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四川高考历史强化练习及答案(3)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20-02-27
中11.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记载夏商周时写道:“七月流火,农夫之辞也;三星在户,妇人之语也;月离于毕,戍卒之作也;龙尾伏辰,儿童之谣也。”材料反映夏商周时期( )
A.人们熟知人事与天象息息相关
B.统治者借神权以加强王权
C.人们认为有超人间的鬼神世界
D.社会各阶层普遍注意天象
解析:材料中农夫、妇人、戍卒、儿童知道一些天象,表明社会各阶层普遍注意天象,故D项正确。
答案:D
12.据《史记》载:“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父欲立叔齐,及父卒,叔齐让伯夷。伯夷曰:‘父命也。’遂逃去。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针对材料中所反映的问题而确立的制度是( )
A.井田制 B.分封制
C.宗法制 D.礼乐制
答案:C
13.战国时期,官吏享受报酬的形式不再以土地为标准,其俸禄和等级基本以粮食多少来划分,计量单位有石、盆、斗、斛等。如“官吏二千石者,(月各)百二十斛”。这反映出( )
A.农业发展迅猛 B.分封制崩溃
C.郡县制形成 D.官吏待遇下降
解析:根据材料“不再以土地为标准”表明原来通过“授土”“授民”的分封制遭到破坏,故B项正确。
答案:B
14.近年来,随着《甄嬛传》《琅琊榜》热播,以子嗣夺嫡与后宫争宠为主题的古装影视剧十分火热,令观众津津乐道。抛去艺术夸张成分,导致古代社会这些现象出现的根源是( )
A.家国一体 B.嫡庶有别
C.宗族制度 D.君权至上
解析:由于古代帝王的君权至上,而王位继承又是按照嫡长子继承的原则,以致子嗣夺嫡与后宫争宠的现象屡屡发生,故D项正确。
答案:D
15.据记载,东汉桓帝时规定“婚姻之家及两州,不得交互为官”,如官员史弼,本应出任山阳太守,但由于岳父母家恰好在山阳辖内,于是史弼上书自陈应回避,被调任为平原相。这说明桓帝( )
A.将地方的人事任免权收归中央
B.已认识到地方割据的根源
C.有意防范地方势力膨胀的危害
D.注重维护察举制度的公平
答案:C
16.武则天执政时,不经三省长官而自行任命官员,被当时的宰相刘祎之批评:“不经凤阁鸾台,何名为敕!”“凤阁鸾台”指的是( )
A.尚书省与中书省 B.中书省与门下省
C.门下省与尚书省 D.尚书省与吏部
解析:三省六部制之下的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分别担负起草、审议、执行的机构职能,政策的推行、官员人事任免等事需要征得中书省、门下省的同意,才符合当时中央政府运转机制,选择B项符合题意。
答案:B
17.唐朝设御史台“掌邦国刑宪典章之政令,以肃正朝列”“纠正百官之罪恶”。御史台所属机构有:台院、殿院和察院,分别“掌纠举百僚、推鞫(审判)狱讼、弹劾违法”“纠察朝仪”“巡按州县、纠视刑狱”等。材料表明唐朝御史台( )
A.司法性质 B.分割相权
C.职广位重 D.抑制腐败
解析:材料表明唐朝御史台属于监察机构,而非司法机构,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唐朝御史台分割相权,故B项错误;唐朝御史台“掌邦国刑宪典章之政令”“纠正百官之罪恶”,职广位重,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反映出唐朝御史台监察的效果是否抑制了腐败,故D项错误。学*科网
答案:C
18.汉唐宰相大多出自世家大族,朝堂之上可以坐着与皇帝议论国家大事,谓之“坐而论道”。宋朝时,大臣多出自科举,已无“坐而论道”的资格,在皇帝面前必须直立奏对。这表明( )
A.贵族执政退出历史舞台
B.官僚政治体制基本确立
C.君主专制统治登峰造极
D.选官制度发生重大变化
解析:根据题干中汉唐宰相“坐”到宋朝大臣“站”,体现了君主专制的不断加强,从汉唐宰相多出自“世家大族”到宋朝大臣多出自“科举”,体现了官僚政治体制的不断完善。
答案:B
19.北宋初年的三省、六部、九寺、五监,除少数机构外,大多只管理部分事务,甚至成为闲散机构,名存实亡。“三省、六曹、二十四司……事之所寄,十亡二三”。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来源:学+科+网]
A.国家尚未统一稳定 B.官员队伍的冗杂
C.君主专制的加强 D.中央集权的强化
解析:材料“三省、六部”等机构均属于中央机构,其名存实亡是君主专制加强的反映,故C项正确。
答案:C
20.李孔怀在《中国古代行政制度史》中说:中国地方行政区划,自秦汉以来,基本上按山川地形的自然境界建置,元朝地方区域的设置,人为的使自然区域割开,造成犬牙交错的局面。元朝统治者如此调整地方区域的主要目的在于( )
A.扩大统治区域 B.缓和蒙汉矛盾
C.加强控制地方 D.发展地方经济
解析:根据题意,由按照山川地形到人为的使自然区域分割,犬牙交错的局面有利于加强对地方的控制,不利于地方凭借自然地理优势而形成割据势力,故C项正确。
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