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医学免疫学》复习笔记:第十二章抗感染免疫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6-11-27
中第一节 概述
一、血清学反应的一般规律
(一)抗原与抗体的结合具有特异性 如破伤风抗毒素只与破伤风毒索相结合,不能与肉毒毒素结合。当有共同抗原成分存在时,则可出现交叉(类属)反应,如马流产沙门氏菌菌体抗原不仅能与抗马流产沙门氏菌血清结合,也熊与抗绵羊流产沙门氏菌血清和抗鼠伤寒沙门氏菌血清结合,同样绵羊流产沙门氏菌和鼠伤寒沙门氏菌也能与抗马流产沙门氏菌血清结合,只不过反应强度轻微罢了。
(二)抗原与抗体是分子表面的结合 抗原与抗体的结合虽然相当稳定,但却是表面的结合,而且是可逆的,二者仍可分开,如将二者分开后,抗原或抗体的性质仍不改变。如细菌与相应抗体在试管中出现凝集,被凝集的细菌不一定死亡,若培养仍可生长;又如毒素与相应抗毒素结合后,毒性虽被中和,但经稀释或冻融后,使二者分离,则毒素又可重现毒性。
(三)抗原与抗体是按一定的分子比例结台 抗体除IgM具有10个结合点(10价),分泌型IgA有4个结合点外,一般抗体均含有2个结合点(即2价抗体)。抗原则根据其分子的大小,含有10~50个结合点不等,有的甚至超过200个结合点。当抗原抗体比例最适合时,结合最充分,形成的复合物最多,反应最明显,结果出现的最快,此称为等价带。如果二者比例不合适,如抗体过剩时,就有多余的未被结合的抗体游离于上清液中,不能形成大的网格状结构,只能形成小分子的复合物,则不出现肉眼可见的反应,此称为抗体过剩带。同样,当抗原过剩时,就有多余的末被结合的抗原游离于上清液中,也不能形成大的网状结构,只能成为小分子复合物,因此也不能出现肉眼可见的反应,称此为抗原过剩带。
在做试管定量凝集反应时,如果前面的几支试管不出现凝集,是由于抗体过剩引起的,称为抗体过剩带或前凝集带,简称前带现象。后面的几支试管不出现凝集,是由于抗原过剩所致,称为抗原过剩带或后凝集带,简称后带现象,这种现象是正常的。
在做试管定量沉淀反应时,前面的几支试管不出现反应,是由于抗原过剩引起的,称为抗原过剩带或前沉淀带,简称前带现象。后面的几支试管不出现反应,是由于抗体过剩引起的,称为抗体过剩带或后沉淀带,简称后带现象。
由上可见,同是前带现象,对凝策反应来说,是由抗体过剩引起的;对沉淀反应来说,是由抗原过剩引起的。
(四)抗原与抗体反应可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抗原与抗体的特异结合阶段,反应发生快,于几秒钟至几分钟即可完成,但无可见反应出现。第二阶段为抗原与抗体反应的可见阶段,表现为沉淀、凝集、补体结合、溶解、粘连或排斥等,这一反应阶段有两个特点,一是反应进行较慢,需要几分钟、几十分钟或更久,若参加反应的抗原为简单半抗原,或者抗体是不完全抗体,或者抗原与抗体的比例不合适,则不出现可见反应,其二是受电解质、温度、酸碱度等因素的影响。实际上,以上两个阶段往往是重叠的,不能严格的分开。
(五)抗原与抗体反应具有高度的敏感性 抗原与抗体反应不仅具有高度的特异性,而且还有高度的敏感性,不仅可用于定性,还可以检测极微量的抗原或抗体,其敏感程度大大的超过当前所应用的化学方法,其敏感性视反应的种类而不同。
二、影响抗原、抗体反应的因素
(一)电解质 适当浓度的电解质能降低抗原抗体结合物表面的阴电荷,失去相互排斥的能力,呈现沉淀或凝集反应。常用的电解质是氯化钠,最适浓度为0.85~0.9%,如无电解质存在,则不出现可见反应。在补体结合反应或溶血反应时,在稀释液中加入少量的Ca2+和Mg2+,能加强补体活性。
(二)温度 反应的温度与反应速度有密切关系,温度高时,反应速度加快,一般
常放在37℃水浴箱或恒温箱中感作,放水浴箱中时,箱中的水面勿高出试管内液面,以
利试管内液体的对流,增加抗原与抗体间的接触。反应温度超过56时,反应速度往往降低,温度升高到56—60℃时,抗原一抗体的结合物易发生解离。
有些反应如病毒性补体结合反应等也可在4℃条件下进行,反应速度虽减缓,但作用完全,显得更为敏感些。
(三)pH值 大多数抗原抗体反应的最适宜氢离子浓度为pH值6—8。当pH值降至3左右,到达或接近细菌抗原的等电点时,即便没有抗体存在,也可引起非特异性的酸凝集。在pH值2.5以下时,则可引起抗原一抗体复合物解离。
(四)杂质异物 反应中如存在有与反应无关的蛋白质、类脂质、多糖等非特异性物质时,往往会抑制反应的进行,或引起非特异性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