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房地产估价师考试《相关知识》第六章辅导:供给理论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9-11-12
中第三节 供给理论
一、生产理论
(一)生产与生产函数
生产是投入各种生产要素,转化成产品的过程。
生产函数是指在既定的生产技术条件下,对各种生产要素一定数量的组合与产品总产出量之间依存关系的数学描述。
一般表达式:
TP=P(Q1,Q2,Q3,……,Qn)=F(X1,X2,X3,……,Xm)
TP为某个生产过程所生产的产品总产量;
Q1,Q2,Q3,……,Qn分别为n种产品各自的产量;
X1,X2,X3,……,Xm分别为m种生产要素各自的投入量。
假定投入的生产要素为劳动(L)和资本(K)两种,产出品为一种,则:
TP=Q=f(L,K)
假定K不变,简化为:Q=f(L)
(二)可变比例与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1.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
总产量是指一定量的可变要素投入与固定要素投入组合所生产的全部产量。
平均产量指每单位可变要素平均生产的产量。
边际产量指可变生产要素每增加一个单位所增加的产量。
TP(总产量)=AP·X(可变要素的投入量)
AP(平均产量)=TP/X
MP(边际产量)=△TP/△X
2.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是指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若其他要素固定不变,而不断增加某种可变要素的投入:
①第一阶段:边际产量递增——总产量增加,边际产量递增;
②第二阶段:边际产量递减。当可变要素增加到一定限度后,总产量继续增加,边际产量递减;
③第三阶段,总产量减少。超过了一定的界限继续增加可变要素的投入,总产量减少。
重点:掌握三个阶段的特点
(三)等产量曲线分析与投入量的最优组合
1.等产量曲线
等产量曲线是指劳动(L)和资本(K)投入的不同数量组合所能获得相同产量的生产函数曲线。
等产量曲线的特点:
(1)从左上方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斜率为负值。
(2)同一曲线上的各点产量相同,不同曲线产量不同。
(3)任意两条等产量曲线不能相交。
(4)凸向原点。它表示随着一种生产要素投入的增加,每增加一单位,所能替代另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逐渐减少。
注意和无差异曲线(等效用曲线)做比较。
2.边际技术替代率
边际技术替代率是指在等产量曲线上两种生产要素相互替代的比率。它表示增加一单位某种生产要素(如L)的投入量所能替代的另一种生产要素(如K)的数量,称为要素L替代要素K的边际技术替代率,记为MRTSLK。
如机器替代人工,资本替代土地
设生产函数为:
Q=f(L,K)
由于在等产量曲线上产量不随L与K的变动而变动,因此有:
等产量曲线斜率的负数值,一种要素替代另一种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等于两种要素的边际产量的比率。
即:
3.等成本线
等成本线又称为企业预算线,它是指在生产要素价格既定的条件下,生产者以一定量的费用支出所能购买到两种生产要素所有可能数量组合的集合。
等成本线可以用下式表示:
C=PL×L+PK×K
4.投入量的最优组合
在要素价格既定的条件下,等产量曲线与等成本线的切点为成本一定时产量最大(或产量一定时成本最小)的要素投入量最优组合,即该切点E为满足厂商均衡条件的点,该切点既是等产量曲线上的点,又是等成本线上的点,所以有:
(厂商生产花费的最后一元投入成本,带来的边际产量都相同,所以没有优化要素投入,提升产出效率的可能了。与消费者均衡的公式很类似,注意比较)
(四)生产规模与规模报酬
生产规模是指在一定量生产要素投入所能获取最大产出量。
规模报酬是指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当各种生产要素按相同比例增加,即生产规模扩大时产量变化的情况。
规模报酬存在递增、不变和递减三个阶段。即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最初会使产量增加的倍数大于生产规模扩大的倍数;当规模扩大使生产达到规模经济后,规模报酬保持不变;继续扩大生产规模并超过一定限度后,则会使产量的增加倍数小于生产规模的扩大倍数,规模报酬出现递减。
(五)生产可能性曲线与最大收益产量组合
1.生产可能性曲线和边际转换率
生产可能性曲线是指在技术水平既定的条件下,投入的资源都能得到充分利用时所生产的各种商品最大可能的数量组合。
生产可能性曲线斜率的负数值定义为边际转换率
MRTXY=-dY/dX
2.等收益线与最大收益产量组合
等收益线是两种商品X、Y价格既定时,能获得相同销售收入的两种商品的各种数量组合。设商品X、Y的价格分别为PX和PY,销售收入为R,则等收益线可用公式表示为:R=XPX+YPY
生产可能性曲线与等收益线相切的切点上,边际转换率与等收益线的斜率相等。在该点上,两种商品的数量组合是生产可能性曲线上可以获得最大销售收入的产量的组合。
二、成本理论
(一)经济学中的成本概念(必考考点)
经济学中的成本概念是指厂商生产经营活动中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支出总和,称为“经济成本”。经济成本除了会计成本,还包括未计入会计成本中的厂商自有生产要素的报酬(就是厂商投入资本的平均利润)。
经济成本=会计成本(显成本)+隐成本(平均利润)
经济利润=销售收入-会计成本-隐成本
(二)成本分析
1.总成本、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
总成本(TC)是指厂商在一定时期内生产一定量产品所需的成本总和,它随产量的增加而增加。在短期,即在生产规模既定的条件下,厂商不能根据它所要达到的产量调整其全部生产要素,因此短期总成本(STC)可分为固定成本(FC)与可变成本(VC),计算公式:STC=FC+VC。
平均成本(AC)是指生产单位产品平均所需的成本。平均成本有短期平均成本(SAC)和长期平均成本(LAC)。
边际成本(MC)是指厂商每增加一单位产量所增加的总成本。边际成本也有短期边际成本(SMC)和长期边际成本(LMC)。
2.短期成本的变动规律及其相互关系
(1)固定成本、可变成本与总成本
固定成本在以产量为横坐标、成本为纵坐标的坐标平面中为一条与横坐标平行的直线。
可变成本的规律是:随着可变要素投入量的增加,产量逐渐增加,但由于最初固定生产要素与可变生产要素未得到充分利用,因此可变成本的增加率大于产量的增加率;以后随着固定生产要素与可变生产要素逐渐得到充分利用,从而使可变成本的增加率小于产量的增加率。
总成本变动规律与可变成本相同,将可变成本曲线向上平移一段等于固定成本的垂直距离即为总成本曲线。
(2)平均固定成本、平均可变成本与平均成本
固定成本与产量变化无关,平均固定成本(AFC)随产量增加而持续递减。它的变动规律是开始减少的幅度很大,以后减少的幅度越来越小。(规模经济的原因,固定成本分摊效应)
平均可变成本(AVC)变动的规律(“U”形)是,随着可变要素投入量和产量的增加,生产要素的效率逐渐得到充分发挥,因而平均可变成本减少;但当产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平均可变成本由于边际收益递减的作用而增加。
平均成本(SAC)变动的规律是由平均固定成本和平均可变成本共同决定的。
(3)边际成本、平均成本与平均可变成本
边际成本(SMC)的变动规律是:边际成本最初随产量的增加而减少,当产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则随产量的增加而增加,因此,边际成本曲线也是一条先下降而后上升的“U”形曲线。
图6-12 成本项目的关系
3.长期成本分析
(1)长期总成本(所有的生产要素投入都是可以调整的)
长期总成本(LTC)是长期中生产一定量产品所需要的成本总和。
长期总成本随产量的增加而增加。在开始生产时,需要投入大量生产要素,而这些生产要素最初无法得到充分利用,因此成本增加的比率大于产量增加的比率;当产量增加到一定程度之后,生产要素开始得到充分利用,因而成本增加的比率小于产量增加的比率;最后,由于规模收益递减规律的作用,又使成本增加的比率大于产量增加的比率。
(2)长期平均成本
长期平均成本(LAC)长期中生产每单位产品的平均成本。
在长期中,生产者可根据它所要达到的产量选择合适的生产规模,即根据既定规模的平均成本曲线(SAC)进行选择,从而使平均成本达到最低。
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是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包络曲线。一般也呈“U”形。
(3)长期边际成本
长期边际成本(LMC)是在长期中每增加一单位产品所增加的成本。长期边际成本也是随着产量的增加而先减少而后增加的,长期边际成本曲线也呈“U”形。
4.利润最大化原则
(1)总收益、平均收益与边际收益
总收益(TR)是指厂商销售一定量产品所得到的全部收入,总收益等于产品价格与销售量的乘积。
平均收益(AR)是指厂商销售一定量产品时平均每一单位产品所得到的收入。
边际收益(MR)是指每增加一个单位的产品销售量所增加的总收益。
(2)利润最大化原则
经济学中的利润是指经济利润π=总收益TR-总成本(经济成本)TC。
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必要条件:MR=MC
以教材大纲知识点为指导,精作试题,让你备考复习做题一步到位,提高复习效率
【焚题库】2020年房地产估价师考试题库【历年真题+章节题库+模拟考生+考前密训试题】
在线题库,报名资讯答疑|网校通关课程资料获取,加入房地产估价师考试群:交流群:686276821有老师为你解答。
模拟考场 |
章节练习 |
历年真题 |
每日一练 |
免费模拟试题在线测试 |
章节针对练习专项突破 |
每真题练习实战演练 |
每天10道最新试题 |
查看详情 | 查看详情 |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