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医师

导航

临床医学理论《儿科学》复习笔记:第三章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6-10-24

  三、静脉补液

  1、适应证:中或重度脱水;经口服补液不见好转;吐泻、腹胀严重者。

  2、三确定:补液总量,补液种类,补液速度。

  3、原则:先快后慢、先浓后淡、见尿补钾、抽搐补钙。

  4、方法

  (1)第一天补液:总量=累积损失量+继续损失量+生理维持量

  累积损失量:是由于腹泻呕吐丢失量,据此判断脱水程度。

  继续损失量:继续腹泻呕吐脱水量。

  生理维持量:排尿排便含水,出汗、皮肤不感蒸泄、肺呼吸丢失。

  ①确定补液总量

  临床上难以判断脱水性质时,先按等渗性脱水处理。

  ②确定补液种类

  ③确定补液速度

  A扩容阶段:对重度脱水有循环障碍者。

  目的:快速补充循环血量和恢复或改善肾功能。

  液体:用2∶1等张含钠液或NS20ml/kg,总量不超过300ml。

  速度:30~60min内静脉注入。

  B补充累积损失量:扩容后或不需要扩容者从本阶段开始。

  目的:在8~12h内纠正脱水。

  补充量:取决于脱水程度,=累积损失量-扩容直推量。

  液体选择:取决于脱水性质。

  速度:8~12h内滴完,约8~10ml/(kg〃h),高渗性脱水补液速度宜稍慢。

  C维持补液阶段:脱水已基本纠正。

  目的:补充继续损失量和生理需要量。

  补充量:=总量-累积损失量(约为总量的1/2)。

  液体选择:1/2~1/3张含钠液。

  速度:余下的12~16h输完,约5ml/(kg〃h)。

  若吐泻缓解,可酌情减少补液量或改为口服补液。

  E严重低钠可引起脑细胞水肿,颅压升高,出现神经精神症状,此时应补充3%NaCl溶液(1.2ml3%NaCl

  可提高血钠1mmol/L),症状缓解后可继续补充2/3张到等张含钠液,直至累积损失纠正。

分享到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