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考试

导航

2017教师招聘考试《中学语文》全真模拟卷一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7-05-11

  二、文言文阅读(16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4题。

  吴与弼,字子传,崇仁人。与弼年十九,见《伊洛渊源图》,慨然响慕,遂罢举子业,尽读四书、五经、洛闽①诸录。不下楼者数年。中岁家益贫,躬亲耕稼,非其义,一介不取。四方来学者,约己分少饮食。教诲不倦。

  正统十一年,山西佥事何自学荐于朝,请授以文学高职。后御史涂谦复荐之,俱不出。尝叹

  日:“宦官、释氏不除,而欲天下治平,难矣。”天顺元年,石亨欲引贤者为己重,谋于大学士李贤,属草疏荐之。帝乃命贤草敕加束帛遣行人曹隆赐玺书赍礼币征与弼赴阙。比至,帝问贤日:“与弼宜何官?”对日:“宜以宫僚②,侍太子讲学。”遂授左春坊左谕德,与弼疏辞。贤请赐召问,且与馆次供具。于是召见文华殿,顾语日:“闻处士义高,特行征聘,奚辞职为?”对日:“臣草茅贱士,本无高行,陛下垂听虚声,又不幸有狗马疾。柬帛造门,臣惭被异数③,匍匐京师,今年且六十八矣,实不能官也。”帝日:“宫僚优闲,不必辞。”赐文绮酒牢,遣中使送馆次。顾谓贤日:“此老非迂阔者,务令就职。”时帝眷遇良厚,而与弼辞益力。又疏称:“学术荒陋,苟冒昧徇禄,必且旷官。”诏不许。乃请以白衣就邸舍,假读秘阁书。帝日:“欲观秘书,勉受职耳。”命贤为谕意。与弼留京师二月,以疾笃请。贤请曲从放还,始终恩礼,以光旷举。帝然之,赐敕慰劳,赍银币,复遣行人送还.命有司月给米二石。与弼归,上表谢,陈崇圣志、广圣学等十事。

  成化五年卒,年七十九。所著《日录》,悉自言生平所得。

  (选自《明史·吴与弼传》)

  【注】①洛闽:洛学和闽学,代表人物分别为程颢兄弟和朱熹。②宫僚:太子属官。③异数:

  这里指皇帝给予的特殊优待。

  9.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遂罢举子业罢:放弃

  B.石亨欲引贤者为己重重:重视

  C.比至,帝问贤日比:等到

  D.以疾笃请笃:严重

  10.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A.中岁家益贫

  而与弼辞益力

  B.请授以文学高职

  以光旷举

  C.山西佥事何自学荐于朝

  谋于大学士

  D.贤请赐召问,且与馆次供具

  李贤今年且六十八矣

  11.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帝乃命贤草敕/加束帛遣行人/曹隆赐玺书/赍礼币/征与弼赴阙

  B.帝乃命贤草敕加束帛/遣行人曹隆/赐玺书赍礼币/征与弼赴阙

  C.帝乃命贤草敕加束帛/遣行人曹隆/赐玺书/赍礼币/征与弼赴阙

  D.帝乃命贤草敕/加束帛遣行人/曹隆赐玺书赍礼币/征与弼赴阙

  1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吴与弼19岁时,受《伊洛渊源图》的影响,曾苦读数年不下书楼

  B.皇帝应何自学、涂谦的推荐.召吴与弼入京为官并对其礼遇甚厚

  C.吴与弼不止一次以自己身体有病为由向皇帝提出辞官不做的请求

  D.在吴与弼的来去问题上,李贤曾经多次向皇帝提出建议并被采纳

  13.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1)诏不许,乃请以白衣就邸舍,假读秘阁书。

  (2)闻处士义高,特行征聘,奚辞职为?

  14.皇帝评价吴与弼“非迂阔者”,意思是:(这个人)并非迂腐而不切合实际的人。纵观全文,说说文中哪些地方表现了吴与弼是个“切合实际”的人。

分享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