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资格证

导航

2019年护士资格证辅导资料:静脉输液和输血法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9-03-02

  静脉输液和输血法

  静脉输液法

  同步练习:2019年护士资格考试同步练习:静脉输液和输血法

  护考学习资料、在线题库体验,欢迎加入护士资格证考试群:714733032护士资格证考试报名

  一、静脉输液的目的

  1.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2.补充营养,供给热能。

  3.输入药物,控制感染、治疗疾病。

  4.补充血容量,改善微循环,维持血压。

  5.输入脱水剂,降低颅内压。

  二、常用溶液和作用

  1.晶体溶液

  (1)葡萄糖溶液:供给水分和热能(5%、10%)。

  (2)等渗电解质溶液:供给水分、电解质(0.9%氯化钠、5%葡萄糖氯化钠、复方氯化钠)。

  (3)碱性溶液:纠正酸中毒,调节酸碱平衡(5%碳酸氢钠、11.2%乳酸钠溶液)。

  (4)高渗溶液:利尿脱水(20%甘露醇、25%山梨醇、25%~50%葡萄糖)。

  2.胶体溶液

  (1)右旋糖酐:

  ①中分子右旋糖酐: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扩充血容量;

  ②低分子右旋糖酐:降低血液黏稠度,改善微循环。

  (2)代血浆:增加血浆渗透压及循环血量(羟乙基淀粉(706)、氧化聚明胶和聚维酮)。

  (3)浓缩白蛋白注射液:提高胶体渗透压,补充蛋白质,减轻组织水肿。

  (4)水解蛋白注射液:补充蛋白质,纠正低蛋白血症,促进组织修复。

  3.静脉营养液

  供给热能,维持正氮平衡,补充维生素及矿物质(复方氨基酸、脂肪乳剂)。

  三、常用静脉输液法

  1.周围静脉输液法——密闭式输液法

  (1)将填好的输液卡倒贴在输液瓶上。

  (2)茂菲滴管内液面达1/3~2/3满。

  (3)穿刺点上方6cm处扎止血带。

  (4)见回血再将针头平行进入少许,固定针柄,“三松”。

  (5)调节滴速:一般成人40~60滴/分,儿童20~40滴/分。

  2.周围静脉输液法——静脉留置针输液法

  (1)穿刺点上方10cm处扎止血带。

  (2)见回血后压低角度再进针少许,撤针芯将外套管送入静脉内,三松,待输液通畅后退出针芯。

  (3)输液完毕,推注肝素盐水正压封管。

  注意事项

  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和查对制度。

  2.保护静脉,一般先从四肢远端小静脉开始。

  3.有计划地安排药物输液的顺序。注意配伍禁忌。

  4.输液前排尽空气,输液中防止液体流空,输液完及时拔针。

  5.确保针头在静脉内再输入药液。如需输刺激性大的药物,充分稀释,并待穿刺成功后再加药,输完再输入0.9%氯化钠溶液。

  6.连续输液超过24小时应每日更换输液器。

  7.防止交叉感染,应做到“一人一巾一带。

  8.留置针一般可保留3~5天,最多不超过7天,一旦发现针管内有回血,应立即用肝素液冲洗。

  3.颈外静脉插管输液法

  (1)目的

  1)需长期输液而周围静脉不易穿刺者。

  2)测量中心静脉压。

  3)长期滴注高浓度的、刺激性强的药物,或采用静脉营养疗法者。

  (2)穿刺部位:下颌角与锁骨上缘中点连线的上1/3处,颈外静脉外侧缘进针。

  (3)操作要点

  1)去枕平卧位,头部转向对侧,肩下垫小枕。

  2)常规消毒皮肤,打开无菌穿刺包,戴无菌手套,铺好洞巾。

  3)用1%普鲁卡因作局麻,用10ml注射器抽吸0.9%氯化钠溶液,以平针头连接硅胶管,并排尽空气备用。

  4)穿刺前用刀片尖端刺破穿刺部位皮肤。

  5)助手以手指按压颈静脉三角处,穿刺针与皮肤呈45°角进针,进入后改为25°角刺入,见回血后用左手按住针栓孔,右手持硅胶管快速由针孔插入约10cm,一边抽回血一边注入氯化钠溶液,退出穿刺针,接上输液器及肝素帽。

  6)再次输液时,先检查导管是否在静脉内。

  7)拔管时,接上注射器,边抽吸,边拔管。

  注意事项

  1.如硅胶管内有回血,立即用肝素液冲洗。

  2.每天更换敷料,并用碘附消毒穿刺点及周围皮肤。

  3.拔管时,应注意动作轻柔,以免硅胶管折断。

  四、输液速度的调节

  1.调节输液速度的原则

  (1)一般成人40~60滴/分,儿童20~40滴/分。

  (2)对年老、体弱、婴幼儿、有心肺疾患的病人输入速度宜慢;对严重脱水、心肺功能良好的病人输液速度可适当加快。

  (3)一般溶液输入速度可稍快;而高渗盐水、含钾药物、升压药物等输入速度宜慢。

  2.输液速度的计算

  (1)毎分钟滴速=[液体的总量(ml)×滴系数(滴/毫升)]÷输液所用时间(min)

  (2)输液所用时间(h)=[液体的总量(ml)×滴系数(滴/毫升)]÷[每分钟滴数(滴/分)×60(min)]

  3.输液泵的使用

  危重病人、心血管疾病病人的治疗及抢救等。

  输入升压药物、抗心律失常药物等。

  五、常见输液故障和处理

  1.溶液不滴

故障

表现

处理

针头滑出静脉外

局部肿胀、疼痛

更换针头重新穿刺

针头斜面紧贴静脉壁

液体滴入不畅或不滴

调整针头位置或变换肢体位置

针头阻塞

药液不滴,轻轻挤压输液管有阻力,且无回血

更换针头重新穿刺

压力过低

输液瓶位置过低、病人肢体抬举过高或周围循环不良

抬高输液瓶或放低肢体

静脉痉挛

肢体长时间暴露在冷环境中,或所输入的药液温度过低

局部热敷、按摩

  2.茂菲滴管内液面过高

  (1)将输液瓶取下并倾斜,使针头露出液面。

  (2)夹闭滴管上端的输液管,打开调节孔。

  3.茂菲滴管内液面过低

  (1)夹闭滴管下端的输液管,用手挤压滴管。

  (2)夹闭滴管下端的输液管,打开调节孔。

  4.茂菲滴管内液面自行下降

  检查滴管上端输液管与茂菲滴管有无漏气或裂隙,必要时更换输液器。

  六、输液微粒污染

  1.微粒直径多在1~15μm,少数在50~300μm。

  2.输液微粒污染对人体的危害

  (1)堵塞血管。

  (2)引起发热反应、静脉炎等输液反应。

  (3)造成肉芽肿,易受微粒阻塞损害的有肺、脑、肝、肾。

  3.微粒污染的来源

  (1)药液生产过程中。

  (2)盛放药液的容器不洁净。

  (3)输液器不洁净。

  (4)输液前准备工作中。

  4.预防和消除微粒污染的措施

  (1)保持输液环境中的空气净化:超净工作台、对病室空气消毒或安装空气净化装置。

  (2)选用有过滤装置的输液器。

  (3)对药液及包装严格查对。

  (4)现用现配。

  (5)严格无菌技术操作。

  (6)选用工艺及技术先进厂家的制剂。

  七、常见输液反应及护理

  1.发热反应(最常见)

  (1)临床表现:输液后数分钟至1小时,发冷、寒战及发热。

  >>轻者:38℃左右,停止输液数小时内恢复正常;

  >>重者:高达41℃,伴恶心、呕吐、头痛、脉速。

  (2)原因:输入致热物质。

  >>输液器灭菌不彻底或被污染,过期;

  >>液体或药物制剂不纯、消毒灭菌不彻底或过期、变质;

  >>输液过程中未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等。

  (3)护理措施

  1)预防:查对制度、无菌操作原则。

  2)轻者:减慢输液速度或停止输液;

  重者:立即停止输液并联系医生。

  3)密切观察。

  4)对症处理:寒战则保暖;高热则物理降温。

  5)遵医嘱给予抗过敏药或激素治疗。

  6)保留剩余药液及输液器以检测原因。

  2.循环负荷过重(急性肺水肿)

  (1)临床表现:

  输液过程中,突然出现呼吸困难,胸闷、气促,咳嗽、咯粉红色泡沫样痰,严重时痰液可由口鼻涌出,肺部可闻及湿啰音,心率快、心律不齐。

  (2)原因:输液速度过快、过多。

  (3)护理措施

  1)预防:控制速度及量,心肺功能不良者、年老体弱者和婴幼儿慎重,密切观察。

  2)发现症状,立即停止输液并通知医生,紧急处理。

  3)取端坐位,两腿下垂。

  4)高流量吸氧,增高肺泡内压力,减少肺泡内毛细血管渗出液,20%~30%乙醇湿化,减低肺泡内泡沫的表面张力。

  5)遵医嘱给扩血管药、平喘药、强心剂、利尿剂等。

  6)必要时四肢轮流结扎:隔5~10分钟轮流放松一侧肢体的止血带。当症状缓解后,再逐渐解除止血带。

  7)心理护理。

  3.静脉炎

  (1)临床表现:沿静脉走向出现条索状红线,局部发红、肿胀、灼热、疼痛,可伴畏寒、发热等。

  (2)原因:

  >>长期输入高浓度、刺激性较强的药液;

  >>放置刺激性强的留置管,或导管放置时间过长;

  >>输液过程中无菌操作不严,局部静脉感染;

  (3)护理措施:

  1)预防: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

  >>刺激性的药物,输液前应充分稀释,减慢输液速度;

  >>有计划的使用静脉,经常更换输液部位;

  >>选择无刺激或刺激性小的静脉留置针导管,留置时间不宜过长。

  2)立即停止输液,抬高患肢并制动,用95%乙醇或50%硫酸镁湿敷。

  3)用中药如意金黄散外敷。

  4)超短波理疗。

  5)合并感染时遵医嘱给予抗生素。

  4.空气栓塞

  (1)临床表现:输液过程中,感觉胸部异常不适或胸骨后疼痛,随即出现呼吸困难、严重发绀,伴濒死感,心前区听诊可闻及响亮的、持续的“水泡声”,心电图表现为心肌缺血和急性肺心病改变。

  (2)原因:

  >>输液前空气未排尽,导管连接不紧密或有裂隙;

  >>连续输液时未及时添加药液或添加后未及时排尽空气;

  >>加压输液、输血时无专人看守。

  空气量少,经毛细血管吸收,损害较小;

  空气量大,阻塞肺动脉入口,严重缺氧,甚至死亡。

  (3)护理措施

  1)预防:

  >>输液前,检查输液器,排尽空气;

  >>输液中,及时更换输液瓶/添加药液/拔针;

  >>加压输液、输血,专人看守。

  2)立即停止输液,通知医生并抢救,取左侧卧位和头低足高位。

  3)高流量吸氧。

  4)密切观察,及时处理。

分享到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