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

导航

2017年香港高考语文复习基础训练(一)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6-11-03

27.下列各組句子中,加方框的同形詞的意義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組是()

A.①擇其善鳴者而假之鳴②莊周以其荒唐之辭嗚

B.①是故以鳥嗚春,以雷鳴夏②其聲清以浮,其節數以急

C.①將天醜其德,莫之顧邪②周之衰,孔子之徒鳴之

D.①人之於言也亦然 ②樂也者,鬱於中而泄於外者也

28.作者文中所說的“物之善嗚者”,實際上就是中國古代....的樂器。下列對這八類樂器的舉例說明中,完全正確的一組是( )

A.①金——如鋼琴②石——如編磬

B.①絲——如吉他②竹——如簫、笛子

C.①匏——如笙、竽②土——如塤

D.①革——如鼓 ②木——如木琴、風琴

29.下列對文章中內容的理解,錯誤的是( )

A.作者在第一段中提到“人之於言也亦然.”,這裏的“然”指的就是“不平則鳴”。

B.作者認為凡是“出乎口”的著作,大多是不平之鳴。

C.作者認為自然界以鳥嗚春,以雷鳴夏,以蟲鳴秋,以風嗚冬都是不得其平。D.作者認為魏晉文章多是“不嗚其善者”——就是能夠批判現實,不歌30.從文章內容看,本文作者最早應是屬於下列哪個時代的人()A.秦代 B.漢代 C.唐代

D.宋代

(二)現代文閱讀(每小題2分,共20分)

農耕自然經濟的自給自足性,地理環境的相對封閉性和內向性,以及其他各種因素的配合,導致傳統中國文化形態具有早熟性的特點。這種文化早熟性,對傳統文化本身的發展趨勢、華夏民族的文化心理以及以後的士大夫階級的價值觀念體系與思維方法等,無疑具有深刻的影響。 首先,既然華夏人士是在與其他現今古代文明相對隔絕的特殊條件下創造和發展自己的文化的,那麼,他們就不可能具有世界各種異質文化多元並存這樣一種文化心理。即使考古學者和人類學者曾經發現並可以繼續發現外部文化的某些個別要素,如涓涓細流滋潤了華夏文明的早期發育,但就總體而言,華夏先民們在主觀上從來未曾意識到希臘、羅馬、埃及、美索不迭米亞這些古代先進文明,作為與華夏文明不同的異源的文化實體而存在。例如,無論在《山海經》、《尚書》、《禹貢》以及此後的《春秋》、《左傳》和其他儒家早期經典的記載中,我們都很難發現古代中國人有過世界上各個文化實體多元並存的觀念的痕跡。 古代申國人既然由於地理條件的限制,不能意識到其他異質文化與自己的文化同時並存這一客觀現實,那麼,他們自然只能把自己的華夏文化以及這種文化包含的價值規範,作為普天之下文明存在的唯一形態。因此,在華夏人看來,“天下”是由“九州分野”以內的華夏人與這一分野之外的“夷狄”共同構成的。既然天賜的文明,也即後來儒家所稱的“禮樂教化”的價值規範,是九州分野以內的華夏人所獨有的,那麼,他們自然處於天下的中心。相對於四周的蠻夷來說,他們便是“中國”。《說文解字》稱:“夏者,中國之人也。”正是對華夏人的自我中心意識的明確闡釋。而那些處於四周的不曾開化的部族,既然自處於被發文身、衣毛穴居的野蠻狀態,不曾受到衣冠禮樂文明的薰陶,那麼,依其與“中國”的方位關係,則被稱為“北狄”、“東夷”、“南蠻”和“西戎”。這些用語中蘊涵的鄙視色彩,正是華夏人由於不能與先進文 明相鄰而產生的文化優越意識的自然流露。 除上述觀念外,華夏人還具有另外一種文化觀念,即把文明由內向外輻射傳播視為文化傳播唯一形式的觀念。這種觀念集中表現在孟子所概括的“吾聞用夏變夷者,未聞變於夷者也”這一論斷之中。 產生這種文化傳播觀念的原因是由於華複人相對於比自己落後的四鄰僻遠部落來說,具有較高的文化勢能。他們自然會用自己先進的制度、習俗、典章文物及生產技術,從君臣秩序、衣冠禮制,到果蔬菜菇、稻麻黍稷,也即後來籠統指稱的“禮樂教化”,去同化四周的“夷狄”。而落後的四鄰自然也樂於這種更高級的文化所吸引。一旦後者接受華夏人的“禮樂教化”?原來的“夷狄”也就變成了華夏共同體的成員。華夏文化圈的外延也隨之向四周不斷地輻射狀擴展。與此同時,擴大了的華夏共同體又在新的邊界上重新開始。在漫長的早期中國文明發展史中,這種同化過程不斷週期性反復,自然使華夏人認為,普天之下,“華夷對峙”的文化分界與“用夏變夷”的文化傳播始終具有普遍和永恆的意義。

31.如果給本文加一個標題,下列最合適的是()

A.華夏文明的基本特點

B.華夏文明與外部文明

C.華夏文明的深遠影響

D.華夏文化圈形成原因

分享到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