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会计师

导航

初级会计职称考试初级会计实务第七章笔记串讲:现金流量表

来源 :考试网 2017-01-09

  第四节现金流量表

  一、现金流量表的概述

  1、现金流量表概念:现金流量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流入和流出的报表。

  2、现金流量的概念:现金流量是指一定会计期间内企业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的流入和流出。

  企业从银行提取现金、用现金购买短期到期的国库券等现金和现金等价物之间的转换不属于现金流量。

  现金是指企业库存现金以及可以随时用于支付的存款,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如外埠存款、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等)等。不能随时用于支付的存款不属于现金。

  现金等价物,是指企业持有的期限短、流动性强、易于转换为已知金额现金、价值 变动风险很小的投资。期限短,一般是指从购买日起三个月内到期。现金等价物通常包括三个月内到期的债券投资等。权益性投资变现的金额通常不确定,因而不属于现金等价物。企业应当根据具体情况,确定现金等价物的范围,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

  企业产生的现金流量分为三类:

  (1)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经营活动是指企业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以外的所有交易和事项。经营活动主要包括销售商品、提供劳务、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工资和交纳税款等流人和流出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的活动或事项。

  (2)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投资活动,是指企业长期资产的购建和不包括在现金等价物范围内的投资及其处置活动。编制现金流量表所指的“投资”既包括对外投资,又包括长期资产的购建与处置(即对内投资)。

  (3)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筹资活动,是指导致企业资本及债务规模和构成发生变化的活动。筹资活动主要包括吸收投资、发行股票、分配利润、发行债券、偿还债务等流入和流出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的活动或事项。

  注意:偿付应付账款、应付票据等商业应付款等属于经营活动,不属于筹资活动。

  【07年多选】下列各项,属于现金流量表中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有( )

  A.库存现金

  B.其他货币资金

  C.3个月内到期的债券投资

  D.随时用于支付的银行存款

  答案:ABCD

  二、现金流量表的结构和内容

  我国企业现金流量表采用报告式结构,分类反映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和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最后汇总反映企业某一期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净增加额。

  我国企业现金流量表的格式见教材225页(注意区分各类现金流量所包含的具体项目)

  【2008年多选】下列各项中,应作为现金流量表中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的有( )。

  A.销售商品收到的现金

  B.取得短期借款收到的现金

  C.采购原材料支付的增值税

  D.取得长期股权投资支付的手续费

  答案:AC

  解析:选项B是筹资活动的现金流量;选项D是投资活动的现金流量。

  三、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

  企业应当采用直接法列示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直接法,是指通过现金收入和现金支出的主要类别列示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采用直接法编制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时,一般以利润表中的营业收入为起算点,调整与经营活动有关的项目的增减变动,然后计算出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采用直接法具体编制现金流量表时,可以采用工作底稿法或T型账户法,也可以根据有关科目记录分析填列。

  四、现金流量表的填列方法

  (一)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在我国,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应当采用直接法填列。现金流量表各项目的内容分析如下:

  1.“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项目

  该项目反映企业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实际收到的现金(包括应向购买者收取的增值税销项税额),包括本期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以及前期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本期收到的现金和本期预收的款项,减去本期退回本期销售的商品和前期销售本期退回的商品支付的现金。企业销售材料和代购代销业务收到的现金,也在本项目反映。本项目通常可以采用以下公式: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当期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当期收回前期的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当期预收的款项-当期销售退回支付的现金+当期收回前期核销的坏账损失=主营业务收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应收账款年初余额—应收账款期末余额)本期减少额+(应收票据年初余额—应收票据期末余额)本期减少额+预收款项(年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额-当期计提的坏账准备+当期冲回前期多提坏账准备(若题中给定的是应收账款账户余额则:-本期发生坏账损失+本期发生坏账收回)-票据贴现的利息-非现金抵债额

  【例题7】A公司本期共销售商品6万件,开出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销售价款为

  420万元,增值税销项税额为71.4万元;营业税金及附加20万元;应收账款账户期初余额为150万元,期末余额为60万元;年度内核销的坏账损失为2万元,期末计提坏账准备3万元。不考虑其他因素,则A公司本期“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项目金额为( )万元。

  A.599.4

  B.582.4

  C.584.4

  D.579.4

  解析:D不考虑其他因素,A公司本期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主营业务收入420+增值税销项税额71.4+本期减少的应收账款(150—60)一核销的坏账损失2=579.4(万元),此计算中使用的是应收账款账户余额的变动数,所以不需要调整坏账准备。“营业税金及附加”所对应的税费实际已经支付了的,在“支付的各项税费”项目中反映。

  2.“收到的税费返还”项目

  该项目反映企业收到返还的各种税费,包括收到返还的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关税、所得税、教育费附加等。本项目可以根据“库存现金”、“银行存款”、“营业外收入”、“其他应收款”等科目的记录分析填列。

  3.“收到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项目

  该项目反映企业除了上述各项目以外所收到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如罚款、流动资产损失中由个人赔偿的现金、经营租赁租金等。

  4.“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项目

  该项目反映企业购买商品、接受劳务实际支付的现金(包括增值税进项税额),包括本期购买材料、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以及本期支付前期购买商品、接受劳务的未付款项以及本期预付款项,减去本期发生的购货退回收到的现金。本项目通常可以采用以下公式: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当期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当期支付前期的应付账款和应付票据+当期预付的账款-当期因购货退回收到的现金=主营业务成本+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存货年末余额-存货期初余额) 本期增加额+(应付账款年初余额—应付账款期末余额) 本期减少额+(应付票据年初余额-应付票据期末余额) 本期减少额+ (预付账款期末余额-预付账款年初余额) 本期增加额-当期列入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的职工薪酬-当期列入生产成本、制造费用非付现费用--非现金抵债额

  5.“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项目

  该项目反映企业实际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包括本期实际支付给职工的工资、奖金、各种津贴和补贴等,以及为职工支付的其他费用。企业代扣代缴的职工个人所得税,也在本项目反映。

  本项目不包括支付给离退休人员的各项费用及支付给在建工程人员的工资及其他费用。企业支付给离退休人员的各项费用(包括支付的统筹退休金以及末参加统筹的退休人员的费用),在“支付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项目反映;支付给在建工程人员的工资及其他费用,在“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项目反映。本项目可以根据“应付职工薪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等科目的记录分析填列。

  企业为职工支付的养老、失业等社会保险基金、补充养老保险、住房公积金、支付给职工的住房困难补助,以及企业支付给职工或为职工支付的其他福利费用等,应按职工的工作性质和服务对象,分别在本项目和“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项目反映。

  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中职工薪酬+(应付职工薪酬年初余额—应付职工薪酬期末余额)—[应付职工薪酬(在建工程)年初余额—应付职工薪酬(在建工程)期末余额]

  6.“支付的各项税费”项目

  该项目反映企业按规定支付的各种税费,包括企业本期发生并支付的税费,以及本期支付以前各期发生的税费和本期预交的税费,包括所得税、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印花税、房产税、土地增值税、车船税、教育费附加、矿产资源补偿费等,但不包括计入固定资产价值、实际支付的耕地占用税,也不包括本期退回的增值税、所得税。本期退回的增值税、所得税在“收到的税费返还”项目反映。

  注意:支付的各项税费仅指经营活动产生的税费,不是整个企业的税费。

  支付的各项税费=当期所得税费用+营业税金及附加+应交税费(增值税——已交税金)—应交其它税费(期末余额一期初余额)

  【例题8】A公司本期确认的营业税金及附加为7万元,增值税进项税额为30万元,增值税销项税额为50万元,已交纳增值税30万元;当期所得税费用为45万元,应交所得税期末余额为15万元,期初余额为0万元。不考虑其他因素,则A公司本期“支付的各项税费”项目的金额为 ( )万元。

  A.47

  B.87

  C.67

  D.82

  解析:C 支付的各项税费=当

分享到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