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考试

导航

2017教师资格《历史》(高级中学)模拟试卷(2)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7-03-23

  三、材料分析题

  29.【参考答案】

  (1)“一五”计划,国家工业化建设;城市人口和就业人数剧增;部分地区遭受自然灾害;粮棉等供求关系紧张,社会经济生活受到影响。

  (2)特点:从农副产品到粮棉,从农村到城市;范围逐步缩小直至取消,呈现出阶段性。原因:改革开放;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工农业产品极大丰富,消费品市场供求关系明显改善;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市场经济不断发展。

  (3)“统购统销”具有历史的必要性;保证了人民正常生活的需要;遏制了商业投机活动,稳定了物价,保障了社会生活秩序;保证了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顺利进行,为工业化积累了资金;引导农民走上合作化道路。从长远来看,它忽视了客观规律的调节作用,影响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客观上制约了经济建设的健康发展。

  30.【参考答案】

  该教师通过洪秀全个人经历的材料,引发学生思考,得出洪秀全起义的原因——屡试不第。材料生动,能够将学生代人情境。但该做法是有问题的。

  历史新课标中指出,选择和利用历史课程资源应符合思想性原则。应选择那些有助于学生全面、客观、辩证地分析历史的资源,并利用这些资源对历史进行正确的认识。该材料使学生产生洪秀全造反是因为屡试不第,进而产生科举****的看法。这既不符合历史真实,又背离历史教育教学的要求,不能使学生全面地认识到洪秀全起义的原因。另外对于学生形成积极上进,对待失败的归因有着不利的导向。

  因此,该教师在选取材料时,应注意思想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和人文素养。

  31.【参考答案】

  (1)有利于学生历史学习方式的转变;

  有利于历史教师教学评价的改进;

  有利于克服重知识、轻能力的弊端;

  有利于历史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

  关注学生生活,密切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

  (2)如:收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图片、资料,分成专题举办展览等等。

  四、教学设计题

  32.【参考设计】

  一、教学目标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1.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原因和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背景:

  2.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的基本史实。

  教学难点:对洋务运动的评价。

  三、教学过程

分享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