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管理师

导航

2016年人力资源管理员强化专项习题(8)

来源 :考试网 2016-03-20

  简答题

  1 简述在岗培训的类型与审批的程序。

  (1)脱产培训的类型:

  ①从实践上看;分短期脱产培训和长期脱产培训

  ②从安排培训的主体看;分组织安排的培训各个人选择的培训

  ③从培训的内容看;分学历培训和更新技能培训

  ④从受训阶层看;分分阶层脱产培训各分专业脱产培训

  (2)审批的程序:

  ①填写“脱产培训申请表”或“脱产培训推荐表”

  ②报人力资源部门审核并须经主管经理审批。

  2 简述员工绩效考评的类别。

  参考解析:

  (1)按照绩效考评的对象不同,可将绩效考评分为以下五种形式:

  ①上级考评。管理人员(上级)是被考评者的上级主管,他对被考评者承担着直接的领导、管理与监督责任,对下属人员是否完成了工作任务,是否达到 了预定的绩效目标等实际情况比较熟悉了解,而且在思想上也没有更多的顾忌,能较客观地进行考评,所以在绩效管理中,一般以上级主管的考评为主,其考评分数 对被考评者的结果影响很大,约占60%~70%。

  ②同级考评。同事通常与被考评者共同处事,密切联系,相互协作,相互配合,被考评者的同事比上级更清楚地了解被考评者,对其潜质、工作能力、工 作态度和工作业绩了如指掌,但他们在参与考核评价时,常受人际关系状况的影响,所以在绩效管理中,同级的考评占有一定的份额,但不会过大,在10%左右。

  ③下级考评。被考评者的下级作为被考评者的下属,对其工作作风、行为方式、实际成果有比较深入的了解,对被考评者的一言一行有亲身的感受,而且 有其独特的观察视角,但他们对被考评者又容易心存顾虑,致使考评的结果缺乏客观公正性,所以其评定结果在总体评价中一般控制在10%左右。

  ④自我考评。在绩效管理中,由于自我考评容易受到个人多种因素的影响,使其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其评定在总体评价中一般控制在10%左右。

  ⑤外人考评。外部人员即被考评者所在部门或小组以外的人员,如直接服务的客户,虽能较客观公正地参与绩效考评,但其考评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大打折扣。

  (2)根据绩效考评的内容不同,可将绩效考评分为品质主导型、行为主导型和效果主导型三种类型。

  ①品质主导型。指以考评对象在工作中所表现出来的心理品质,如情态、操守、气质、性格等为主要内容的绩效考评。品质主导型考评着眼于员工“他这个人怎么样?”,其应用范围较广,如人员综合素质的评鉴、专业技术人才的选拔、员工的晋升考核等。

  ②行为主导型。即以员工在工作过程中的行为表现为主要内容的绩效考评,行为主导型考评主要着眼于员工在“干什么?”、“如何进行操作的?”、 “怎样完成任务的?”,重在对员工工作过程的考评,而非工作的业绩和结果。行为主导型考评的标准较容易确定,操作性较强。行为主导型考评方法适合于对管理 性、事务性和服务性工作岗位的员工进行考评。

  ③效果主导型。指以员工或组织的工作效果为主要内容的绩效考评,效果主导型着眼于“干出了什么”

  3 很多人都认为,企业员工的绩效管理与绩效考评没有什么不同。它们无非就是量化考评指标,设计考评表。将员工薪酬与考评结果挂钩,以调动员工积极性。促进企业的全面发展,您认为上述看法正确吗?试加以分析。

  参考解析:

  这种看法不正确,具体分析如下:

  (1)绩效管理是指为实现组织发展战目标,采用科学的方法,通过对员工个人或组织的综合素质、态度行为和工作业绩的全面监测分析与考核评定,不断激励员工,改善组织行为,提高综合素质,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挖掘其潜力的活动过程。

  (2)绩效考评是一套正式的结构化的制度,用来衡量、评价并影响与员工工作有关的特性、行为和结果,考察员工的实际绩效,了解员工发展的潜力,以期获得员工和组织的共同发展。

  (3)虽然从概念的内涵上看,绩效考评与绩效管理似乎无太大的区别,但从外延上看,绩效管理是一个外延比较完整的概念,包括绩效计划、实施、考 评、总结和改进等全过程;而绩效考评仅仅是绩效管理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绩效管理系统运行的重要支撑点。二者的区别主要有:

  ①绩效管理是一个完整的系统,绩效考评只是这个系统的一部分。

  ②绩效管理是一个过程,注重过程的管理,而绩效考评是一个阶段性总结。

  ③绩效管理具有前瞻性,不仅包括过程的监测,事后的考评,还包括事前的策划,绩效考评主要是事后检查,回顾过去的成果。

  4 劳动合同的法定条款包括哪些内容?

  参考解析:

  法定条款是依据法律规定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必须遵守的条款,不具备法定条款,劳动合同不能成立。劳动合同的法定条款包括以下内容:

  (1)劳动合同期限。即劳动合同规定的双方当事****利义务的有效时间。劳动合同期限分为三种:有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和以完成一定工作为期限的劳动合同。

  (2)工作内容。即劳动者应当为用人单位提供的劳动,即承担何种工作或职务,包括工种和岗位、工作地点和场所。关于工作的数量、质量标准,若不宜具体规定,做出原则性规定即可。

  (3)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劳动保护是用人单位为保障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防止工伤事故和预防职业病的发生,所应采取的技术措施和 组织措施;劳动条件是为完成工作任务应由用人单位提供的、不得低于国家规定标准的必要条件。具体的生产工作条件应当包括:加班加点、工作班制、劳动工作条 件、劳动工具、生产工艺流程、安全操作规程、安全卫生制度、健康检查、女工及未成年工特殊保护和伤亡事故处理制度等。

  (4)劳动报酬。即用人单位根据劳动者劳动的数量和质量,以货币形式支付给劳动者的工资。此项条款应明确员工适用的工资制度、工资支付标准、支 付时间、支付周期、工资计算办法、奖金津贴获得条件和标准;如有必要,还可以明确加班加点工资的计算办法、支付时间以及下岗待工期间的工资待遇等。工资标 准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同时也不得低于本单位集体合同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

  (5)社会保险。指国家通过立法建立的、对符合法定条件的劳动者在其生育、养老、疾病、死亡、伤残、失业以及发生其他生活困难时,给予物质帮助的制度。本项条款应明确双方当事人各自的社会保险缴费项目、缴费标准和缴费办法等。

  (6)劳动纪律。指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必须遵守的规则和秩序,包括国家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规则和用人单位按照合法的程序制定的内部劳动规则。

  (7)劳动合同终止的条件。即导致或引起合同关系消灭的原因,包括法定终止条件和约定终止条件。合同期限届满、约定义务完成属于法定终止条件; 约定终止条件即双方当事人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经与对方协商一致,将一定情形的发生作为合同终止的法律事实,当约定的事实出现时劳动合同自行终止。

  (8)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

  5 列举员工的福利项目以及相当于工资的比重。

  参考解析:

  员工福利项目及其相应比例如下:

  (1)基本养老保险

  企业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比例,一般不得超过企业工资总额的20%(包括个人账户的部分),具体比例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少数 省、自治区、直辖市因离退休人数较多、养老保险金负担过重,确需超过企业工资总额20%的,应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审批。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为 本人缴费工资的8%。

  (2)基本医疗保险

  基本医疗保险费由用人单位和员工共同缴纳。用人单位缴费率应控制在员工工资总额的6%左右,员工缴费率一般为本人工资收入的2%。

  (3)失业保险缴费

  城镇企业、事业单位按本单位工资总额的2%缴纳失业保险费;城镇企业、事业单位员工个人按本人工资的1%缴纳失业保险费。用人单位招用的农民合同制工人本人不缴纳失业保险费。

  (4)工伤保险

  各行业工伤保险基金按照以支定收、收支基本平衡的原则确定费率;员工个人不缴纳工伤保险费。

  (5)生育保险

  生育保险费的具体提取比例由人民政府根据计划内生育人数、生育津贴和生育医疗费等项费用确定.最高不得超过企业工资总额的1%。

  热点推荐:>>> 各地2016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报名时间汇总   2016年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各地代报名条件

  小编推荐2016上半年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时间5月22日   2016年人力资源管理师报考完全指南

  特别推荐:2016年5月人力资源管理师代报名系统,一对一班主任指导,免费重学保障;颁发结业证书。 点击进入报名 课程详情咨询:4000-525-585 在线咨询

分享到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