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院医师

导航

北京市中医住院医师规培笔试考试—针灸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9-10-22

  1. 痹症 病因病机:风寒湿热之邪侵入人体,痹阻关节肌肉筋络,导致气血痹阻不通。治法:通痹止痛。主穴:阿是穴 局部经穴 配穴:行痹:膈俞、血海;痛痹:肾俞、腰阳关;着痹:阴陵泉、足三里;热痹:大椎、曲池;

  2. 痿证 病因病机:外感湿热毒邪、饮食不节、久病体虚使经络阻滞,筋脉功能失调,筋肉失于气血津液的濡养而成痿证。治法:祛邪通络,濡养筋脉。以手足阳明经穴和夹脊穴为主。主穴:上肢:肩髃 曲池 合谷 颈胸夹脊

  下肢:髀关 伏兔 阳陵泉 足三里 三阴交 腰夹脊穴。配穴:肺热伤津加尺泽、肺俞、二间;湿热袭络加阴陵泉、大椎、内庭;脾胃虚弱加脾俞、胃俞、关元;肝肾亏损加太溪、肾俞、肝俞。上肢肌肉萎缩加手阳明经排刺;下肢肌肉萎缩加足阳明经排刺。

  3. 腰痛(西医包括腰部软组织损伤、肌肉风湿、腰椎间盘突出症等)病因病机:腰部从经脉循行上看,主要归足太阳膀胱经、督脉、带脉和肾经(贯脊属肾)所主,故腰脊部经脉、经筋、络脉的不通和失荣是腰痛的主要病机。治法: 活血通经。主穴:阿是穴 大肠俞 委中 配穴:寒湿腰痛加腰阳关;瘀血腰痛加膈俞;肾虚腰痛加肾俞。督脉腰痛加腰夹脊、后溪;膀胱经腰痛加志室、昆仑;腰骶部痛加

  次髎、腰俞;腰眼部疼痛加腰眼。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咨询,请添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考试群:835886183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线体验住院医师考试题库。

  考试题库:2020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考试招录题库

  4. 漏肩风 病因病机:肩部主要归手三阳经所主,内外因素导致肩部经络阻滞不通或失养。治法:通经活血,祛风止痛,以阿是穴及手三阳经穴为主。主穴:肩髃 肩髎 肩贞肩前 阿是穴 配穴:少太阳经证加后溪 昆仑;手阳明经证加合谷 条口;手少阳经证加外关 阳陵泉。外邪内侵加合谷 风池;气滞血瘀加内关 合谷;气血虚弱加足三里 气海。

  5. 落枕 病因病机:颈项侧部主要由手三阳和足少阳经络受损,气血阻滞。治法:舒筋通络,活血止痛。以局部阿是穴及手太阳、足少阳经穴为主。主穴:阿是穴 肩井 外劳宫 后溪 悬钟。配穴:风寒袭络加风池、风府;气血瘀滞加内关 合谷;肩痛加肩髃 外关;背痛加天宗 秉风。

  6. 中风 病因病机:风、火、痰浊、瘀血等病邪上扰清窍, 导致“窍闭神匿,神不导气”,则发生中风。1)中经络:治法:醒脑调神,疏通经络。以手厥阴经、督脉及足太阴经穴为主。主穴:内关 水沟 三阴交 极泉 尺泽 委中 配穴:肝阳暴亢加太冲 太溪;风痰阻络加丰隆 合谷;痰热腑实加曲池 内庭 丰隆;气虚血瘀加气海 血海 足三里; 阴虚风动加太溪 风池;口角歪斜加地仓 颊车;上肢不遂加肩髃 手三里 合谷;下肢不遂加环跳 阳陵泉 悬钟 太冲;头晕加风池 完骨 天柱;足内翻加丘墟透照海;便秘

  加水道 归来 丰隆 支沟;复视加风池 天柱 睛明 球后; 尿失禁、尿潴留加中极 曲骨 关元。2)中脏腑 治法:醒脑开窍,启闭固脱。以手厥阴经及督脉穴为主。主穴:内关 水沟 配穴:闭证加十二井穴、太冲、合谷;脱证加关元 气海 神阙。

  7. 面瘫 病因病机:劳作过度,机体正气不足,脉络空虚, 卫外不固,风寒或风热乘虚入中面部经络,致气血痹阻, 经脉功能失调,筋肉失于约束,出现口噼。治法:祛风通络,疏调经筋。以手足阳明和手足太阳经穴为主。配穴: 风寒证加风池;风热证加曲池;恢复期加足三里;人中偏斜加水沟;鼻唇沟浅加迎香;乳突部疼痛加翳风;舌麻、味觉减退加廉泉;目合困难加鱼腰、申脉(或昆仑)。 西医病种

  8. 颈椎病 分为:颈型、神经根型、脊髓型、椎动脉型、交感型、混合型和其他型。治法:活血通经。以颈夹脊及手足太阳、足少阳经穴为主。取穴:风池 颈夹脊 天柱 肩井 后溪 合谷 外关

  9. 急性腰扭伤 阿是穴 肾俞 腰阳关 腰痛点 委中。正中扭伤加后溪 人中。操作:远端穴位行针时配合做扭伤部位的活动。

  10. 肱骨外上髁炎(中医称肘劳,又称网球肘、矿工肘) 治法:舒筋活血、通络止痛。以肘关节局部手阳明经腧穴

  为主。主穴:曲池 肘髎 手三里 手五里 阿是穴。配穴: 下臂前悬受限者加下廉;下臂后旋受限者加尺泽;肘内侧疼痛加少海;肘尖疼痛加天井。

  11. 腰椎间盘突出症、腰部慢性劳损见中医腰痛内容。肩关节周围炎见漏肩风内容。脑梗塞、脑出血后遗症见中风内容。

  十四经循行:

  1. 手太阴肺经起于中府,止于少商;

  循行:手太阴肺经起于中焦,属肺、络大肠,联系胃及肺系; 从肺系出来,外行线起于侧胸上部,循行与上肢内侧前缘, 经过寸口,止于拇指桡侧端,分支从腕后分出,止于食指桡侧端。

  2. 手阳明大肠经起于商阳,止于迎香;

  循行: 手阳明大肠经起于食指桡侧端,循行于上肢外侧的前缘,上走肩,入缺盆,络肺属大肠,从缺盆上走颈,经颈部入下齿,过人中沟,止于对侧鼻旁。

  3. 足阳明胃经起于承泣,止于厉兑;

  足阳明胃经起于鼻旁,上行鼻根,沿鼻外侧(承泣)下行, 入上齿,环绕口唇,交会承浆,循行过下颌、耳前,止头角; 主干线从颈下胸,内行部分入缺盆,属胃络脾;外行部分循行于胸腹第二侧线,抵腹股沟处,下循下肢外侧前缘,止于第 2 趾外侧端;分支从膝下 3 寸和足背分出,分别到中趾和

  足大趾。

  4. 足太阴脾经起于隐白,止于大包;

  循行:足太阴脾经起于足大趾,循行于小腿内侧的中间,至内踝上 8 寸后循行于小腿内侧的前缘,经膝股部内侧前缘, 入腹属脾络胃,上膈,经过咽,止于舌;分支从胃注入心中; 另有一条分布于胸腹部第 3 侧线,经锁骨下,止于腋下大包穴。

  5. 手少阴心经起于极泉,止于少冲;

  循行:手少阴心经起于心中,联系心系、肺、咽及目系,属心络小肠,从肺部浅出腋下,循行于上肢内侧后缘,至掌后豌豆骨部,入掌内,止于小指桡侧端。

  6. 手太阳小肠经起于少泽,止于听宫;

  循行:手太阳小肠经起于小指尺侧端,循行于上肢外侧的后缘,绕行肩胛部,内行线从缺盆进入,下行络心,属小肠, 联系胃、咽;上行线从缺盆至目外眦、耳,分支从面颊抵鼻, 止于目内眦。

  7. 足太阳膀胱经起于睛明,止于至阴;

  循行:足太阳膀胱经起于目内眦,循行至头顶并入络脑;分支至耳上角,主干经脉从头顶向下到枕部,循行于脊柱外侧, 经过背腰臀部,入内属膀胱络肾,向下贯臀,止腘窝;枕部分支向下循行于背腰部主干经线外侧,至腘窝部相结合后循行于小腿后侧,经过外踝之后,前行止于小指外侧端。

  8. 足少阴肾经起于涌泉,止于俞府;

  循行:足少阴肾经起于足小趾之下,斜走足心,经舟骨粗隆下、内踝后侧,沿小腿、腘窝、大腿的内后侧上行,穿过脊柱,属于肾,络膀胱,另有分支向上行于腹部前正中线旁 0.5

  寸,胸部前正中线旁 2 寸,止于锁骨下缘。肾部直行脉向上穿过肝、膈,进入肺中,再沿喉咙上行,止于舌根两旁;肺部支脉,联络于心,流注于心中。

  9. 手厥阴心包经起于天池,止于中冲;

  循行:手厥阴心包经起于胸中,属心包,下膈,联络三焦; 外行支从胸中出于侧胸上部,循行于上肢内侧面的中间,入掌止于中指端;掌中分支止于无名指末端。

  10. 手少阳三焦经起于关冲,止于丝竹空;

  循行:手少阳三焦经起于无名指末端,沿手背第 4、5 掌骨间上行于上肢外侧中间部,上肩,经颈部上行联系耳内及耳前后、面颊、目外眦等部;体腔支从缺盆进入,分布于胸中, 联系心包、膻中、三焦等。

  11. 足少阳胆经起于瞳子髎,止于足窍阴;

  循行:足少阳胆经起于目外眦,向上到达额角,向后行至耳后(风池),经颈、肩部后下入缺盆。耳部支脉从耳后进入耳中,经过耳前到达目外眦后方;外眦部支脉,从外眦部下行至大迎,再向上到颧骨部,下行经颊车、经颈部向下与前脉合于缺盆;从缺盆部发出内行支进入胸中,通过横膈,联

  系肝胆,经胁肋内,下达腹股沟动脉部,再经过外阴毛际, 横行入髋关节部(环跳);从缺盆部发出的外行支,下经腋、侧胸、季肋部与前脉会合于髋关节部,再向下沿着大腿外侧下行到外踝前至足背,止于第 4 趾外侧;足背分支止于足大趾。

  12. 足厥阴肝经起于大敦,止于期门;

  循行:足厥阴肝经起于足大趾外侧,经足背、内踝前(在内踝上 8 寸与足太阴相交而循行于其后侧)上行至大腿内侧, 联系阴部,入体腔,联系于胃、肝、胆、膈、胁肋,经咽喉上联目系,上行出于额部,与督脉交会于颠顶部。目系支脉下经颊里,环绕唇内。肝部支脉上膈,注入肺中。

  13. 任脉起于会阴,止于承浆。

  循行:起于小腹内,下出于会阴部,向前上行于阴毛部,在腹内沿前正中线上行,经关元等穴至咽喉部,再上行环绕口唇,经过面部,进入目眶下,联系于目。

  14. 督脉起于长强,止于龈交。

  循行:起于小腹内,下出于会阴部,向后、向上行于脊柱内部,上达项后风府,进入脑内,上行颠顶,沿前额下行鼻柱, 止于上唇内龈交穴。

  腧穴

  肺经穴位

  1. 中府(肺之募穴)定位:胸前壁外上方,前正中线旁开

分享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