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医师

导航

临床医学理论《儿科学》复习笔记:第五章蛋白质-能量营养障碍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6-11-15

  (五)诊断

  1、体重低下:体重<同年龄、同性别参照人群值的均值-2SD,主要反映慢性或急性营养不良。

  2、生长迟缓:身长<同年龄、同性别参照人群值的均值-2SD,主要反映长期、慢性营养不良。

  3、消瘦:体重<同性别、同身高参照人群值的均值-2SD,主要反映近期、急性营养不良。

  (六)治疗

  1、处理危及生命的并发症

  2、祛除病因

  3、调整饮食

  4、促进消化

  二、单纯性肥胖

  肥胖中最常见的类型,由于营养过剩所造成的全身脂肪过量蓄积、体重超过一定范围的营养障碍性疾病。

  脂肪分布较均匀,没有明显的神经、内分泌系统形态及功能的改变,但伴有脂肪、糖代谢调节障碍。

  (一)病因

  1、能量摄入过多

  2、活动量减少

  3、遗传因素

  (二)病理生理

  1、营养素摄入>机体消耗→多余能量转化为脂肪→脂肪细胞数量↑、体积↑→肥胖。

  2、人体脂肪细胞数量增多的主要阶段:①生前3个月;②生后第1年;③11~13岁。

  3、体温调节与能量代谢:肥胖儿有低体温倾向

  4、脂类代谢:甘油三酯、胆固醇、VLDL、游离脂肪酸↑,HDL→→动脉硬化、冠心病、高血压

  5、蛋白质代谢:嘌呤代谢异常,尿酸↑→痛风

  6、内分泌变化:常见

  ①甲状腺功能:T3受体→,其余均正常

  ②PTH↑,25-(OH)2D3、24,25-(OH)2D3↑→骨质病

  ③生长激素→,IGF1正常、对生长激素减少起代偿作用(→无明显生长障碍)

  ④雌激素↑→男性性功能低下,女性月经不调、不孕

  ⑤GCs:N或轻度↑,昼夜规律正常

  ⑥胰岛素血症伴有胰岛素抵抗→糖尿病

  (四)临床表现

  肥胖发生于任何年龄,最常见于婴儿期、学龄前期和青春期。食欲旺盛气且喜吃甜食、高脂肪食物。

  体格检查:体脂丰满,分布均匀;皮肤紫纹;扁平足和膝外翻;男性阴茎隐藏在脂肪组织中。

  (五)实验室检查

  甘油三酯、胆固醇↑,常有胰岛素血症,血生长激素水平→,常有脂肪肝。

  (六)诊断

  1、体重超过同性别、同身高参照人群标准体重的10%~19%为超重,超过20%诊断为肥胖症:超出20%~29%

  为轻度肥胖,超出30%~49%为中度肥胖,超出50%为重度肥胖。

  2、体质指数BMI:kg/m2,BMI在P85-95为超重,超过P95为肥胖。

  (八)治疗

  原则:减少产热能性食物的摄入和增加机体对热能的消耗,使体内脂肪不断减少,控制体重不增。

  1、饮食疗法

  2、运动疗法

分享到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