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执业医师

导航

2017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医学免疫学》复习笔记:第四章免疫球蛋白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6-11-18

  第三节 Ig的功能

  一、V区的功能

  识别并特异性结合抗原(CDR起决定性作用)。

  Ig分子结合抗原表位的个数称为抗原结合价。IgG、IgE、IgD为双价;SIgA为4价;IgM为5价。

  Ab V区与Ag特异性结合的生物学作用是:

  (1)在体内 ①中和毒素、中和病毒(IgG和IgA);

  ②阻断病原体入侵(抑制细菌等病原体粘附到宿主细胞);

  ③(借助Fc段)破坏清除病原体等免疫防御功能。

  (2)B细胞膜表面:mIgM、mIgD等是其抗原识别受体(BCR),起特异性识别抗原分子的作用。

  (3)在体外Ab与Ag结合,可引起各种Ag、Ab反应,可用于抗原抗体的检测和功能判断。

  另外, Ab Fab段与Ag特异性结合还可以引起Ab分子自身发生构型改变,使Fc段的活性表现出来。

  二、C区的功能

  (一)激活补体(表现出多种效应功能)

  1.IgG1、IgG2、IgG3和IgM与Ag结合后,发生构型改变暴露CH2和CH3的补体结合点,可通过经典途径激活补体。

  (IgM、IgG1、IgG3能力强;IgG2较弱)

  2.聚合的IgA、IgE、IgG4可通过旁路途径激活补体。

  3.IgD不能激活补体

  (二)结合Fc段受体

  1.调理作用:是指Ab、补体促进吞噬细胞吞噬细菌等Ag的作用。

  Ab的调理作用是指IgG(特别是IgG1和 IgG3)、IgA抗体的Fc段与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上的相应Fc受体结合,从而促进吞噬细胞的吞噬Ab结合的Ag的作用。

  2.Ab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ADCC )

  指具有杀伤活性的表达Fc受体的NK细胞、巨噬细胞、嗜中性粒细胞等通过识别Ab的Fc段(结合Fc段),直接杀伤被Ab结合的靶细胞。NK细胞是介导ADCC的主要细胞。

  3.介导 Ⅰ型超敏反应

  IgE为亲细胞抗体。其Fc段与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表面的高亲和力IgE Fc受体( FcεRⅠ)结合后,如与相应Ag结合,即可促进这些细胞合成和释放生物活性物质,引起Ⅰ型超敏反应 。

  (三)穿过胎盘和粘膜

  1. IgG的Fc段可与胎盘母体一侧滋养层细胞的FcRn(一种特异性IgG输送蛋白)结合,从而转移到滋养层细胞内,并主动进入胎儿血液循环中。这种自然被动免疫对新生儿很重要。IgG是唯一能通过胎盘的Ig。

  2. 分泌型IgA可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的粘膜,是粘膜局部免疫的最主要因素。

  (另外,Ab对免疫应答有调节作用。)

分享到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