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考试

导航

2017教师招聘考试《中学语文》全真模拟卷三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7-05-11

  第二部分主观题

  一、高中语文选修课程设计分哪几个系列?

  【参考答案】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规定我国高中语文课程结构由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两部分组成,其中选修课程共计五个系列。分别为:(1)诗歌与散文;(2)小说与戏剧;(3)新闻与传记;(4)语言文字应用与探究;(5)文化论著选读与专题研讨。

  二、认真阅读下面这首诗。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鉴赏评论文章。

  【参考答案】

  这是一首送别词,词中以轻松活泼的笔调,巧妙别致的比喻,风趣俏皮的语言,表达了作者送别友人鲍浩然时的心绪。

  词的上片着重写人。起首两句,运用风趣的笔墨,把景语变成情语,把送别所见自然山水化成为有情之物。

  当这位朋友归去的时候,路上的一山一水,对他都显出了特别的感情。那些清澈明亮的江水,仿佛变成了他所想念的人的流动的眼波;而一路上团簇的山峦,也似乎是她们蹙攒的眉峰了。正因为友人鲍浩然在归途中怀着深厚的怀人感情,山水都变成了有感情之物。

  三、四两句点出行人此行的目的:他的去处,是“眉眼盈盈处”。“眉眼盈盈”四字有两层意思:一指江南的山水,清丽明秀,犹如女子的秀眉和媚眼;二指有着盈盈眉眼的那个人。因此“眉眼盈盈处”,既写了江南山水,也同时写了他要见到的人物。此两句写送别时的一往情深却又含而不露,语意双关。

  最后两句是词人对鲍浩然的祝愿:希望他生活在“春”里。这个“春”既是反映鲜花如锦的春季,也喻指他与心上人生活在一起。这两句一反送别词中惯常的悲悲切切,写得情意缠绵而又富有灵性。

  这首送别词,起拍“水是”、“山是”两句,含意丰富,启人遐想。词人把明澈的水流比喻为美人的眼波,把青黛的山峦喻为美人的眉峰,极言浙东山水的漂亮可爱。同时.也可以理解为词人对鲍浩然心事的设想:波光漾动的流水是他心上人的眼波,脉脉传情;青黛的山峦是心上人的眉峰,因思念自己而满怀愁怨,眉头都蹙起来了。词人通过这一设想来写出了鲍浩然“之浙东”的心切。与此相应,上片结句“眉眼盈盈处”也可以有两层理解:一是鲍浩然是去山水秀丽得像美人“眉眼盈盈”的地方,一是他是去与“眉眼盈盈”的心上人相会。

  三、请对下面这篇文章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作简要说明,然后为它设计一个完整的教学简案。

  【参考答案】

  思想内容:

  《寡人之于国也》出自《孟子》,孟子一生在宣扬的学说中包含两个重点,即王道论和性善论。本篇谈的是王道论,其虽然通过他与梁惠王的对话阐述了一个以五十步笑百步的道理.但其本质上还是在讨论王道,阐述了“行王道者得天下”的道理。

  艺术特色:

  其一,善于掌握说话对象的心理,长于诱导启发,始终争取主动,客观上形成了结构上的层层深入与跌宕生姿。

  其二,准确运用比喻、排比、对偶手法。如孟子不直接回答“民不加多”的问题,而是以梁惠王“好战”为喻,启迪对方思考。提出的3种措施和4种主张,全用排偶,使句式在整齐中具有参差之美。

  其三,层次分明,结构严谨。本文3个部分末尾分别用“寡人之民不加多”“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斯天下之民至焉”,既对各部分内容画龙点睛,又强化了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使文章层层递进,步步深入,环环相扣。

  其四,语气逼真,接近口语,生动风趣,正如清代刘大櫆在《论文偶记》里所言:“歌而咏之,神气出矣。”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学习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

  2.能归纳“数、发、直、兵、胜”的意义,掌握“或…或…”“直…耳”“是…也”“是何异于……”等句式的翻译。

  3.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二、教学重点:

  掌握有关文言词语和句式。

  三、教学难点:

  理解文中的比喻.体会文章充沛的气势。

  四、教具准备:投影仪投影胶片

  五、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简介孟子及孟子的思想,熟读课文。

  教学步骤:

  一、导语

  由孟子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引入,回忆孟子的名句“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了解其中包含的仁政思想。

  二、板书课题.介绍孟子生平及思想

  学生结合注释①及课文后关于孟子的介绍来了解。

  三、朗读课文

  1.教师范读

  正音:

  王好(hao)战弃甲曳(ye)兵;不可胜(sheng)食数(cu)罟(gu)不人洿(wu)池衣帛(bo)鸡豚(tun)狗彘(zhi)之畜(xu)谨庠(xiang)序之教孝悌(ti)之义然而不王(wang)者途有饿莩(piao)

  2.学生各自朗读

  3.学生齐读

  4.指名朗读

  5.学生齐读

  四、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熟读课文,用原文回答下列问题:

  1.孟子是怎样说明粱惠王移民移粟的措施与“邻国之政”并无本质区别的?

  2.孟子认为只有实行“仁政”,才能以“王道”统一天下。他的“仁政”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3.孟子是怎样批评当时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的?

  五、布置作业

  1.在熟读基础上背诵课文

  2.对照注释自读课文,能作口头翻译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疏通词句,掌握有关文言词语和句式。

  2.理解文中的比喻,体会文章充沛的气势。

  教学步骤:

  一、检查自读情况

  1.齐读课文

  2.指名学生口头翻译。师生共同纠正误译之处

  强调重点词语和句式:

  ①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

  凶:谷物收成不好.荒年

  则:表示假设.如果…就…

  ②填然鼓之

  鼓:名词作动词

  ③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丧:为动用法:死:形容词作名词

  ④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树、衣:名词作动词

  ⑤谨庠序之教

  谨:谨慎,这里指认真从事

  庠、序:都是学校,商代叫序,周代叫庠

  ⑥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王:名词作动词

  ⑦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罪:名词作动词,归咎,归罪

  岁:年成

  ①孟子对梁惠王“民不加多”的疑问是如何分析的?(小组讨论后交流)

  战国时代,各诸侯国的统治者,对外争城夺池,相互攻伐;对内残酷剥削,劳役繁重,破坏生产力,造成兵员缺乏、劳力不足,这是个十分突出的问题。争夺人力,成为各诸侯国统治者的当务之急。孟子充分利用梁惠王想争夺人力的心理来宣传他的“仁政”思想。

  他没有直接回答“民不加多”的问题,而是用梁惠王熟悉的事例来设喻。他通过设喻——设下了圈套。诱使对方在不知不觉中说出“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孟子趁机说出:“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回答了“民不加多”的原因。梁惠王认为自己对待百姓的政策比邻国好,但孟子却指出,梁惠王的政策虽好,但与邻国相比,不过是“五十步笑百步”,本质上都是相同的。也就是孟子用“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作譬,说明梁惠王比别的国君好不了多少。

  问题的原因找到了,文章就很自然地过渡到“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这也就是孟子“仁政”思想的具体内容。

  ②他的“仁政”思想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包括几个方面?

  一是“王道之始”,一是“王道之成”。

  ③“王道之始”要采取哪些措施?将会产生怎样的效果?

  ④要想“王道之成”还需采取哪些措施?

  前三组排比是孟子“养民”的主张,后一组是“教民”的主张。孟自在这四组排比里,把自己的主张层层铺叙,渲染得有声有色,为梁惠王展现出一幅美好的前景。

  ⑤有了合理的措施,还需要有合理的态度。孟子是怎样批评当时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的?这有什么作用?

  二、知识归纳

  1.一词多义

  完成课本练习三

  2.固定句式

  完成练习四

  3.通假现象

  学生自行归纳

  三、总结全文

  1.本文写作上的特点

  结构严谨善用比喻气势充沛

  2.学生齐读全文

  四、布置作业

  背诵全文

分享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