹痛轻微。便检有大量脂肪球。
②全身中毒症状:无。
③脱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失调:无。
重型腹泻:消化道症状+全身中毒症状+脱水及电解质紊乱。
①消化道症状:腹泻加重,有时可有粘液血样便,呕吐明显,常有厌食,恶心,腹痛和腹胀。
②全身中毒症状:精神萎靡,烦躁不安,意识朦胧甚至昏迷。
③明显的脱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失调。
1、脱水
呕吐、腹泻丢失体液和摄入量不足,使体液总量尤其细胞外液减少,导致不同程度脱水。由于腹泻时水和电解质二者丢失比例不同,造成体液渗透压变化,导致不同性质脱水。
①按脱水程度分:轻、中、重度脱水。
②按脱水性质分:低渗、等渗、高渗性脱水。
婴幼儿脱水判定标准:
①皮肤粘膜干燥程度。
②皮肤弹性。
③前囟眼窝凹陷程度。
④末梢循环(心率、血压、脉搏、肢温、体温、尿量)。
2、代谢性酸中毒
(1)原因
①吐泻时丢失大量碱性肠液。
②进食少,热卡不足,肠吸收不良脂肪分解过多,产生大量酮体。
③血容量减少,血液浓缩,血流缓慢,组织缺氧→无氧酵解增多→大量乳酸堆积。
④脱水→肾血流量减少→肾排酸能力下降→酸性代谢产物堆积。
(2)临床特点
轻度:症状不明显,仅呼吸稍快。
重度:精神不振,烦躁,嗜睡,昏迷;呼吸深快,呼气凉;呼出气有酮味;口唇樱红;恶心,呕吐。
3、低钾血症
①呕吐、腹泻丢失大量含钾的胃肠液;
②进食少,入量不足;
③肾脏保钾功能不如保钠功能,缺钾时仍排钾。
4、低钙血症、低镁血症
血清Ca2+﹤1.75mmol/L(7mg/dl),Mg2+﹤0.6mmol/L(1.5mg/dl)。临床表现为震颤、手足搐搦、惊厥。
多在补液后出现。若补钙后抽搐仍不见缓解,注意低镁。
①进食少,小肠吸收不良。
②腹泻丢失较多。
③活动型佝偻病伴长期腹泻,营养不良患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