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建造师

导航

2017一建市政工程章节复习卷:注册执业管理

来源 :考试网 2017-05-03

  1K430000 市政公用工程项目施工相关法规与标准

  1K433000一级建造师(市政公用工程)注册执业管理规定及相关要求

  1[多选题] 市政公用工程项目通常由( )作为项目法人实施业主方的项目管理。

  A.专业集团公司

  B.政府部门

  C.专业咨询公司

  D.专业投资公司

  E.政府专门设立的建设管理部门

  参考答案:A,E

  2[简答题]

  背景

  A公司承建的城市高架桥长1.68km,共35跨,桥梁距地面净空最高处9m,为双幅式桥面。上部结构为跨径30m的T型预制梁,先简支后连续的结构形式;下部结构为灌注桩接墩柱、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盖梁。受所属快速路的通车限制,桥梁工程施工工期为180d。

  项目部经招标将盖梁张拉分项工程分包给B专业公司,合同约定双方在质量、安全、进度方面的管理职责,项目部技术负责人在作业前向参加张拉作业人员进行了安全技术交底;B公司自行搭设盖梁作业平台的脚手架,安装护栏后,开始张拉作业。监理工程师在检查张拉作业时发现油压表有脉动现象,有2名操作人员是新调来的;经询问得知人员、设备都是从其他工地新调来的,该油泵、张拉千斤顶均已使用半年以上,监理工程师给项目部发出整改通知书。

  项目部在安全检查时,发现盖梁施工现场缺少安全护网,没有设置安全梯,有部分人员攀登脚手架上、下盖梁作业平台,项目部向B公司发出安全隐患整改通知单,要求立即纠正。

  问题

  (1)张拉作业技术管理是否有缺失?如有缺失,指出正确做法。

  (2)所使用的张拉设备是否符合要求?如不符合,说明正确做法。

  (3)针对B公司作业存在的安全隐患,应如何进行纠正和验证?

  参考答案:

  (1)有缺失。主要是:除安全技术交底外,张拉作业必须具备经批准的张拉程序和现场施工说明书(作业指导书),操作人员应具备上岗资格证书,安全防护措施到位。对于新调来的人员,必须进行转场教育。

  (2)不符合。新调来的油泵、千斤顶均已使用半年以上;且油压表有脉动现象,说明设备已有问题,不能投入使用。

  正确做法:当张拉设备使用超过6个月或200次,或使用过程出现异常或检修后应重新校验。校验应在具有相应资质的法定计量检测部门进行。张拉设备应配套校验、配套使用。

  (3)高处作业的安全护网、安全梯均是安全防护设施,必须按有关规定进行设置。B公司现场负责人应对安全隐患进行原因分析,制定纠正和预防措施。项目部应派安全员对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过程及实施效果进行跟踪检查,并保存验证的记录。

  3[简答题]

  背景

  某地铁区间隧道采用盾构法施工,盾构直径6.5m,盾构区间长1328m,隧道平均覆土11.5m。项目部采取了以下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措施:一是对参加盾构施工的机械工和辅助生产工人进行安全技术知识的教育;二是在隧道内安装了轴流式通风机和照明设施。三是项目部专职安全员主持安全生产例会和负责定期安全检查。

  依据盾构施工的质量保证计划,项目部将管片拼装工序作为特殊过程加以控制,由质量员编制拼装作业指导书,经质量负责人审批后执行。

  问题

  (1)安全措施二是否满足职业健康要求?如不满足,说明正确做法。

  (2)安全措施三是否符合安全生产管理规定,说明正确的检查方式和检查内容。

  (3)特殊过程的质量控制是否符合要求?如不符合,给出正确做法。

  参考答案:

  (1)不满足要求。还应设置减轻或消除工作中的噪声及振动设施,盾构隧道内应设置人行走道板。

  (2)不符合安全生产管理有关规范的规定。

  正确做法:应由项目负责人主持安全生产例会和负责定期安全检查,专职安全员应负责现场监督管理。

  检查内容包括:安全管理制度、机械设备、安全设施、安全教育培训、安全意识、作业行为、劳保用品使用等。

  (3)不符合要求。作业指导书不能由质量员编制和质量负责人审批。

  正确做法:对特殊过程的质量控制,除执行一般过程控制的规定外,还应由专业技术人员编制作业指导书,经企业或项目部技术负责人审批后执行。

  4[简答题]

  背景

  某新建供水厂的滤池为矩形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平面尺寸为53.65m×21.30m,有效深度3.7m。滤池控制室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二层结构。

  滤池采用滤头配水、气一水联合反冲洗方式,集中控制操作。滤料层由承托层、石英砂滤料构成;浑水区设进水管和反冲洗集水槽。为保证滤池过滤效果,必须严格控制每道工序的施工质量。施工项目部采取的质量措施有:(1)对滤头、滤板、滤梁逐一检验,清理;(2)用应力扳手按设计要求检查滤头紧固度;(3)保证地梁、承梁的位置准确;(4)滤梁安装水平精度;(5)滤板安装不得有错台;(6)封闭滤板间、滤板、池壁之间缝隙。

  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二层结构拆除模板支架时,4名操作工人所在的脚手架平台突然因东南角脚手架屈曲变形倒塌而坠落,一人死亡,三人重伤。事故调查中发现:(1)4名工人拆除模板现场没有施工技术人员和安全管理人员;(2)项目部未能提供安全技术交底书面材料。

  问题

  (1)对过滤池安装采取的质量措施是否齐全,还应包括哪些?

  (2)试分析安全事故的可能原因,并给出正确做法。

  (3)事故调查反映出项目部施工安全管理有哪些主要缺失?

  参考答案:

  (1)不全。还应包括:1)滤头安装后须做通气试验;2)严格控制滤料支承层和滤料铺装层厚度及平整度;3)滤料铺装后,须做反冲洗试验,通气通水检查反冲效果。

  (2)安全事故可能原因主要有:

  1)脚手架屈曲变形分析:脚手架拆除没有按施工方案或专项方案要求由上而下逐层进行,提前拆除了支撑或加固杆件导致脚手架失稳变形。

  2)造成伤亡是作业人员未按有关规定使用安全带。

  正确做法:

  1)拆除作业应按施工方案或专项方案要求由上而下逐层进行,严禁上下同时作业。

  2)拆除作业时,作业人员必须戴安全帽、系安全带、穿防滑鞋。

  (3)安全管理主要缺失:

  1)拆除二层支架模板是危险性较大的风险点,现场操作中没有技术人员和安全人员在场,是项目部安全管理过程监督的缺失。

  2)拆除两层结构模板支架应有专项方案,对拆除过程的技术与安全要点、危险点以及防范措施应有安全技术交底。项目部未能提供有关书面材料,表明项目部在安全技术交底存在缺失。

  5[简答题]

  背景

  某污水处理厂二次沉淀池,圆形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内径30m,有效深度4.2m,底板均厚350mm。池壁采用预应力缠丝工艺。基础底板施工需降低地下水,采用轻型井点,基坑开挖以机械为主,人工清底为辅。项目部施工负责人拟在池壁预制板吊装、缠丝施加预应力后喷射水泥砂浆保护层,水泥砂浆设计强度等级C30。

  鉴于工程为低价中标,项目部根据合同约定和现场管理实际情况,实施成本目标责任制;分析认为项目成本管理主要放在预制构件和运输吊装方面。

  问题

  (1)结合背景资料,简述轻型井点的平面布置。

  (2)项目部施工负责人的拟采取的做法正确吗?为什么?

  (3)简述构件预制、运输吊装费用控制与项目成本管理关系。

  参考答案:

  (1)基坑的降水井点宜采用环形布置,距基坑上口边缘不应小于1.0~1.5m,井点间距应为0.8~1.6m。在基坑机械挖运土期间通道可不封闭,视人工清底需要在通道两侧应补设井点。

  (2)不正确。因为喷射水泥砂浆保护层,应在水池满水试验(以便于直观检查壁板及板缝有无渗漏,也方便处理)后施工,而且必须在水池满水状况下施工。

  (3)就资料介绍:这类预制拼装水池的预制、运输、吊装费用一般占水池工程造价55%左右,因此是项目部的成本管理重要组成部分。项目部应做到:首先通过招标程序选择专业单位分包,通过经济合同来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其次在签订分包合同时,特别要坚持“以施工图预算控制合同金额”的原则,绝不容许合同金额超过施工图预算。其三,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要尽量做到科学合理,实施得当。

  6[简答题]

  背景

  某城市输水管线长4.28km,DN1200钢管,管道埋深约5.0m,管线位于城市主干道路的非机动车道上。采用明开槽方法施工,沟槽土质为回填杂土及粉砂土。受交通条件制约,沟槽土方挖运和吊车下管安排在晚10时~次日早6时进行,项目部办理了管线开挖占路手续。现场施工发生如下事件:

  (1)为吊车下管方便,选择夜间时段移动护栏临时占用一条机动车道,受到交通管理部门的处罚。

  (2)挖土机开挖沟槽时发现有一段废弃的旧排水砖沟,约请监理工程师查看后,项目部进行挖除和换填石灰粉煤灰稳定碎石。

  (3)质量员查验准备焊接的管口时,发现有数个坡口范围存在锈渍。

  (4)钢管吊运到沟槽前,作业队在管道内按间距4m加设木支撑。回填作业在沟槽局

  部偏窄处,钢管下腋角部采用木夯夯实。回填完毕发现管道竖向变形50mm。

  问题

  (1)事件1做法为何受到处罚,违反了哪些规定?

  (2)事件2沟槽基础处理在程序上是否妥当?如不妥当,写出正确的程序。

  (3)对管道施焊的坡口,有关规范有哪些规定?

  (4)事件4管道防止变形措施是否正确?为什么?

  参考答案:

  (1)因为未提前办理有关手续,私自移动护栏占路违反了占用或挖掘城市道路管理如下规定:未按照批准的位置、面积、期限占用或挖掘城市道路、或者需要移动位置、扩大面积、延长时间,未提前办理变更手续的,由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2万元以下的罚款。

  (2)不妥当。验槽应由建设方邀请设计勘察等方参加,不能只约请监理工程师。正确做法:当槽底地基土质局部遇到松软地基、流砂、溶洞、墓穴等,应由设计单位提出处理措施和变更设计,地基局部回填应满足设计要求和规定的压实度,且应按规定办理洽商手续。

  (3)按规范规定:连接坡口处及两侧lOmm范围应清除油污、锈、毛刺等杂物,清理合格后应及时施焊。

  (4)不正确。规范规定直径大于900mm的柔性管道钢管的竖向变形率不能超过管径的2%,背景资料中DN1200钢管的竖向变形达50mm,超出允许变形值(1200×2%=24mm);显然施工质量达不到合格标准。分析原因主要有:首先是管道内支撑间距过大,不能满足吊运要求;其次是管道腋角回填压实度不合格,钢管两侧压实度必须不小于95%;

  7[简答题]

  背景

  A公司中标排水管道工程,管线全长6.8km,管径DN800mm,管材为聚乙烯双壁波纹管,沟槽开挖深度4.0~5.0m,沟槽底宽1.2m,边坡为1:0.33。现场土质为粉质黏土,除个别地段有浅层滞水外,其他地段施工不需要降水。

  项目部按照有关规定办理施工占地手续并设置围挡,现场门口放置工程概况牌、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牌、安全记录牌等企业标识和管理制度。

  项目部对挖掘机司机进行安全技术交底,讲解了沟槽开挖宽度、坡度和深度等技术要求,按照原方案采用液压反铲挖至设计标高。受临时交通限制,土方堆在沟槽一侧,堆土高度超过3m,距槽边0.5m。一天夜间降中到大雨,次日上午波纹管安装作业时,沟槽发生坍塌,有一名工人被砸伤。

  问题

  (1)项目部施工标识牌设置是否齐全?如不齐全,请予补充。

  (2)沟槽开挖是否符合相关规范的规定?如不符合,给出正确做法。

  (3)槽边堆土有否违规之处?应如何纠正。

  (4)分析沟槽坍塌的可能原因。

  参考答案:

  (1)不齐全。施工现场门口处应有整齐明显的“五牌一图”,还应补充:

  1)五牌:管理人员名单及监督电话牌、消防保卫牌等标识。

  2)一图:施工现场总平面图。可根据情况再增加其他牌图,如工程效果图、项目部组织机构及主要管理人员名单图等。

  (2)不符合。《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规定:机械开挖时,应预留200~300mm土层,由人工清底挖至设计标高。沟槽开挖宽度计算:管径DN800mm柔性接口的聚乙烯双壁波纹管应按管外径每侧加400mm工作宽度,沟槽底宽应为1.6m。

  (3)有两处违规。应进行如下纠正:

  1)根据规范要求:槽边堆土高度不宜超过1.5m,且距槽口边缘不宜小于0.8m。若不满足要求,应通过边坡稳定性验算确定边坡坡度,或按照《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规定,至少将边坡坡度由1:0.33变为1:0.50。

  2)施工方案遇有情况变化,需变更时,应办理变更手续。

  (4)产生坍塌的可能成因有:

  1)槽边堆土过高,超过3m,且堆土距槽边过近,仅有0.5m,边坡顶荷载大,致使边坡失稳;

  2)降雨浸湿黏质粉土,降低了边坡土层的强度。

  8[简答题]

  背景

  A公司承建某供热管道工程,项目总工程师主持编制了项目的质量计划,把管道焊接和防腐工艺作为重点工序来控制,施工前由专业工程师进行技术交底。沟槽开挖后发现在桩号0+859~1+126位置的槽底地基土质与勘察报告不相符,有厚约1m的旧河道淤泥层,经请示现场监理后,项目部组织人员和机械挖除淤泥、回填黏土、分层压实。

  管网安装的补偿器和闸门等管件由建设方材料库供应,项目部组织车辆运到施工现场,经材料员和驻地监理对规格、型号、数量进行清点,核对厂家提供的合格证明资料。

  质量员检查安装质量时,发现某型号波纹管补偿器预留伸缩量不符合安装标准,需拆卸重新安装调整。

  项目部在自行验收合格后,邀请有关单位进行工程竣工预验收。

  问题

  (1)地基处理程序是否正确?如不正确,写出正确做法。

  (2)对管件的进场检查程序是否妥当,如不妥,写出检验程序要求。

  (3)对检查中发现的安装问题应如何处理?如何验证?

  (4)项目部编制质量计划的做法是否正确,写出正确做法。

  (5)项目部的工程竣工预验收做法是否正确?应如何组织?

  参考答案:

  (1)不正确。沟槽地基土质与勘察报告不相符时,仅请示现场监理就自行处理是不对的。正确做法:应由建设方组织有关方确认基础土质和承载能力,由设计人提出处理意见,按规定办理有关洽商变更手续。施工方按照设计要求和技术规范进行处理。

  (2)不妥。检验程序:对建设方供应(简称甲供)的补偿器、阀门等管件,施工方和监理工程师应对建设方的供应管件进行入场检验和复验,重要阀门应送到工程所在地有资质的检测方进行检验,取得合格证书。

  (3)对检查中发现的安装质量问题,应由技术负责人组织有关人员判定不合格程度,制定纠正措施。实施纠正措施的结果应由技术负责人验证并记录。

  (4)不正确。正确做法:

  1)质量保证计划应由项目负责人(经理)主持编制,项目总工程师、施工生产负责人应按企业规定和项目部分工负责编制。

  2)确定焊接和防腐工程为关键工序和特殊过程,应编制作业指导书,焊接工序在编制作业指导书前还应进行工艺评定。

  3)施工前由项目负责人向全体作业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5)预验收程序不正确。

  施工方工程自行验收合格后,应由项目总监理工程师组织专业监理工程师等人员对工程质量进行竣工预验收。

  9[简答题]

  背景

  某城市道路改造工程,与道路同时施工的综合管线有0.5MPa的DN500次高压燃气和DN1200的给水管,燃气和给水管道均采用钢管,并排铺设在辅路之下,需要合槽施工;两管设计中心距为2000mm。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设计图纸审核时,发现燃气管道的高程分别与现有过街污水管和电力管沟有矛盾。经设计洽商变更,调整拟建燃气管线高程,从电力管沟和污水管道中间位置穿过。穿越部位为燃气管线最低点。

  问题

  (1)燃气管线在电力管沟下穿过,成为最低点,应考虑管线增设哪些附属设施?

  (2)燃气管线与给水管线的水平净距是否符合规范的规定?

  (1)非天然气的燃气管线应考虑在最低点处增设凝水缸,以便将汇集的冷凝水和轻质油排出。

  (2)依据有关规范的规定:次高压燃气管线与给水管水平净距应不小于1000mm,本工程两管线中心距是2000mm,实际水平净距为1150mm,满足规范的最小水平净距要求。

  10[简答题]

  背景

  某市从市区修建一条给水管道至科技园区,管道DN600mm,长3000m,球墨铸铁管、机械式柔性接口,管材和附件由建设方供货到现场。给水管道下穿现状公路段采用混凝土套管顶进施工,混凝土套管DN1200mm,施工项目部编制的施工方案:采用人工顶管法施工,并照搬类似工程参数,设置装配式顶管后背;管线水压试验采用椭圆形封堵,整个给水管道3000m不分段全长试压,且包含闸阀等附件。

  问题

  (1)顶管工作后背墙作法有否不妥之处,应如何正确施做?

  (2)混凝土套管顶进前,应准备哪些用于顶管的机具?

  (3)机械式接口有哪些技术要求?

  (4)水压试验方案是否正确,为什么?

  (1)有不妥之处。不妥之处在于照搬类似工程参数,设置装配式顶管后背。装配式后背墙应根据最大顶力经过强度计算和刚度验算,后背组装前应准备合用的方木、型钢和钢板等材料。

  (2)混凝土套管顶进前,至少应准备:导轨、千斤顶、油泵、顶铁和起吊设备等。

  (3)球墨铸铁管道安装机械式柔性接口时,应使插口与承口法兰压盖的轴线相重合;螺栓安装方向应一致,用扭矩扳手均匀、对称地紧固。

  (4)不正确。因为依据《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规定:

  1)水压试验管道不得含有消火栓、水锤消除器、安全阀等附件;

  2)管道水压试验应分段进行,每段长度不宜大于1km。

  11[简答题]

  背景

  某城市排水南干线工程,管道为DN1200~1500mm的混凝土管,覆土深3.6~4.0m,总长1636m;施工范围为路边绿地,土质条件较好,无需降低地下水。施工方案除下穿现况道路段采用人工顶管施工外,全部采用开槽敷设管道。

  施工过程发生如下事件:

  (1)施工过程检查发现,为了减少顶进阻力,施工人员在管端四周超挖20mm。

  (2)顶管过程出现30mm偏差,作业队负责人采取挖土校正法,即在管体偏向一侧少挖土,而在另一侧多超挖些,强制管道在前进时向另一侧偏移。

  (3)依据第三方监测数据,管顶上方测点沉降数值过大,监理要求施工方立即采取补救措施。

  问题

  (1)事件一中的作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2)事件二中的挖土校正法是否适用,给出顶管控制偏差的正确做法。

  (3)就背景情况,应采取哪些措施进行补救?

  (1)不正确。因为相关规范规定:管下部135。范围内不得超挖,管顶以上超挖量不得大于15mm;以免造成管壁外与土层间隙过大。

  (2)不适用。因为人工顶管出现偏差大于20mm时,应采用木杠支撑法纠偏。顶管控制偏差的正确做法:人工顶进的工具管初始顶进5~10m范围内,允许偏差为:轴线位置3mm;高程0~+3mm,当超过允许偏差时,应采取措施纠正。工具管进入土层中,每顶进0.3m测量不少于1次;管道进入土层后正常顶进时,每1.0m测量不少于1次,纠偏时增加测量次数。

  (3)可采取补救措施:一是应立即降低顶进速度,二是减小管段的超挖量,三是加强管道内的背后注浆。

  12[简答题]

  背景

  A安装公司承接新建住宅小区的供热管道工程。为了保证施工质量,公司购置了先进的二手电弧焊设备,施焊工人均持有焊工本,并聘请经验丰富的焊工技师不定期现场指导。土方开挖至槽底发现某段地基较松软,经现场监理人员查验认为可不做特别处理,可继续施工。其后开挖遇到一段废弃的雨水方沟,在停工等待处理方案期间阴雨不断,复工时发现已铺设管道进入泥浆,管端保温层进水。

  支架安装时,作业人员加塞硬木垫片进行调高。管道连接固定后发现漏装补偿器随即补装。

  管道安装完毕经强度试验与气密性试验合格后进行了48h试运行,经检查管道接口没有发现渗漏;A安装公司向开发商提供验收报告。

  问题

  (1)A安装公司是否具备供热管道的施焊条件?为什么?

  (2)指出A安装公司技术质量管理工作的缺失,并写出正确做法。

  (3)背景中管道功能性试验的程序与方法是否妥当?为什么?

  (1)不具备。因为A公司缺少专职的检查、检验人员;二手焊接设备的性能稳定性有待检验;缺少有精度等级符合要求、灵敏度可靠的焊接检验设备;为保证焊接质量采取聘请经验丰富的焊工技师不定期现场指导的措施不能满足要求。

  根据《城镇供热管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28-2004规定,施焊单位应符合下列要求:

  1)有负责焊接工艺的焊接技术人员、检查人员和检验人员;

  2)有符合焊接工艺要求的焊接设备且性能稳定可靠;

  3)有精度等级符合要求、灵敏度可靠的焊接检验设备;

  4)有保证焊接工程质量达到标准的措施。

  (2)A安装公司技术质量管理工作主要缺失:

  1)开挖遇到废弃的雨水方沟,反映施工前准备工作不足,没有对管道施工范围内的地上地下障碍物进行现场核查确认,导致工程停顿。

  2)沟槽遇到松软地基,施工方仅征询监理人员的意见,工作程序不清晰;应由建设方邀请设计方等人员验槽,并应得到设计方书面处理意见。

  3)成品保护措施不足。施工间断时,对施工成品必须制定严格的防止损坏的保护措施,并认真实施;已安装管道应采用封堵措施,防止泥浆进入管内。

  4)作业人员违规操作,关键工序施工质量控制不到位。管道和补偿器安装是供热管道施工的关键工序,应编制作业指导书和进行技术交底。管道支架的支撑表面的标高可以采用加金属垫板的方式调高,垫板必须与预埋铁件或钢结构进行焊接;采用加塞硬木垫片调高是不允许的。补偿器安装前,管道和固定支架是不得进行固定连接的。管道连接固定后再补装补偿器也是不允许的。

  (3)不妥当。因为有关规范规定:

  供热管道工程需经有关各方预验收合格且热源已具备供热条件后,方能按建设和设计单位认可的参数进行试运行,试运行的时间应为连续运行72h,而不是48h。

  试运行中应对管道及设备进行全面检查,特别要重点检查支架的工作状况;而不是仅检查管道接口渗漏

分享到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