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护士资格证考试儿科护理学章节辅导:化脓性脑膜炎病人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20-09-24
中化脓性脑膜炎病人
一、病因
1. 病原体:最常见的致病菌是流感嗜血杆菌、肺炎球菌和脑膜炎双球菌
2. 感染途径:
3. 小儿特点
免疫功能不成熟,机体抵抗力弱,血-脑屏障功能不健全
常见致病菌与患儿年龄关系密切
n 2个月以内: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如大肠杆菌、副大肠杆菌等,阳性球菌可见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
n 出生2个月至儿童期:以流感嗜血杆菌、奈瑟脑膜炎双球菌和肺炎双球菌为主
二、临床表现
(一)一般化脑的表现
1. 多呈暴发性或急性起病
2. 感染症状:发热、畏寒及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3. 颅压增高表现:剧烈头痛、呕吐等
4, 脑膜刺激症状:颈项强直,克氏征、布氏征阳性等
5. 脑实质损害症状:意识障碍、精神症状,抽抽及偏瘫
6. 皮疹和瘀斑:脑膜炎双球菌菌血症时可出现皮疹,始为红色斑丘疹,后转为皮肤瘀斑
(二)小儿化脑的特点
1. 分为暴发型和亚急型
2. 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特点
病原菌以大肠埃希菌、葡萄球菌多见
缺乏典型的症状和体征
发热或体温波动、面色青灰、拒乳、凝视、哭声声调高而尖,心率慢,发绀、惊厥。神经系统表现为嗜睡、前囟紧张膨隆,但脑膜刺激征不明显
3. 查体
颅内压增高:头痛、呕吐,婴幼儿可有前囟饱满、颅缝增宽
双侧瞳孔反射不对称,甚至出现脑疝
脑膜刺激征
20%~30%可出现部分或全身惊厥。
4. 并发症 硬脑膜下积液、脑积水、脑室管膜炎
三、辅助检查
1. 血常规: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均升高。
2. 脑脊液检查:为本病确诊的重要依据
压力增高,外观浑浊或呈脓性;白细胞总数增高,蛋白升高,糖和氯化物下降
细菌涂片或细菌培养阳性
3. 脑电图:弥散性慢波
4. 影像学检查 :CT或MRI
四、治疗原则
1. 抗菌治疗
肺炎球菌——青霉素或头孢曲松等
流感嗜血杆菌应——氨苄西林或头孢三代
脑膜炎双球菌应——青霉素、氨苄西林或头孢三代
肠道革兰阴性杆菌,如大肠埃希菌、肺炎杆菌、铜绿假单胞菌选氨苄西林或头孢三代。
2. 皮质激素应用
3. 对症治疗:脱水降压,高热予物理降温,保持呼吸道通畅,惊厥者给予镇静
五、护理问题
六、护理措施
1. 环境与休息:绝对卧床休息,环境安静舒适
2. 体位:头偏向一侧,床头抬高15°~30°,腰穿后取去枕平卧位
3. 生活护理,皮肤护理,口腔护理,高热护理等
4.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神志意识,生命体征、瞳孔等
5. 患儿的护理
(1)一般护理及饮食管理
病室的温度在18~22℃,湿度55%~65%
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不能进食者,给予鼻饲
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
绝对卧床休息
保持安静:治疗及护理工作应相对集中,减少不必要的干扰,减少探视的人员及探视次数
(2)高热护理
鼓励患儿多饮水
体温高于38.5℃时,应在30分钟内使体温降至正常水平
n 物理降温:头枕冰袋、酒精擦浴、温水浴
n 药物降温:阿苯片、对乙酰氨基酚(百服宁)、酚麻美敏(泰诺)、阿司匹林等
降温后30分钟测体温一次
密切监测体温,并记录
(3)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4)预防并发症
口腔护理,每日2~3次
皮肤护理
n 保持皮肤(尤其注意臀部)清洁、干燥,及时更换尿布并冲洗肛周
n 及时更换潮湿的衣服,先穿患侧,再穿健侧,脱衣服时,应先脱健侧,再脱患侧
n 每1~2小时翻身1次,翻身时避免拖、拉、拽等动作,防止擦伤
保持肢体功能位,防止足下垂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