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院医师

导航

南昌大学医学院住院医师规培招录试题四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9-12-06

  简答题

  1.医疗管理的主要职能是:①制定医疗管理计划;②合理组织医疗技术力量;③制定各项医疗规章制度;④医疗活动调控;⑤检查评审医疗过程与效果。

  2.ICU的管理要求:①实行政策向导,保证危重病学科发展;②健全工作常规;③严格工作制度和各种岗位责任制;④培养专业人员。

  3.医院病床的设置原则:①合理布局原则;②适应社会需求原则;③服从医院等级原则;④效益与动态管理原则;⑤保证重4.医疗设施中心化就是把适应证广泛、精密程度高的医疗设 施集中设置、集中使用、集中管理。如中心实验室、中心功能检查室、中心影像室等。其优点是设备共用与统管,大大提高了设备和用率,有利于提高医疗设备的技术经济效益,节约人力、财力和物力。

  5.查房效果的评定内容包括:①查房组织形式以及查房程序是否标准;②查房责任是否清楚;③查房内容是否完整;④查房指示是否及时落实;⑤患者满意度。

  6.住院诊疗管理是医院整体医疗水平的保障,是发挥医院功能的中心环节,是医疗质量的基本保证。住院诊疗管理水平是医院服务质量的重要标志。

  7.病区标准化管理的主要内容有:①病区管理制度化;②医疗技术规范化;③病房设施规格化;④医疗质量标准化。标准化管理强调运作的统一、协调与简便,是高质量、高效率完成住院诊疗的保证措施。

  8.医疗规章制度的制定要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及要求,遵循医疗活动规律和医疗管理原则,反映医学科学技术,尤其是临床医学的发展。要从有利于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和质量水平,提高医疗资源的效益角度,科学地制定本医院范围所需的规章制度。

  9.病房诊疗单元的划分原则:按医院所处社区自然条件、经济状况、疾病谱、重点疾病、重点人群分布及本院接纳病员能力,设计床位总数和各类病房床位比例;根据本院医疗技术人员素质、医疗技术水平、专科特色,确定病房分布划分方式;按医疗服务需求的不同层次及特殊诊疗需要,设计病房规格、范围。

  问答题

  1.医疗管理的基本原则如下:

  (1)患者第一原则:即一切从患者需要出发,在可能现实与可行的条件下,让患者满意;以病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疾病为中心开展诊疗工作,要体现现代医学模式的要求。

  (2)安全有效原则:即把医疗质量放在首位,力求高疗效;保证医疗安全,不能发生医疗引起的可允许变化范围之外的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障碍、缺陷或死亡,给患者带来不应发生的痛苦。

  (3)诊疗责任原则:在患者诊疗的全过程中,各环节、各岗位都应指定相关责任规定,并予落实。

  (4)重点加强原则:对急症、危重症、疑难症病人,应加强诊疗,及时处理。

  2.随着卫生事业的发展可医学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健康水平的提高以及人群疾病谱的变化,使医院诊疗组织有了很大的发展和变革。我国综合性医院的诊疗组织正从以发病器官、诊疗手段及诊疗对象年龄划分科别,逐渐向按专业分科发展,大型医院甚至按专病分科方向发展,医技科室也出现了按专业分科的倾向。近年来,诊疗组织更有突破原分科之势,重新进行组织,形成新的诊疗组织及诊疗设施的中心化。诊疗组织日益呈现出专科(业)化,专系、专病诊疗组织形式,医疗设施中心化和诊疗组织中心化,以及为相应诊疗时通道的便捷化而形成的诊疗组织方式等。

  3.诊疗组织设置的基本原则:

  (1)组织形式须服从医院功能与任务。

  (2)组织结构层次宜少才能发挥最佳指挥效能。

  (3)组织机构要相对稳定,临时性机构不宜过多过滥。

  (4)组织机构设置必须具备一定的任务和条件,能独立开展专业工作。

  (5)组织机构的设置须以患者利益为宗旨。

  4.住院诊疗管理的特点与任务:

  (1)以病房管理为中心的系统工程。从系统工程的角度,以病房管理为中心,加强多学科多部门的协作,创造良好的诊疗条件和环境是住院诊疗管理的基础性任务。

  (2)建立以三级医师负责制为核心,以医疗活动为重点的诊疗体系。住院诊疗管理的重要任务,就是充分发挥三级医师负责制的功能,建立完善的责任制度。在医疗活动中,保证医疗质量,不断提高医疗水平,促进业务技术的发展。

  (3)系统管理,确保诊疗工作的连续性和协同性。

  (4)要使大量的诊疗信息得以科学及时地录入、存贮和充分地应用。

  5.临床科室管理的要点:

  (1)按照能级原理,建立合理的人才层次结构和知识智能结构,以便适应临床医、教、研任务的完成。

  (2)建立健全一整套严密的医疗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和业务工作制度。

  (3)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各项规章制度、仪器设备使用及管理制度和后勤物资保障制度。

  (4)要重视技术服务与身心服务的统一,做好医疗服务、心理服务,保持病区安静、整洁与舒适。

  (5)要不断完善人员之间、科室之间的协调与配合。在医师与医师、医师与护士、临床科室与医技部门和后勤保障部门之间,要建立并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联系协作制度。

  6.临床科室业务特点包括:

  (1)临床科室直接服务于病人,与病人的生命健康息息相关。诊疗工作要求高度负责、一丝不苟,该项工作具有严肃性、严密性的特点。

  (2)在对病人实施医疗服务中,应要求高尚医德与精良技术紧密结合,技术服务与生活服务协调统一,应体现多因性和综合性特点。

  (3)患者病情复杂多变,使得临床科室的业务工作具有连续性、应急性和时效性特点。

  (4)为求正确诊断、有效治疗,临床科室必须与医技科室、护理部门、营养部门、设备后勤部门保持密切合作,取得支持和配合,从而具有协调性特点。

  7.入院初期,尤其重视临床基础活动,了解病情,准确收集资料,及时诊断,确定治疗方案;中期集中分析推断,按照医疗诊治规律对病例诊疗疑点难点逐个解决;后期按诊疗病例的预定诊疗目标总结评价。同时要对新人院、急危重、疑难病例以及突发事故伤员、特殊病员进行查房。

  8.在医院,临床科室是直接对病人实施诊断、治疗、护理及进行预防、保健和康复的部门,也是开展临床科研、教学、培训的基地。可以说,临床科室是医院各项功能,尤其是诊疗基本功能最集中的体现,医院其他部门的工作应围绕着并服务于临床诊疗工作的进行。因此,医院临床科室管理的优劣,直接反映出一个医院的管理水平和整体功能。

  9.①住院医师查房应包括收集病史,体格检查,提出化验及医技检查项目,观察病情,书写病案,拟定诊疗计划等。②主治医师查房须补充修正病史,全面正确地检诊,指导病案书写,解决病例疑难问题,确定诊治方案。③主任查房要分析病例,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解决诊疗遇到的问题,确定诊疗方案,指导下级医师诊疗,并进行临床教学。

  各级医师查房内容的层次和深度不同,但是必须做到基础资料可靠准确,分析判断切合病例实际,指导具体,效果明显。

分享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