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师

导航

注册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案例分析》资料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7-05-25

  1、 确定评价重点

  根据工程分析、影响因素识别的结果确定

  2.5环境影响预测

  生态类项目的预测方法:类比法、生态机理分析法、图解法、图形设置法、专业判断法、景观生态分析、数学模型法、物理模型法等,能定量的尽量定量。

  2.6环境保护措施和分析

  生态类项目制定环保措施的原则:

  预防为主、最小化、减量化、补偿重建。在预测分析后,针对工程不利影响的对象、范围、时段、程度,根据环保目标要求,提出预防、减免、恢复、补偿、管理、监测等对策措施。

  工程设计本身也有一些具体的环保作用和功能,对这些措施应进行技术经济论证可性和预防效果分析。

  生态保护措施基本原则要求

  (1) 体现法规严肃性(不可随意调整保护区)

  (2) 体现可持续发展思想、战略

  (3) 体现产业政策、环保政策、资源政策

  (4) 满足服务对象要求:建设者、设计者、管理者

  (5) 符合生态科学原理(可行、有效)

  (6) 全过程评价与管理

  (7) 针对性:重点目标、因地制宜、措施到位

  (8) 可行性:技术可行、经济可行、管理可达

  减少生态影响的工程措施(见技术方法)

  设计

  施工

  管理

  制定监督管理计划

  包括环境管理计划、环境监测计划、施工期监理计划(范围、内容、方式、制度)

  2.7结论分析

  1、工程开发内容

  2、现状

  3、预测

  4、措施

  5、可行性

  6、填表:建设项目审批登记表

  3建设项目环评----工业类项目

  3.1 法律法规、相关政策的应用

  1、结合项目相关的环境要素、排污特征、周围环境功能等分析要执行的法律法规,将此列为评价依据;在编写中注意重视项目的符合性,不得违反。与项目无关的可不作为依据。必须客观公正。

  2、根据项目内容分析其对有关环保及产业政策的符合性,如总量控制、清洁生产、达标排放、行业准入条件等,针对项目及环境情况,将规定及产业政策列为依据,并始终执行。

  3、对技改、扩建项目的环评,执行总量控制、清洁生产、达标排放、以新带老、增产不增污等环境保护相关规定,对新建项目按地区执行“排污总量控制”的环保规定。

分享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