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师

导航

注册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案例分析知识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7-05-22

  案例分析

  一、该项目的环境可行性分析

  工业项目的环境可行性应从产业政策、规划、达标排放与环境影响、清洁生产、总量控制、环境功能区符合性以及公众参与和环境风险等方面进行论述,若不涉及SCR脱硝(V2O5-WO3(MoO3)/TiO2),环境风险可不作为热电类项目环境可行性的重点。

  1.产业政策。

  该项目为热电联产工程,建设规模为2×300MW供热机组,属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第40号令《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中的鼓励类项目;以城市中水为主供水源,符合《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燃煤电站项目规划和建设有关要求的通知》(发改能源[2004]864号)的要求;工程热效率为46.69%,采暖期热电比为109%,符合国家四部委《关于发展热电联产的规定》(急计基础[2000]1268号)要求。

  2.选址与规划。

  该项目拟建地位于大中城市规划区之外,不在城市主导风向的上风方位,是《长治市城市供热专项规划(2005-2020)》中的集中供热热源点之一,符合当地总体规划与供热规划。但拟建地距村庄较近,最近为170m(扬暴村,3000多人),项目施工期与营运期应注意确保周边居民区环境功能区达标,做到不扰民。

  3.达标排放与环境影响。

  该项目污染物均能做到达标排放,主要环境影响为大气污染物对区域环境空气的影响。经预测,各大气污染物的最大贡献值均未超过《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限值;项目建成后,包括长治城区等各关心点的大气污染物日平均浓度均有一定程度的削减,可以做到不增加区域污染负荷,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区域环境空气质量。

  4.清洁生产与总量控制。

  该项目的各项清洁生产指标均能达到国内先进水平。采用特低硫煤,能有效减少污染物产生量;采用直接空冷技术,相对湿冷技术可节水70%以上;利用城市中水作为水源,可减少区域废水排放量;工业水重复利用率为100%,灰渣和脱硫石膏协议综合利用率均为100%,废物可有效做到综合利用。

  该项目主要总量控制指标为SO2.来源于区域燃煤小锅炉替代后的污染物削减,符合当时(2006年3月)的总量控制要求。

  5.公众参与。

  该项目公众参与符合环发[2006]28号文要求,并采取座谈会方式,征求当地公众意见,值得学习与推广。

  二、项目分析

  该案例内容较全面,编制较规范,基本能反映此类项目的特点。

  1.案例以列表形式给出了项目基本组成,包括主体工程、辅助工程、配套工程,在表中简要介绍了供水水源及供水工程、燃料贮运系统、除灰渣系统、灰场、厂外公路的基本情况,并列表给出项目占地情况与占地性质,工程组成与项目概况介绍清楚。热电类项目与常规火电项目不同的是,须按急计基础[2000]1268号文,计算工程的热电比和热效率,注意不能照搬设计文件中的技术经济指标。

  2.热电厂的项目工艺流程、主要设备及型号等均较成熟,该案例对此通过图表进行了明确。原辅材料中最重要的燃煤,主要关注燃煤的硫分、灰分、干燥无灰基挥发分和低位发热量;其次是水源,主要关注是否取用地下水、是否与居民生活和农业争水等,若有水资源报告审查意见或有关水利部门批复意见则需作为附件;另外要关注脱硫剂石灰石,包括氧化钙含度、钙硫比。主要原辅材料还需交代各自的来源、消耗量、厂外运输方式、厂内贮存方式等。

  3.案例按《火电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规范》(HJ/T13-1996)的规定

  进行污染源项分析,并列表给出采取污染防治措施后的污染源强,源强计算具有一定的依据。热电类项目中主要关注锅炉烟气源强,该案例工程排烟状况一览表较完整,但对湿法脱硫后的烟囱出口烟气温度缺少分析,取值较为保守。该案例的特色是在工程分析中介绍了事故工况的主要类型及源强,若增加开车、检修等非正常工况的介绍及源强分析将更为完善。

  4.热电类项目应给出发电标准煤耗、供热标准煤耗、主要污染物单位电量产生与排放指标、水耗、工业水重复利用率、灰渣综合利用率等清洁生产指标。与常规火电项目不同的是,热电项目必须给出供热标准煤耗,并注意发电标准煤耗与热电比相匹配。

  5.新建项目需适当介绍厂址比选内容,热电类项目应从城市总体规划、供热规划、区域热负荷与供热半径、水源、运输、土地性质变变等方面介绍建厂条件;从环境功能区划、气象条件、环境敏感点、环境容量与环境影响等方面进行厂址比选分析和厂址选择合理性论证。

  三、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1.案例按有关环评导则要求进行了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相关规划等的调查,针对火电行业项目,尤其是详细介绍了区域气象条件,为环境空气影响预测提供了必要的参数和依据。

  2.案例在结合区域现有污染源调查的基础上,对各环境要素进行了环境现状监测。环境空气监测布点需结合区域主导风向和评价范围内环境敏感点;声环境监测布羔需关注噪声预测点和环境敏感点;地下水监测布点需结合灰场地下水的流向和补径排关系。根据《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要求,地下水现状应监测氨氮、硝酸盐等20项指标,该案例仅监测了其中8项指标。

  3.在环境现状调查中,与常规火电项目不同的是,热电类项目应在区域供热规划的基础上,详细调查并介绍供热范围内的现状热负荷、近期热负荷和规划热负荷,并附主要热用户的供热协议;应详细介绍该工程可以替代的区域燃煤、燃油小锅炉及其排放参数与源强,并附相应拆除计划和相关承诺文件,该案例若补充替代的燃煤小锅炉分布图,可更利于落实区域削减方案与环保竣工验收工作。

分享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