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院医师

导航

2018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麻醉学试题(八)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8-01-11

 

  三、名词解释

  1、MAC

  2、TIVA

  3、苏醒延迟

  4、恶性高热

  四、简答题

  1 简述局麻药毒性反应的的处理原则?

  答:麻药毒性反应的的处理原则为:(1)立即停止给药;(2)面罩给氧,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行气管内插管和人工呼吸;(3)镇静和控制惊厥;(4)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5)发生呼吸心跳骤停者,应立即进行心肺脑复苏。

  2简述麻醉苏醒延迟的原因。

  答:一般认为,麻醉苏醒延迟指术后(停止给麻醉药~病人能对外界言语刺激作出正确反应,苏醒期)超过30min呼唤不能睁眼和握手,对痛觉刺激无明显反应。

  原因:(1) 麻醉药影响;(2) 呼吸抑制,包括低CO2血症、高CO2血症、低钾血症、输注过量、手术并发症、严重代谢性酸中毒。(3) 术中发生严重并发症。(4)长时间低血压、低体温。(5)术前有脑血管疾患病人。

  3 简述麻醉状态下侧卧位对肺通气和血流的影响。

  答:麻醉后侧卧位时,卧侧膈肌不再能因顶部较高而增强收缩和加强卧侧肺通气;加之卧侧膈肌活动较对侧膈肌更为受限,纵隔也压迫卧侧肺而减少通气,故非卧侧肺的通气量大于卧侧肺。而重力作用对肺血流的影响仍如前述,因而造成VA/VQ比值失调,即非卧侧肺无效腔增大,卧侧肺肺内分流增多。

  4颅内高压的处理措施有哪些?

  答:(1)药物降低颅内压:①渗透性脱水剂,如20%甘露醇等。②袢利尿剂,如呋塞咪等。③肾上腺皮质激素,地塞米松、氢化可的松等。④高张液体,如7.5%的氯化钠溶液和6%羟乙基淀粉组成的混合液。(2)生理性降颅内压措施:①过度通气,PETCO2维持于25~30mmHg,每次不超过1小时为宜。②低温疗法,以32℃~35℃为准。③脑室外引流,多于严重急性脑外伤后72小时后进行。④采用头高足低位。

  5何谓胆心反射?术中应如何防治胆心反射?

  答:胆道手术中因富有迷走神经分布的胆囊、胆道部位受手术刺激而出现强烈的迷走神经反射,表现为血压骤降、心动过缓,甚至心脏停搏,称之胆心反射。麻醉前应用足量抗胆碱类药;术中出现心动过缓应及早静注阿托品纠正,伴有血压下降时加用麻黄碱,必要时应暂停手术刺激;利多卡因局部作表面麻醉或行腹腔神经丛阻滞。

分享到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