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护士资格考试辅导:中暑病人的护理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8-10-07
中第11章 损伤、中毒病人的护理
配套练习:2019年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第十一章试题:中暑病人的护理
十、中暑病人的护理
1.病因与发病机制 中暑是指在高温环境下或受到烈日暴晒引起体温调节障碍、汗腺功能衰竭和水、电解质代谢紊乱所致的疾病。根据发病机制不同,中暑分为热射病、热衰竭和热痉挛3种。
(1)病因:①环境因素。在高温(室温35℃)、烈日暴晒环境下劳动;若环境温度偏高,空气中湿度大,通风不良时从事重体力劳动也易中暑。②诱发因素。年老体弱、产妇、慢性病患者,睡眠不足、工作时间过长、劳动强度过大、过度疲劳等易诱发中暑。
(2)发病机制:正常人的体温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控制下,使产热和散热处于平衡状态,维持体温在37℃左右。散热方式有辐射、传导、对流及蒸发,以保持体温在正常范围。在周围环境温度超过体表温度时,通过辐射、传导及对流散热发生困难,人体只能借助于汗液蒸发进行散热,有时大量出汗不足以散热,或空气中湿度大,通风不良时,出汗减少使散热受阻。以上情况均可造成体内热的积蓄。
2.临床表现
(1)先兆中暑:在高温环境下活动一定时间后,大量出汗、口渴、头晕、胸闷、全身疲乏,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37.5℃)。如能及时转移到通风处安静休息,适当补充水盐,短时间可恢复正常。
(2)轻度中暑:除上述表现加重外,体温升高到38℃以上,出现面色潮红、皮肤灼热或面色苍白,全身皮肤湿冷、血压下降、脉率增快等周围循环衰竭的早期表现。如能及时有效治疗,可在数小时内恢复。
(3)重度中暑
①热衰竭(中暑衰竭):为最常见的类型。常发生于老年人、产妇及尚未能适应高温气候和环境者。由于大量出汗导致水、盐丢失,外周血管扩张引起血容量不足。主要表现皮肤苍白、出冷汗、脉搏细速、血压下降、晕厥或意识模糊,体内多无过量热蓄积,体温基本正常。
②热痉挛(中暑痉挛):大量出汗后大量饮水,盐分补充不足,使血中钠、氯浓度降低,患者常感到四肢无力,阵发性肌肉痉挛和疼痛,常呈对称性,以腓肠肌痉挛最为多见,体温多正常。
③热射病(又称中暑高热):早期表现头痛、头晕、全身乏力、多汗,不久体温迅速升高,可达40℃以上,出现颜面潮红、皮肤干燥无汗,神志渐转模糊、谵妄、昏迷,可伴抽搐,严重者出现休克、脑水肿、肺水肿、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及肝、肾功能损害等严重并发症。本型特点为高热、无汗和昏迷,为严重类型。虽然中暑可分为以上各种类型,但常可混合存在。
3.辅助检查 热射病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尿常规可见蛋白及管型,血
尿素氮、乳酸脱氢酶等增高。热痉挛血清钠、氯降低。热衰竭可有血液浓缩、高钠血症。
4.治疗要点
(1)先兆中暑与轻症中暑:应立即脱离高温环境,转移到通风处休息,给予清凉含盐饮料或口服十滴水、人丹等。
(2)重症中暑
①热衰竭:纠正血容量不足,补充生理盐水及葡萄糖液、氯化钾。一般数小时可恢复。
②热痉挛:给予含盐饮料,若痉挛性肌肉反复发作,可静滴生理盐水或葡萄糖生理盐水。
③热射病:迅速采取各种降温措施,若抢救不及时,病死率高达5%~30%。物理降温。用冷水或乙醇擦浴,同时按摩四肢及躯干皮肤,促进血液循环加速散热。肛温降至38℃时应停止降温。药物降温:常用药物为氯丙嗪,其作用有抑制体温调节中枢,扩张血管加速散热,降低器官代谢及耗氧。纠正脱水、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抽搐时肌内注射地西泮或用水合氯醛保留灌肠。酌情用抗生素,积极处理并发症。中暑高热伴休克时最适宜的降温措施是动脉快速推注4℃的5%葡萄糖盐水。
5.护理问题 ①体液不足。脱水与中暑衰竭引起血容量不足有关。②疼痛。肌肉痉挛性痛与中暑后补充钠、氯不足引起中暑痉挛有关。③急性意识障碍。昏迷与中暑引起头部温度过高有关。④体温过高与中暑高热有关。
6.护理措施
(1)中暑高热者进行降温治疗时,每10~15分钟测量1次体温、血压、脉搏及呼吸。
(2)室温应保持在20~25℃,通风良好。
(3)物理降温时,无论擦浴或冰袋冷敷,均要同时不断按摩四肢及躯干皮肤,使之潮红充血促进散热。测量肛温时,肛表要深插,使之能够反映直肠温度。肛温38℃时应暂时停止降温,避免体温过低。
(4)降温使用氯丙嗪静脉滴注,滴速要严格按医嘱操作,严密观察血压变化。
(5)循环衰竭或原患心脏病者输液速度不可过快,以免发生肺水肿。
(6)昏迷者应按昏迷护理常规进行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吸痰,定时翻身,做好口腔护理、皮肤卫生。
7.健康教育
(1)加强防暑降温的宣传:高温作业人员在夏季来临前做体格检查。
(2)对心脏病,原发性高血压,肝、肾疾病等慢性病患者及年老体弱者,要加强观察,必要时减轻工作。
(3)高温作业人员要补充含盐饮料,饮食要增加维生素C的含量;夏季田间劳动者必须戴草帽,劳动时要有一定的时间到阴凉处休息,出汗多时应补充含盐饮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