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

导航

2020年甘肃高考历史提分练习及答案(一)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20-02-22

  一、选择题

  1.有学者认为:“西周的封建社会,从纵剖面看,是一个宝塔式结构,王室之下,有几级的封建;从横切面来看,统治阶级中,也存在着以亲属血缘为基础的宗族组织”。这说明西周政治制度特点是( )

  A.中央集权

  B.家国一体

  C.天下为公

  D.官僚政治

  2.在西周时代,“姓”和“氏”是两个概念,“姓”表示血统,“氏”则为“姓”的分支。贵族男子的“字”全称有三个汉字:第一字表长幼行辈(伯、仲、叔、季等),第二字任意,末一字为“父”字。这说明姓氏名字制度在当时最主要的作用是( )

  A.强化宗族认同

  B.继承华夏传统

  C.凸显贵族地位

  D.维护尊卑关系

  3.宋代有学者说,“管摄天下人心,收宗族,厚风俗,使人不忘本,须是明谱系、世族与立宗子法”,“宗子法坏,则人不自知来处,以至流转四方,往往亲未绝,不相识一”。他们的主张是基于( )

  A.宗法制能够维系社会安定

  B.宋朝时期人们的宗法观念淡薄

  C.宋朝人具有迁徙的特点

  D.宗法观念有利于理学的传播

  4.《礼记》载:“故天子有田以处其子孙,诸侯有国以处其子孙,大夫有采以处其子孙,是谓制度。”该材料主要反映的制度是( )

  A.宗法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禅让制

  5.《周礼·夏官·序官》:“凡制军,万有二千五百人为军。王六军,大国三军,次国二军,小国一军。”这反映出( )

  A.社会由分裂走向统一是必然趋势

  B.周天子仅是当时最高军事首领

  C.诸侯国军队的数量与宗法制有关

  D.分封制下具有严格的等级秩序

  6.刺史是汉武帝时期设置的监察地方的官员,西汉后半期其权能有所扩大,到东汉后演变为地方最高行政长官。这说明( )

  A.中央集权促成地方行政制度变迁

  B.中央对地方的监察力度越来越弱

  C.监察官位卑权重的特征得以改变

  D.汉代地方行政制度为后世所沿用

  7.元代行省官员任命,遵循这样的原则:“七品以下者,由吏部负责;正七品以上由中书省管理;三品以上,则核定权在皇帝。”由此可见,元代( )

  A.地方有相当大的自主权

  B.行省是地方最高行政区划

  C.中央能够有效节制地方

  D.设行省利于管辖辽阔疆域

  8.洪武元年,明太祖命儒臣修女诫,他对学士朱升说: “治天下者,正家为先。正家之道,始于谨夫妇。”洪武三年,正式明确 “皇后之尊,止得治宫中嫔妇之事,即宫门之外,毫发事不得预焉”。材料主要反映出明太祖( )

  A.力图阻止相权的扩大

  B.注意吸取前朝政权覆亡的教训

  C.欲抑制外戚,严防恃宠干政

  D.欲限制女性人身自由

  9.明太祖朱元璋废丞相,权分六部,意在加强皇权,但是明中期以后的太监乱政,比历史上任何朝代更加严重,其主要原因在于( )

  A.太监与皇帝亲近,受皇帝信任

  B.皇帝无能或者怠政

  C.废宰相制度,过分集权于皇帝

  D.内阁的出现

  10.从唐“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到宋“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折射思想观念的变化。导致该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选官制度的变化

  B.时局和战的变迁

  C.基本国策的改变

  D.经济重心的迁移

  11.美国学者费正清说:“在一个我们看来特别注重私人关系的社会里,中国的科举考试却是惊人地大公无私。每当国势鼎盛,科举制度有效施行时,总是尽一切努力消除科场中的徇私舞弊。”对作者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

  A.科举制度体现了公平竞争的精神

  B.科举制度背离了传统的伦理道德

  C.科举制度扩大了封建统治的基础

  D.科举制度实现了封建国家的兴盛

  12.某研究性小组搜集了一组资料;《唐代三省六部制的运行机制》、《宋代通判在财经上的监督》、《元代行省制度研究》、《朱元璋杀胡惟庸废承相考辨》,该小组研究的主题应是( )

  A.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

  B.古代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C.古代中央与地方权力的消长

  D.古代监察制度的演变

分享到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