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护士资格证重点辅导:流行性乙型脑炎病人的护理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9-04-01
中流行性乙型脑炎病人的护理
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由乙型脑炎病毒引起,以脑实质炎症为主要病变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
同步练习:2019年护士资格考试同步练习:流行性乙型脑炎病人的护理
护考学习资料、在线题库体验,欢迎加入护士资格证考试群:714733032。
一、病因、发病机制及流行病学
传染源 |
人和动物感染乙脑病毒后,可发生病毒血症,成为传染源。猪是乙脑主要传染源及中间宿主 |
传染性 |
乙脑是人畜共患的自然疫源性疾病 |
传播途径 |
蚊虫是乙脑主要传播媒介 |
易感人群 |
小儿为易感人群,非流行区任何年龄人群均有易感 |
好发季节 |
夏秋季流行 |
二、临床表现
分期
1.潜伏期 4~21天,一般为10~14天。
2.前驱期 一般1~3日,起病多急骤,体温在1~2天内高达39~40℃,伴头痛、恶心和呕吐。
3.极期 持续7天左右。主要表现为脑实质受损症状。
高热 |
体温高达40℃以上,持续7~10日 |
意识障碍 |
嗜睡、谵妄、昏迷或定向力障碍等,持续1周左右 |
惊厥 |
局部小抽搐,肢体阵挛性抽搐,全身抽搐或强直性痉挛,持续数分至数十分不等,均伴意识障碍 |
呼吸衰竭 |
重症病人出现,高热、惊厥及呼衰是极期的严重症状,三者互为因果、相互影响,呼衰常为死亡主因 |
颅内高压 |
表现为剧烈头痛、喷射性呕吐,脑膜刺激征+ |
其他 |
浅反射减弱、消失,深反射先亢进后消失,肌张力增加等 |
4.恢复期 此期体温逐渐下降,神经、精神症状好转,一般2周左右。
5.后遗症期 指恢复期神经系统残存症状超过6个月尚未恢复者。主要表现为意识障碍、痴呆、失语、肢体瘫痪、扭转痉挛以及精神障碍等。
分型
分型 |
体温 |
特点 |
轻型 |
38~39℃ |
神志清楚或有轻度嗜睡,头痛、呕吐不明显,无惊厥、呼吸困难。病程5~7天,多无后遗症 |
中型 |
39~40℃ |
头痛、呕吐,嗜睡或浅昏迷,惊厥,脑膜刺激征阳性。病程7~10天,恢复期有轻度神经或精神症状 |
重型 |
40~41℃ |
昏迷、反复惊厥,颅内压增高,脑膜刺激征明显。病程10~14天,多留有后遗症 |
极重型 |
>41℃ |
体温41℃以上,深昏迷,常出现呼吸衰竭和脑疝。病死率高,存活者有明显后遗症 |
三、辅助检查
血常规、脑脊液、血清学及脑CT检查等。特异性IgM抗体在病后3~4日即可出现,2周达到高峰,有早期诊断价值。(2,3,4)
四、治疗原则
全面支持和对症治疗。处理好高热、惊厥、呼吸衰竭是抢救乙脑病人的关键。
五、护理问题
体温过高 |
与病毒血症及脑部炎症有关 |
急性意识障碍 |
与中枢神经系统损害有关 |
潜在并发症 |
惊厥、呼吸衰竭 |
焦虑(家长) |
与预后差有关 |
六、护理措施
原则 |
要点 |
降低体温 |
密切观察和记录体温,及时采取有效降温措施 |
保持呼吸道通畅 |
鼓励并协助患儿翻身、拍背;痰液黏稠者给予超声雾化吸入,必要时吸痰;给氧,减轻脑损伤 |
控制惊厥 |
一旦出现,让患儿取仰卧位,头偏向一侧,松解衣服和领口,清除口鼻分泌物,遵医嘱使用止惊药物 |
密切观察 |
记录生命体征、意识、瞳孔等的变化等 |
七、健康教育(补充内容)
1.大力开展防蚊、灭蚊工作,防止蚊虫叮咬;加强家畜管理。
2.对10岁以下小儿和从非流行区进入流行区的人员进行乙脑疫苗接种。
3.对有后遗症的患儿做好康复护理指导,教会家长切实可行的护理措施及康复疗法,如肢体功能锻炼、语言训练等。坚持用药,定期复诊。
两种脑膜炎的总结
|
乙脑(已经猪脑子) |
流脑 |
季节 |
夏秋季(天热) |
冬春季(天冷) |
传染源 |
猪 |
人(亲出来的) |
传播途径 |
蚊子 |
呼吸道 |
易感人群 |
2-6岁儿童 |
2岁以下 |
病原体 |
乙型脑炎病毒 |
脑膜炎双球菌 |
脑脊液 |
透明 |
浑浊 |
特征 |
意识障碍 |
皮肤瘀点瘀斑 |
共同点 |
脑膜刺激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