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证券投资顾问章节讲义:第四章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8-04-25
中第四章 证券分析
1 基本分析的两种主要方法
1)由上而下法:1)宏观经济分析:宏观经济政策分析(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汇率政策)宏观经济形势分析(GDP增值,经济形势,通货膨胀分析)。2)证券市场分析:包括证券市场供给的决定因素(宏观经济环境,市场设立制度,发行上市制度,股权流通制度 ,上市公司质量等)和市场需求的决定因素(宏观经济环境,市场对外开放,利率水平,投资者的数量和类型,个人投资者的金融资产结构)。3)行业和区域分析。4)公司分析。
2)由下而上法。
2 宏观经济分析的主要内容:宏观经济运行和宏观经济政策对市场的影响。
1)宏观经济运行:①企业经济效益。宏观经济是影响公司发展的最基本因素。
②居民经济水平。
③投资者对股价的预期。
④资金成本。
2)宏观经济变动与证券市场的波动 ①国内生产总值变动。GDP从根本反应了一国的经济成就,从长期来看,当上市公司的行业结构与该国的产业结构基本一致时,股票平均价格的变动与GDP的变化趋势是相吻合的。但不能简单认为GDP增长,证券市场就必定上升,实际走势有时恰恰相反。
②经济周期变动。
③ 通货变动。a通货膨胀对证券市场的影响。若通胀是温和稳定的,对股价影响较小,这种通胀能增加债券的必要收益率,使债券价格下跌。若通胀处于可容忍范围内,而经济处于扩张阶段,产量就业持续增长,股价上升。若通胀是严重的,将严重扭曲经济,加速货币贬值,这时人们会通过购买房屋囤积商品进行保值。b通货紧缩对证券市场的影响.通货紧缩会使证券负增长,债券,股票房地产价格大幅度下降,银行资产严重恶化,带来经济危机和金融萧条,影响投资者对证券市场走势的信心。
3)财政政策的种类及其对证券市场的影响:财政政策包括扩张性,紧缩性,中性财政政策。
(1)减少税收,降低税率,扩大减免税范围。其政策的经济效应是:增加微观经济主体的收入,以刺激经济主体的投资需求,从而扩大社会供给,进而增加人们的收入,并同时增加了他们的投资需求和消费支出。减少税收对证券市场的影响为:增加收入直接引起证券市场价格上涨,增加投资需求和消费支出又会拉动社会总需求;而总需求增加又反过来刺激投资需求,从而使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企业利润;利润增加,又将刺激企业扩大生产规模的积极性,进一步增加利润总额,从而促进股票价格上涨。因市场需求活跃,企业经营环境改善,盈利能力增强,进而降低了还本付息风险,债券价格也将上扬。
(2)扩大财政支出,加大财政赤字。其政策效应是:扩大社会总需求,从而刺激投资,扩大就业。政府通过购买和公共支出增加对商品和劳务的需求,激励企业增加投入,提高产出水平,于是企业利润增加,经营风险降低,将使得股票价格和债券价格上升。同时,居民在经济复苏中增加了收入,持有货币增加,景气的趋势更增加了投资者的信心,买气增强,证券市场和债券市场趋于活跃,价格自然上扬。特别是与政府购买和支出相关的企业将最先、最直接从财政政策中获益,有关企业的股票价格和债券价格将率先上涨。但过度使用此项政策,财政收支出现巨额赤字时,虽然进一步扩大了需求,但却进而增加了经济的不稳定因素。通货膨胀加剧,物价上涨,有可能使投资者对经济的预期不乐观,反而造成股价下跌。
(3)减少国债发行(或回购部分短期国债)。国债是证券市场上重要的交易券种,国债发行规模的缩减使市场供给量减少,从而对证券市场原有的供求平衡发生影响,导致更多的资金转向股票,推动证券市场上扬。
(4)增加财政补贴。财政补贴往往使财政支出扩大。其政策效应是扩大社会总需求和刺激供给增加,从而使整个证券市场的总体水平趋于上涨。
紧缩财政政策的经济效应及其对证券市场的影响与上述情况相反。
4)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对股票价格影响
①利率:利率下降股票上升,利率上升股票下降。
②公开市场业务:实行宽松的公开市场政策,中央银行就会增加有价证券的购进,增加市场上的货币供给量,使得利率下调,降低资金成本,企业和个人投资消费热情高涨,扩大生产,增加利润,最终推动股价上涨。反之,股价将下跌。
③货币供应量:通过再贴现和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调节货币供应量。
④选择性货币工具。
5)汇率变化对证券市场的影响:汇率对证券市场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一般来讲,一国的经济越开放,证券市场的国际化程度越高,证券市场受汇率的影响越大。这里汇率用单位外币的本币标值来表示。
①以外币为基准,汇率上升,本币贬值,本国产品竞争力强,出口型企业将增加收益,因而企业的股票和债券价格将上涨;相反,依赖于进口的企业成本增加,利润受损,股票和债券的价格将下跌。
②汇率上升,本币贬值,将导致资本流出本国,资本的流失将使得本国证券市场需求减少,从而市场价格下跌。
③汇率上升时,本币表示的进口商品价格提高,进而带动国内物价水平上涨,引起通货膨胀。通货膨胀对证券市场的影响需根据当时的经济形势和具体企业以及政策行为进行分析。为维持汇率稳定,政府可能动用外汇储备,抛售外汇,从而减少本币的供应量,使得证券市场价格下跌,直到汇率回落恢复均衡,反面效应可能使证券价格回升。如果政府利用债市与汇市联动操作达到既控制汇率的升势又不减少货币供应量,即抛售外汇的同时回购国债,则将使国债市场价格上扬。
4)收入政策:民间金融资产增多,社会总积累向社会分配的趋势,将增加储蓄和证券市场的需求,扩大证券市场规模,促进价格水平逐步提高。收入总量调控能够控制财政,货币政策调节短期供应总量均衡,即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传导影响证券市场。
3 证券市场供求关系分析(掌握):
证券的市场交易价格由供求关系决定。成熟市场的供求关系是由资本收益率引导的供求关系,即资本收益率水平对股价有决定性影响。而我国的证券价格在很大程度上由证券的供求关系决定。
一、证券市场的供给方和需求方
(一)供给方:证券市场的供给主体是公司(企业)、政府与政府机构以及金融机构。
(二)需求方:证券投资者是证券市场的需求主体,同时是市场资金的供给者,投资者保证各种证券发行,直接融资渠道的建立,以及市场正常交易的维持。
1.个人投资者。个人投资者为自然人,指从事证券买卖的居民。
2.机构投资者。它包括开放式基金、封闭式基金、社保基金,也包括参与证券投资的保险公司、证券公司,还包括一些投资公司和企业法人。特征:资金与人才实力雄厚,投资理念成熟,抗风险能力强。机构投资者是市场主要参与者,是市场成熟的一个标志。
根据投资证券市场的目的不同,可以把投资者分为长期投资者和短期投资者。从以下三个方面对二者进行区分:时间区分;范围区分;风险和收益区分。
二、证券市场供给的决定因素与变动特点
证券市场供给的主体是上市公司,上市公司的数量和质量是证券市场供给方的主要影响因素。
(一)上市公司质量
上市公司的质量状况影响到股票市场的前景、投资者的收益及投资热情、个股价格及大盘指数变动,这些因素将直接或间接影响股票市场的供给。质量高的上市公司,易于为股票市场所接受,因而有利于股票供给的增加;反之,质量低的上市公司,其股票很难被市场接受,对股票的供给增加不利。上市公司的质量和业绩情况也影响到公司本身的再筹资功能和筹资规模,从而影响股票的供给。因此,上市公司质量与经济效益状况,是影响股票市场供给的最直接、最根本的因素。
(二)上市公司数量:决定上市公司数量的主要因素是:
①宏观经济环境:如果宏观经济环境运行良好,就会增加对股票的需求。
②政策因素:包括市场准入政策、融资融券政策、金融监管政策甚至货币与财政政策在内的一系列政策,将对证券市场的需求产生影响。
③居民金融资产结构的调整:居民的金融资产主要是由银行存款、证券投资基金、股票、债券及信托资产等构成。目前我国资本市场特别是股市看好,吸引大量的资金流向股票市场,所以居民金融资产的结构发生了调整,调整的结果是人市的资金大量增加。
④机构投资者的培育和壮大
⑤资本市场的逐步对外开放:资本市场开放包括:融资的开放和投资的开放。
三、影响我国证券市场供求关系的基本制度变革
(一)股权分置改革
由于特殊历史原因,我国A股上市公司内部普遍形成了“两种不同性质的股票”,即非流通股和社会流通股。这两类股票表现出“不同股、不同价、不同权”的特征,这一特殊的市场制度与结构被称之为“股权分置”。股权分置问题的由来和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股权分置问题的形成。第二阶段,通过国有股变现解决国企改革和发展资金需求的尝试,开始触动股权分置问题。2001年6月12日,国务院颁布《减持国有股筹集社会保障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第三阶段,2004年1月31日,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
2005年4月29日中国证监会发布了《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制改革试点有关问题通知》标志股权分制改革正式启动。2005年9月4日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股权分制改革管理办法》标志股权分制改革从试点阶段开始转为全面稳妥积极铺开新阶段。
股权分置改革的影响与意义:
1.不同股东之间的利益行为机制在股改后趋于一致化。股权分置改革解决了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冲突问题,不同股东的利益行为机制在股改后趋于一致化,市场的制度基础发生了根本性改变。
2.股权分置改革有利于上市公司定价机制的统一,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和价值发现功能进一步得到优化。
3.股权分置改革完成后,大股东违规行为将被利益牵制,理性化行为趋于突出。
4.股权分置改革有利于建立和完善上市公司管理层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5.股权分置改革后上市公司整体目标趋于一致,长期激励将成为战略规的重要内容。
6.股权分置改革之后金融创新进一步活跃,上市公司重组并购行为增多。
7.股权分置改革之后市场受限股得到解禁。供给增加,流动性增强。
(二)《证券法》和《公司法》的重新修订
2005年10月27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修订后的两法于2006年1月1日开始施行。标志着我国证券市场法制建设迈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两法修订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精神:
1.积极稳妥推进市场创新;
2.切实加大对投资者的保护力度;
3.完善上市公司治理和监管;
4.促进证券公司的规范和发展;
5.完善证券发行、上市制度。
(三)融资融券业务
融资融券业务是指向客户出借资金供其买入上市证券或者出借上市证券供其卖出,并收取担保物的经营活动。融资融券交易包括券商对投资者的融资、融券和金融机构对券商的融资、融券四种形式。市场通常说的“融资融券”,一般指券商为投资者提供的融资和融券交易。 2006年6月30日,中国证监会发布《证券公司融资融券试点管理办法》,这是融资融券业务的基础性指导文件。融资融券制度的推出是继股权分置改革全面实施之后,又一个对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具有根本性影响的制度安排。
1.融资融券制度的积极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作为一种新的交易工具,融资融券业务特别是融券的推出将在我国证券市场形成做空机制,改变目前证券市场只能做多不能做空的“单边市”现状。
(2)融资融券业务将增加资金和证券的供给,增强证券市场的流动性和连续性,活跃交易,大大提高证券市场的效率。
(3)融资融券业务的推出将连通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有利于促进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之间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增加资本市场资金供给。
(4)融券的推出有利于投资者利用衍生工具的交易进行避险和套利,进而提高市场效率。
(5)融资融券有利于提高监管的有效性。
2.融资融券在促进市场完善、提高市场有效性的同时,也带来一定的风险:
(1)融资融券业务对标的证券具有助涨助跌的作用。
(2)融资融券业务的推出使得证券交易更容易被操纵。
(3)融资融券业务可能会对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带来一定威胁。
总之,融资融券业务的推出是加深我国证券市场基本制度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其利大于弊。它将改变我国证券市场“单边市”的状况,改善证券市场中资金和证券的供给和需求关系,对于提高证券市场的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4证券市场传导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途径和内在机制。
(一)证券市场传导货币政策的主要途径
1)传统体制下的直接传导机制:①时制短,方式简单,作用效应快。②信贷现金计划从属于实物分配计划。央行无法主动对其进行调控。③因为缺乏中间变量,政策灵活性不足。政策变动往往会造成较大经济波动。④企业对银行依赖性强,实际上是企业资金供应的大锅饭。
2)改革以来的双传导机制。
①第一个环节是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影响操作目标———同业拆借率,备付金率,基础货币。此环节主要调控金融市场的资金融通成本和各金融机构的贷款能力。
②操作目标的变动影响货币供应量,信用总量,市场利率。此环节是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机构和居民对金融条件的变化做出反应,改变货币需求和货币供给行为,从而引起货币供应量的变动。
③第三个环节是货币供应量的变动影响最终目标的变动。
3)货币政策的传导途径:其顺序是中央银行到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根据中央银行的政策操作调整自己行为,从而影响各类经济行为主体的储蓄,消费,投资等经济活动。
(二)证券市场传导财政政策的主要途径和内在机制
财政政策的传导机制是指财政政策发挥作用时,各种财政政策工具的构成要素通过收入分配这一主要中介指标。通过某种作用机制相互联系,形成一个有机的作用整体。从而影响社会总需求进而上新实现财政政策目标。按照政府是否采取行动,财政政策的传导机制分为两种情况。
1)“自动稳定器”财政政策的传导机制。自动稳定器财政政策是指经济不均衡时,政府无需采取任何行动,财政政策工具就会自动发挥作用,减缓经济膨胀或者衰退,从而稳定经济。这里自动稳定器主要有超额累进税率的所得税以及有明确条件规定的对个人的转移支付两种。
2)“相机抉择”财政政策的传导机制。
相机抉择财政政策的传导机制多数是指总供求失衡时,为了使经济达到一定就业和总需求水平,只依靠自动稳定器的工具一般调整力度不足,政府还要根据不同的相机采用不同的财政调节手段,以影响居民和企业的可支配收入,进而影响社会总需求。
5行业分析的主要内容:
1)基本状况分析。
2)行业的经济周期分析:
①行业市场类型分析:完全竞争,垄断竞争,完全垄断,寡头垄断。
②行业的经济周期分析:增长型,周期型,防守型。
③行业生命周期模型
3)行业结构分析
①哈佛大学创立的SCP理论。SCP框架中重点突出市场结构作用,市场结构很大程度上决定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企业在市场中的行为。而企业市场决定了经济绩效,由此可以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市场结构改善市场绩效
②波特五力模型分析。加入者,购买者,供应者,替代品,行业现有竞争者。
6行业的竞争结构分析
(一)产业价值链
美国哈佛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在其1985年出版的《竞争优势》一书中提出了“价值链(ValueChain)”理论。他认为,企业内部各业务单元的联系构成了企业的价值链,一般企业都可以视为一个由管理、设计、采购、生产、销售、交货等一系列创造价值的活动所组成的链条式集合体。
(二)行业竞争结构
迈克尔·波特认为,一个行业激烈竞争的局面源于其内存的竞争结构。一个行业内存在着五种基本竞争力量,即潜在入侵者、替代产品、供方、需方以及行业内现有竞争者。
从静态角度看,这五种基本竞争力量的状况及其综合强度决定着行业内的竞争激烈程度,决定着行业内的企业可能获得利润的最终潜力。从动态角度看,这五种竞争力量抗衡的结果共同决定着行业的发展方向,共同决定行业竞争的强度和获利能力。但是,各种力量的作用是不同的,常常是最强的某个力量或某几个力量处于支配地位、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例如,一个企业在某行业中处于极为有利的市场地位时,潜在的加入者可能不会对它构成威胁。但如果它遇到了高质量、低成本的替代品竞争时,可能会失去其有利的市场地位,只能获得低的收益。有时,即使没有替代品和大批的加入者,现有竞争者之间的激烈抗衡也.会限制该企业的潜在收益。
五种力量中每种力量的优势都是行业结构或作为行业基础的经济特征和技术特征的一个函数。行业结构是相对稳定的,但又随行业发展的进程而变化。结构变化改变了竞争力量总体的相对强度,从而能够以积极或消极的方式影响行业的盈利能力
7 行业生命周期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方法
一、行业生命周期分析:幼稚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
1)幼稚期:1.含义:一个行业的萌芽与形成,最基本、最重要的条件是人们的物质文化需求。而资本支持与资源的稳定供给则是行业形成的基本保证。
2.特征(1)只有为数不多的投资公司投资于该行业:(2)研究和开发费用较高、成功的不确定性大;(3)大众对产品缺乏全面了解,致使产品市场需求狭小、销售收入较低。(4)财务上不但无盈利,反而出现较大亏损(5)市场风险、财务风险与破产风险都较大;6)这类企业更合适投机者和创业投资者;(7)在后期,随着生产技术成熟、生产成本降低和市场需求扩大,新行业迈入成长期。
【点拨1】上市公司汉王科技业绩大变脸就是因为这个行业还处于幼稚期,企业发展还非常不确定,因而其主导产品“电纸书”容易受到该细分行业中的其他企业或相关行业的替代而丧失原有的市场份额。
2)成长期1.含义:行业成长实际上使企业扩大再生产,成长能力主要体现在生产能力和规模扩张、区域的横向渗透能力和自身组织结构的变革能力。
2.判断:行业的成长能力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1)需求弹性较高,成长能力也较强;
(2)技术进步快、创新能力强,生产率上升快,容易保持优势地位,成长能力也强:
(3)市场容量和市场潜力大,成长空间也大:
(4)行业的空间转移活动停止时,行业成长到达了市场需求边界。成长期也进入尾声;
(5)行业中企业组织不断集团化、大型化。
3.阶段
(1)成长期的初期:技术逐渐成形,市场认可并接受了行业产品,产品销量迅速增长,市场逐步扩大,企业仍然亏损或微利,需要外部资金注入以增加人员设备,并着手下一代产品的开发;
(2)加速的成长期:产品和劳务被广大消费者接受,销售收入和利润开始加速增长,新机会不断出现,企业仍需大量资金以实现高速增长;研发、营销、资本和融资实力强的企业迅速占领市场,部分优势企业脱颖而出,行业增长非常迅猛,投资回报往往极高;
(3)新行业繁荣期:厂商大量增加,产品也逐步开始多样、优质和低价,市场竞争不断加剧、产品产量不断增加、生产厂商数量也不断增加;
(4)成长期的后期:厂商不仅仅依靠扩大产量和提高市场份额获得竞争优势,还需不断提高生产技术水平、降低成本,研制和开发新产品,从而战胜和紧跟竞争对手、维持企业的生存。
4.特征
(1)利润增长很快,但竞争风险也非常大,破产率和被兼并率非常高,厂商数量在一个阶段后大幅减少,之后逐渐稳定下来:(2)由于市场需求趋势饱和,产品的销售增长率减慢,迅速赚取利润的机会减少,整个行业便开始进入成熟期。
【点拨2】目前我国的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这两个行业在某种程度上就已经进入成长期了,其市场份额、利润增长和发展速度都明显领先其他行业。而电子计算机、软件、通信行业则已经进入成长期的后期阶段。
3)成熟期
1.表现
(1)产品成熟:基本性能、式样、功能、规格、结构等趋于成熟,已被消费者习惯使用。
(2)技术成熟:行业内企业普遍采用的是适用的,至少具有一定先进性和稳定性的技术。
(3)生产工艺成熟。
4)产业组织成熟:行业内企业已建立良好的分工协作关系,市场竞争有效,运作规则合理,市场结构稳定。
2.特点
(1)企业规模空前、地位显赫,产品普及程度高:
(2)行业生产能力和市场需求接近饱和,买方市场特征很明显(出现买方市场):
(3)构成支柱产业地位,要素、产值和利税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一席之地,短期难辨。
3.格局(1)市场已被少数资本雄厚、技术先进的大厂商控制,整个市场的生产布局和份额在相对较长的时期内处于稳定状态;(2)厂商之间转向非价格手段,如质量、性能和服务等;(3)一定程度的垄断造成行业利润较高,市场结构比较稳定造成风险较低。
4.增长(1)行业增长速度降到一个适度水平;(2)在某些情况下,整个行业的增长可能完全停止,行业产出甚至出现下降态势;(3)行业发展很难较好地与国民生产总值保持同步增长;(4)由于技术创新、产业政策、经济全球化等原因,某些行业可能在进入成熟期后迎来新的增长。
【点拨1】石油化工、超级市场、电力等行业在我国和全球都已经进入了成熟期,其发展速度、利润增长和市场扩张等都相对稳定。
4)衰退期
原因:替代品大量出现,原行业市场需求逐步减少,产品销售量开始下降,某些厂商投资转向,因而厂商减少、利润难增甚至不断下降。
特点:期间很长,衰而不亡,甚至会与人类社会长期存在,比如烟草、钢铁和纺织业等。
行业生命周期分析
(二)实际判断
1.行业规模:市场容量和资产总规模都有一个“小——大——小”的过程:
2.产出增长率:成长期高,成熟期降到15%以下,衰退期低速运行甚至负增长:
3.利润率水平:低一高一稳定—低一严重亏损;
4.技术进步和成熟程度:创新能力从强增长到逐步衰退,技术成熟程度“低一高一老化”:
5.开工率:衰退期开工不足;
6.职业化水平与工资福利收入:低一高—低:
7.资本进退:成熟期前总流入,衰退期净流出。
【点拨1】在我国,手机、钟表、自行车等行业已经或正在经历着其生命周期中的四个典型阶段。
5,公司分析的主要内容:基本分析,财务分析,重大事项分析。
(一)公司基本分析包括:公司行业地位分析、公司经济区位分析、公司产品分析、公司经营能力分析、公司盈利能力和公司成长性分析、公司基本分析在上市公司调研中的实际运用。
1) 公司行业地位分析:(1) 行业地位分析的目的是判断公司在所处行业中的竞争地位。(2) 企业的行业地位决定了其盈利能力是高于还是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决定了其在行业内的竞争地位。(3) 衡量公司行业竞争地位的主要指标是:行业综合排序、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2) 公司经济区位分析:(1) 区位,或者说经济区位,是指地理范畴上的经济增长点及其辐射范围。(2) 区位分析的内容:区位内的自然条件与基础条件、区位内政府的产业政策、区位内的经济特色。
3)公司产品分析:产品的竞争能力包括:成本优势、技术优势、质量优势。
4)公司经营能力分析:公司经营能力分析包括: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公司经理层素质、公司从业人员素质和创新能力。
5)公司盈利能力和公司成长性分析:(1) 具体包括:公司盈利预测、公司经营战略分析、公司规模变动特征及扩张潜力分析。(2) 对公司盈利进行预测,是判断公司估值水平及投资价值的重要基础。
6)公司偿还能力分析:一般有短期偿还能力和长期偿还能力分析。一般根据现金比率,流动比率,速冻比率,营运资本等衡量短期偿还能力。根据投资效果,营利能力,企业经营现金流量及权益资金的增长和稳定程度衡量公司长期偿债能力。
(二)财务分析:根据会计报表附注分析,财务报表分析,公司财务比率分析及财务状况进行综合分析。
(三)重大事项分析:是指公司资产重组,关联交易。重大事项等,税收政策及会计政策变化。
6.财务报表分析的方法有(掌握) 比较分析法和因素分析法两大类。
1)财务报表的 比较分析是指对两个或几个有关的可比数据进行对比,揭示财务指标的差异和变动关系,是财务报表分析中最基本的方法。最常用的比较分析方法有:单个年度的财务比率分析、不同时期的财务报表比较分析、与同行业其他公司之间的财务指标比较分析三种。
①单个年度的财务比率分析:指对公司一个财务年度内的财务报表各项目之间进行比较,计算比率,判断年度内偿债能力、资产管理效率、经营效率、盈利能力等情况。
② 对公司不同时期的财务报表比较分析:可以对公司持续经营能力、财务状况变动趋势、盈利能力做出分析,从一个较长的时期来动态地分析公司状况。
③ 与同行业其他公司之间的财务指标比较分析,可以了解公司各种指标的优劣,在群体中判断个体。使用本方法时常选用行业平均水平或行业标准水平,通过比较得出公司在行业中的地位,认识优势与不足,真正确定公司的价值。
2)财务报表的因素分析是依据分析指标和影响因素的关系,从数量上确定各因素对财务指标的影响程度。
财务报表分析的原则(1)坚持全面原则;(2)坚持考虑个性原则。
7主要财务比率指标分析(掌握)
(一)资本结构指标包括:
1.股东权益比率。该项指标反应所有者提供的资本在总资产中的比重以及企业基本财务结构稳定性。
(1)股东权益比率是股东权益与资产总额的比率。其计算公式为
股东权益比率=(股东权益总额/资产总额)*100%,也可以表示为
股东权益比率=股东权益总额/(负债总额+股东权益总额)*100%
这里的股东权益总额也即资产负债表中的所有者权益总额。
2.资产负债比率。
(l)资产负债率是负债总额除以资产总额的百分比,也就是负债总额与资产总额的比例关系。资产负债率反映在总资产中有多大比例是通过借债来筹资的,也可以衡量企业在清算时保护债权人利益的程度。
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
公式中的负债总额不仅包括长期负债,还包括短期负债。该指标越大,说明公司扩展经验能力越强,股东权益运用越充分,债务越多,债务的偿还能力越弱。
3.长期负债比率。
长期负债比率是从总体上判断企业债务状况的一个指标,它是长期负债与资产总额的比率,用公式表示为
长期负债比率=(长期负债/资产总额)*100%
4.固定资产与股东权益比率。固定资产与股东权益比率也是衡量公司财务结构稳定性的一个指标。它是固定资产总额除以股东权益的比率,用公式表示为
固定资产与股东权益比率=(固定资产总额/股东权益总额)*100%
股东权益和固定资产反应购买固定资产所需要的资金来自所有者资本的比例。
(二)偿还能力指标。
长期偿债能力分析:长期偿债能力是指公司偿付到期长期债务的能力,通常以反映债务与资产、净资产的关系的负债比率来衡量。负债比率主要包括:资产负债率、产权比率、有形资产净值债务率、已获利息倍数、长期债务与营运资金比率等。
1)资产负债率:是负债总额除以资产总额的百分比,也就是负债总额与资产总额的比例关系。它反映在总资产中有多大比例是通过借债来筹资的,也可以衡量公司在清算时保护债权人利益的程度。计算公式如下: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
这项指标反映债权人所提供的资本占全部资本的比例,也被称为举债经营比率。公式中的负债总额不仅包括长期负债,还包括短期负债。这是因为,从总体上看,公司总是长期性占用着短期负债,可以视同长期资本来源的一部分。从股东的立场上看,全部资本利润率高于借款利息率时,负债比例越大越好;否则相反。
2) 产权比率:产权比率是负债总额与股东权益总额之间的比率,也称为债务股权比率。其计算公式如下:产权比率=负债总额/股东权益*100%。
该项指标反映由债权人提供的资本与股东提供的资本的相对关系,反映公司基本财务结构是否稳定。从股东的角度来看,在通货膨胀加剧时期,公司多借债可以把损失和风险转嫁给债权人;在经济繁荣时期,公司多借债可以获得额外的利润;在经济萎缩时期,少借债可以减少利息负担和财务风险。产权比率高,是高风险、高报酬的财务结构;产权比率低,是低风险、低报酬的财务结构。资产负债率与产权比率具有相同的经济意义,2个指标可以相互补充。
3) 有形资产净值债务率:有形资产净值债务率是公司负债总额与有形资产净值的百分比。有形资产净值是股东权益减去无形资产净值后的净值,即股东具有所有权的有形资产的净值。其计算公式为:有形资产净值债务率=负债总额/(股东权益-无形资产净值)*100%。
有形资产净值债务率指标实质上是产权比率指标的延伸,其更为谨慎、保守地反映了公司清算时债权人投入的资本受到股东权益的保障程度。所谓谨慎和保守,是指该指标不考虑无形资产——商誉、商标、专利权以及非专利技术等的价值。鉴于它们不一定能用来还债,为谨慎起见,一律视为不能偿债,将其从分母中扣除。从长期偿债能力来讲,有形资产净值债务率越低越好。
4) 已获利利息保障倍数。其计算公式如下:
已获利息倍数=税息前利润/利息费用(倍)。
公式中的税息前利润是息倍数:已获利息倍数指标是指公司经营业务收益与利息费用的比率,用以衡量偿付借款利息的能力,也称指利润表中未扣除利息费用和所得税之前的利润。它可以用利润总额加利息费用来测算。利息费用是指本期发生的全部应付利息,不仅包括财务费用中的利息费用,还应包括计入固定资产成本的资本化利息。资本化利息虽然不在利润表中扣除,但仍然是要偿还的。由于我国现行利润表中利息费用没有单列,证券分析师一般以利润总额加财务费用来估计税息前利润。已获利息倍数的重点是衡量公司支付利息的能力,没有足够大的税息前利润,利息的支付就会发生困难。
5) 结合已获利息倍数,公司还可以测算长期负债与营运资金的比率。
它是用公司的长期债务与营运资金相除计算的,其计算公式如下:
长期债务与营运资金比率=长期负债/(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一般情况下,长期债务不应超过营运资金,长期债务会随着时间延续不断转化为流动负债,并需运用流动资产来偿还。保持长期债务不超过营运资金,就不会因这种转化而造成流动资产小于流动负债,从而使长期债权人和短期债权人感到贷款有安全保障。
(三)盈利能力分析:反映公司盈利能力的指标很多,通常使用的主要有:销售净利率、销售毛利率、资产净利率、净资产收益率等。
1)营业净利率:指净利润与营业收入的百分比,计算公式为:
销售净利率=净利润/营业收入*100%。
净利润,或称净利,在我国会计制度中是指税后利润。
2)营业毛利率:是毛利占营业收入的百分比,其中毛利是营业收入与营业成本的差。其计算公式为:
销售毛利率=(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收入*100%。
销售毛利率是公司销售净利率的基础,没有足够大的毛利率便不能盈利。
3)资产净利率:是公司净利润的平均资产总额的百分比。其计算公式如下:
资产净利率=净利润/平均资产总额*100%。
把公司一定期间的净利润与公司的资产相比较,可表明公司资产利用的综合效果。资产净利率是一个综合指标,公司的资产是由投资人投资或举债形成的。影响资产净利率高低的因素主要有产品的价格、单位成本的高低、产品的产量和销售的数量、资金占有量的大小等。
4)净资产收益率:是净利润与净资产的百分比,也称净值报酬率或权益报酬率。
(四) 营运能力指标:营运能力是指公司经营管理中利用资金运营的能力,一般通过公司资产管理比率来衡量,主要表现为资产管理及资产利用的效率。主要包括: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和总资产周转率
1)存货周转率和存货周转天数:存货周转率和存货周转天数:在流动资产中,存货所占的比重较大。存货的流动性将直接影响公司的流动比率。存货的流动性一般用存货的周转速度指标来反映,即存货周转率或存货周转天数。
存货周转率=营业成本/平均存货(次)
存货周转天数=360天/存货周转率(天)
一般,存货周转速度越快,存货的占用水平越低,流动性越强,存货转化为现金或应收账款的速度越快,变现能力强。
2.应收账款周转率和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应收账款周转率是营业收入与平均应收账款的比值。它反映年度内应收账款转为现金的平均次数,说明应收账款流动的速度。应收账款周转天数是应收账款周转率的倒数乘以360天,也称应收账款回收期或平均收现期。它表示公司从取得应收账款的权利到收回款项转换为现金所需要的时间,是用时间表示的应收账款周转速度。
应收账款周转率=营业收入/平均应收账款(次);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60/应收账款周转率(天)=平均应收账款*360/营业收入(天);
——公式中的营业收入数据来自利润表。平均应收账款是指未扣除坏账准备的应收账款金额,是资产负债表中的应收账款期初数与期末数及对应坏账准备的平均数。平均应收账款是指未扣除坏账准备的应收账款金额,是资产负债表中的应收账款期初数与期末数及对应坏账准备的平均数
影响该指标正确及时的因素有:(1)季节性经营;(2)大量使用分期付款结算方式;(3)大量使用现金结算的销售;(4)年末销售的大幅度增加或下降。
3)流动资产周转率:是营业收入与全部流动资产的平均余额的比值。其计算公式为:
流动资产周转率=营业收入/平均流动资产(次)。
公式中的平均流动资产是资产负债表中的流动资产合计期初数与期末数的平均数。
4)总资产周转率:是营业收入与平均资产总额的比值。计算公式为:
总资产周转率=营业收入/平均资产总额(次)。
公式中的平均资产总额是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总计的期初数与期末数的平均数。该指标是反映资产总额的周转速度,周转越快,反映销售能力越强,公司可以通过薄利多销的方法,加速资产的周转,带来利润绝对额的增加。
(五)成长能力指标
(1)主营业务增长率,即本期的主营业务收入减去上期的主营业务收入之差再除以上期主营业务收入的比值。通常具有成长性的公司多数都是主营业务突出、经营比较单一的公司。因此,利用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这一指标可以较好地考查公司的成长性。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高,表明公司产品的市场需求大,业务扩张能力强。如果一家公司中能连续几年保持30%以上的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基本上可以认为这家公司具备成长性。
(2)主营利润增长率,即本期主营业务利润减去上期主营利润之差再除以上期主营业务利润的比值。一般来说,主营利润稳定增长且占利润总额的比例呈增长趋势的公司正处在成长期。一些公司尽管年度内利润总额有较大幅度的增加,但主营业务利润却未相应增加,甚至大幅下降,这样的公司质量不高,投资这样的公司,尤其需要警惕。这里可能蕴藏着巨大的风险,也可能存在资产管理费用居高不下等问题。
(3)净利润增长率,即本年净利润减去上年净利润之差再除以上期净利润的比值。净利润是公司经营业绩的最终结果。净利润的增长是公司成长性的基本特征,净利润增幅较大,表明公司经营业绩突出,市场竞争能力强。反之,净利润增幅小甚至出现负增长也就谈不上具有成长性。
(4)股本比重。该指标用来反映企业扩展能力大小。
股本比重=股本(注册资金)/股东权益总额
(5)固定资产比重。该指标用来衡量企业的生产能力,体现企业存在增产的潜能。
固定资产比重=固定资产总额/资产总额
(6)利润保留率。该指标说明企业税后利润的留存程度,反映企业的扩展能力和补亏能力。该比率越大,企业扩展能力越大。
利润保留率=(税后利润-应发股利)/税后利润
(7)再投资率。该指标是反映企业在一个经营周期后的成长能力。该比率越大,说明企业在本期获利大,今后的扩展能力强。
再投资率=(税后利润-应付利润)/股东权益
(六)现金流量分析:流动性分析、获取现金能力分析、财务弹性分析、收益质量分析。
现金流量分析是在现金流量表出现以后发展起来的,其方法体系并不完善,一致性也不充分。现金流量分析不仅要依靠现金流量表,还要结合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
(1) 流动性分析:流动性是指将资产迅速转变为现金的能力。根据资产负债表确定的流动比率虽然也能反映流动性,但有很大的局限性。一般来讲,真正能用于偿还债务的是现金流量,所以,现金流量和债务的比较可以更好地反映公司偿还债务的能力。流动性分析包括:现金到期债务比、现金流动负债比、现金债务总额比。
①现金到期债务比:是经营现金净流量与本期到期债务的比值,计算公式为:
现金到期债务比=经营现金净流量/本期到期的债务。
公式中,经营现金的净流量是现金流量表中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到期的债务是指本期到期的长期债务和本期应付的应付票据。
②现金流动负债比:是经营现金净流量与流动负债的比值。计算公式为:
现金流动负债比=经营现金净流量/流动负债。
③现金债务总额比:是经营现金净流量与负债总额的比值。计算公式为:
现金债务总额比=经营现金净流量/债务总额。
④ 获取现金能力:是指经营现金净流入和投入资源的比值。投入资源可以是销售收入、总资产、营运资金、净资产或普通股股数等。
(2) 获取现金能力分析包括:销售现金比率、每股营业现金净流量、全部资产现金回收率。
①销售现金比率=经营现金净流量/营业收入。
公式中的营业收入是指营业收入和应向购买者收取的增值税进项税额。
②每股营业现金净流量=经营现金净流量/普通股股数。
该指标反映公司最大的分派股利能力,超过此限度,就要借款分红。
③ 全部资产现金回收率=经营现金净流量/资产总额*100%。该指标说明公司资产产生现金的能力。
(3) 财务弹性:是指公司适应经济环境变化和利用投资机会的能力。这种能力来源于现金流量和支付现金需要的比较。现金流量超过需要,有剩余的资金,适应性就强。财务弹性是用经营现金流量与支付要求进行比较。支付要求可以是投资需求或承诺支付等。
财务弹性分析包括:现金满足投资比率、现金股利保障倍数。
①现金满足投资比率=近5年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近5年资本支出、存货增加、现金股利之和。
该比率越大,说明资金自给率越高。达到1时,说明公司可以用经营活动获取的现金满足扩充所需资金;若小于1,则说明公司是靠外部融资来补充的。
②现金股利倍数=每股营业现金净流量/每股现金股利。该比率越大,说明支付现金股利的能力越强。
③收益质量:是指报告收益与公司业绩之间的关系。如果收益能如实反映公司业绩,则认为收益的质量好;如果收益不能很好地反映公司业绩,则认为收益的质量不好。
从现金流量表的角度来看,收益质量分析主要是分析会计收益与现金净流量的比率关系,其主要的财务比率是营运指数。营运指数=经营现金净流量/经营所得现金。经营所得现金=经营净收益+非付现费用=净利润-非经营收益+非付现费用。——关于收益质量的信息,列示在现金流量表的补充资料中。其中,非经常收益涉及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的损失,固定资产报废损失,财务费用,投资损失等项目;非付现费用涉及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长期待摊费用摊销、待摊费用的减少、预提费用的增加等项目。
小于1的营运指数,说明收益质量不够好。首先,营运指数小于1,说明一部分收益尚没有取得现金,停留在实物或债权形态,而实物或债权资产的风险大于现金,应收账款能否足额变现是有疑问的,存货也有贬值的风险,所以未收现的收益质量低于已收现的收益。其次,营运指数小于1,说明营运资金增加了,反映公司为取得同样的收益占用了更多的营运资金,即取得收益的代价增加了,所以同样的收益代表着较差的业绩。应收账款增加和应付账款减少使收现数减少,影响到公司的收益质量。应收账款如不能收回,已经实现的收益就会落空;即使延迟收现,其收益质量也低于已收现的收益。
8 杜邦分析法(掌握)
(一)含义:杜邦分析法(DuPont Analysis)是利用几种主要的财务比率之间的关系来综合地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具体来说,它是一种用来评价公司赢利能力和股东权益回报水平,从财务角度评价企业绩效的一种经典方法。其基本思想是将企业净资产收益率逐级分解为多项财务比率乘积,这样有助于深入分析比较企业经营业绩。由于这种分析方法最早由美国杜邦公司使用,故名杜邦分析法。
(二)特点:杜邦模型最显著的特点是将若干个用以评价企业经营效率和财务状况的比率按其内在联系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指标体系,并最终通过权益收益率来综合反映。
(三)应用:①采用这一方法,可使财务比率分析的层次更清晰、条理更突出,为报表分析者全面仔细地了解企业的经营和盈利状况提供方便。②杜邦分析法有助于企业管理层更加清晰地看到权益基本收益率的决定因素,以及销售净利润与总资产周转率、债务比率之间的相互关联关系,给管理层提供了一张明晰的考察公司资产管理效率和是否最大化股东投资回报的路线图。
(四)杜邦分析法的的基本思路
1、权益净利率,也称权益报酬率,是一个综合性最强的财务分析指标,是杜邦分析系统的核心。
2、资产净利率是影响权益净利率的最重要的指标,具有很强的综合性,而资产净利率又取决于销售净利率和总资产周转率的高低。总资产周转率是反映总资产的周转速度。对资产周转率的分析,需要对影响资产周转的各因素进行分析,以判明影响公司资产周转的主要问题在哪里。销售净利率反映销售收入的收益水平。扩大销售收入,降低成本费用是提高企业销售利润率的根本途径,而扩大销售,同时也是提高资产周转率的必要条件和途径。
3、权益乘数表示企业的负债程度,反映了公司利用财务杠杆进行经营活动的程度。资产负债率高,权益乘数就大,这说明公司负债程度高,公司会有较多的杠杆利益,但风险也高;反之,资产负债率低,权益乘数就小,这说明公司负债程度低,公司会有较少的杠杆利益,但相应所承担的风险也低。
(五)财务指标关系:杜邦分析法中的几种主要的财务指标关系为:
净资产收益率=资产净利率(净利润/总资产)×权益乘数 (总资产/总权益资本)
而:资产净利率(净利润/总资产)=销售净利率(净利润/总收入)×资产周转率(总收入/总资产)
即:净资产收益率=销售净利率(NPM)×资产周转率(AU,资产利用率)×权益乘数(EM)
(六)局限性从企业绩效评价的角度来看,杜邦分析法只包括财务方面的信息,不能全面反映企业的实力,有很大的局限性,在实际运用中需要加以注意,必须结合企业的其他信息加以分析。主要表现在:
1.对短期财务结果过分重视,有可能助长公司管理层的短期行为,忽略企业长期的价值创造。
2.财务指标反映的是企业过去的经营业绩,衡量工业时代的企业能够满足要求。但在信息时代,顾客、供应商、雇员、技术创新等因素对企业经营业绩的影响越来越大,而杜邦分析法在这些方面是无能为力的。
3.在市场环境中,企业的无形知识资产对提高企业长期竞争力至关重要,杜邦分析法却不能解决无形资产的估值问题
9分红派息的含义(掌握)
(一)含义:分红派息,是指公司以税后利润,在弥补以前年度亏损、提取法定公积金及任意公积金后,将剩余利润以现金或股票的方式,按股东持股比例或按公司章程规定的办法进行分配的行为。
(二)交付方式:其交付方式一般有三种:一种以现金的形式向股东支付。这是最常见、最普通的形式。二是向股东配股,采取这种方式主要是为了把资金留在公司里扩大经营,以追求公司发展的远期利益和长远目标。第三种形式是实物分派,即是把公司的产品作为股息和红利分派给股东。
(三)四个重要日期:在分红派息前夕,持有股票的股东一定要密切关注与分红派息有关的4个日期
1.股息宣布日,即公司董事会将分红派息的消息公布于众的时间。
2.派息日,即股息正式发放给股东的日期。
3.股权登记日,即统计和 认参加期股息红利分配的股东的日期。
4.除息日,即不再亨有本期股息的日期。
(四)一般程序:
1.董事会根据公司的盈利水平和股息政策确定股利分派方案,提交股东大会和主管机关审议。
2.董事会根据审议的结果向社会公告分红派息方案,并规定股权登记日。
3.发行公司所在地的股权登记机构(下同)按分红派息方案向上市公司收取红股和现金股息。
(五)送红股
送红股是上市公司按比例无偿向股民赠送一定数额的股票。沪深两市送红股程序大体相仿:上证中央登记结算公司和深圳证券登记公司在股权登记日闭市后,向券商传送投资者送股明细数据库,该数据库中包括流通股的送股和非流通股(职工股、转配股)的送股。券商据此数据直接将红股数划至股民帐上。根据规定,沪市所送红股在股权登记日后的第一个交易日———除权日即可上市流通;深市所送红股在股权登记日后第三个交易日上市。上市公司一般在公布股权登记日时,会同时刊出红股上市流通日期,股民亦可留意上市公司的公告。
10 证券估值在公司未来财务中的应用分析(掌握)
1)证券估值是证券交易的前提和基础
证券估值是指对证券价值的评估,有价证券买卖双方根据各自掌握的信息对证券的价格进行评估。然后才能以双方均接受的价格成交,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证券估值是证券交易的前提和基础。
2)证券估值可以成为证券交易的结果
当证券的持有者参考市场上同种或同类证券来给自己持有的证券估值,此时证券估值成为证券交易的结果。
11证券估值方法
(一)绝对估值:绝对估值是指通过对证券的基本财务要素的计算和处理得出该证券的绝对金额,各种基于现金流贴现的方法均属此类。
(二)相对估值:相对估值的哲学基础在于,不能孤立地给某个证券进行估值,而是参考可比证券的价格,相对地确定待估证券价值。通常需要运用证券的市场价格与某个财务指标之间存在的比例关系来对证券进行估值。如常见的市盈率、市净率、股价/销售额比率、市值回报增长比等均属相对估值方法。
(三)资产价值:根据企业资产负债表的编制原理,企业的资产价值、负债价值与权益价值三者之间存在下列关系:权益价值=资产价值一负债价值。因此,如果可以评估出三个因素中的两个,则剩下的一个也就可以计算出来了。常用方法包括重置成本法和清算价值法,分别适用于可以持续经营的企业和停止经营的企业。
(四)其他估值方法:在金融工程领域中,常见的估值方法还包括无套利定价和风险中性定价,它们在衍生产品估值中得到广泛应用。
①无套利定价:是指相同的商品在同一时刻只能以同一价格出售,否则市场参与者就会低买高卖,最终使得价格趋同,其理论基础是经济学的一价定律,根据这一原理,合理的金融资产价格应消除套利机会。
②风险中性定价:实际上投资者的风险偏好不同,使得金融资产估值选择的贴现率不同,风险中性定价假设投资者对风险均持中性态度,不存在不同的风险偏好,采用无风险利率作为贴现,以简化分析过程。
12股息贴现模型(掌握)
(1)若净现值(NPV)<0,则所有预期的现金流入的现值之和<投资成本,即这种股票价格被高估不能购买。
(2)若NPV>0.则所有预期的现金流入的现值之和大于投资成本,即这种股票被低估。
内部收益率实际是指使得投资净现值等于0时的贴现率。即内部收益率实际上是指未来股息值贴现值恰好等于股票市场价格的贴现率。
13股息增长模型(掌握)
(1)零增长模型,即未来股息支付数量固定。用于决定优先股的内在价值。
(2)不变增长模型:股息以固定不变的绝对值增长,另一种股息按照不变的增长率增长。
(3)可变增长模型:零增长模型和不变增长模型都是可变增长模型的特例。
14市盈率和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等相对估值法(掌握)
(一)市盈率估价法
市盈率=每股价格/每股收益
市盈率估价法包括简单估价法和市盈率分析法
1)简单估价法①算术平均数法或中间数法:历年市盈率历史数据,适用于市盈率比较稳定的。②趋势调整法。③回归调整法。
2)市场决定法:①市场预期回报率倒数法。②市场归类决定法
3)回归分析法
(二)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相对估值法
若实际价格低于均衡价格,表明该证券是廉价证券,应该购买。同样反之。
第二节 技术分析
1 技术分析的基本假设:1)市场行为涵盖一切信息。2)证券价格沿趋势运动。3)历史会重演。
2支撑线和压力线的确认和修正:通常认为一个支撑线和压力线具体以下
1)股价在这个区域停留时间的长短。
2)股价在这个区域伴随成交量的大小。
3)这个支持区域或压力区域发生时间距离当前时间的远近,股价停留时间越长,离现在越近,伴随的成交量越大,则这个支持或压力对当前影响力越大。反之越小。
3移动平均数(MA)
1)根据不同处理数据方法,移动平均数可分为算数移动平均数,指数平滑移动平均数,加权移动平均数。
2)MA的特点:①追踪趋势。②滞后性,③稳定性。④助长助跌。⑤支撑线和压力线的特征。
3)MA的应用法则----葛兰威尔法则(葛氏法则)
葛氏法则没有明确指出股价距平均线多远才可以买进卖出,这可以用乖离率指数弥补。
4)金叉和死叉。
若现在价位大于长期与短期MA,短期MA向上突破长期MA,为金叉买进
若现在价位小于长期与短期MA,短期MA向下突破长期MA.,为死叉卖出
5)实际工作中,短10MA.中50MA,长250MA.结合起来使用。
①方向一致情况:空头市场,股价长期下跌,分别是股价,10日,50日,250日依次排列,若价格反升,股价开始回升,10日线最先上升,然后50日上升,250日上升后,则是股市基本趋势转变,标准多头市场来临。
②方向不一致时,当股价和短期均线相机跌破中期均线,且当中期均线亦出现向下反转迹象,说明上升趋势改变。只有当股价和短期均线均回到均线之上,且中期均线向上反转迹象,说明趋势改变。
4相对强弱指标(RSI)
(一)相对强弱指标RSI是根据股票市场上供求关系平衡的原理,通过比较一段时期内单个股票价格的涨跌的幅度或整个市场的指数的涨跌的大小来分析判断市场上多空双方买卖力量的强弱程度,从而做出未来市场走势,相对强弱指标又叫相对力度指标,RSI根据特点时期的股价变动情况估计价格未来变动方向,
(二)RSI的应用法则
①股票越活跃,RSI所达到的高度越高,分界线离50应该越远,参数越大,分界线离50越近。
②两条或多条RSI曲线联合使用:参数小的RSI为短期RSI,参数大的RSI为长期RSI,两条或多条RSI使用和两条均线是一致的,若短期RSI>长期RSI,则属于多头市场,若短期RSI小于长期RSI,为空头市场。
③从RSI曲线形状判断,RSI在较高或较低的位置形成头肩底顶或多重底顶是采取行动的信号,这些形态一定要出现在较高位置和较低位置,离50越远,结论越可靠。
④从RSI与股价的背离方面判断:RSI处于高位,形成一峰比一峰低的两个峰,则为顶背离,是较强烈的卖出信号,否则是底背离。RSI在低位形成两个抬高的谷底,而股票还在下降,可以作为买入信号。
5移动平均值被离职表(MACD)
指数平滑异同移动平均线是指利用快速移动平均线和慢速移动平均线,在涨势或跌势趋缓时两线接近交叉,而一段上涨或下跌的行情中两线之间的差距拉大的特征,通过双重平滑运算判断买卖时机。
MACD包括正负差(DIF)和异同平均数(DEA)两部分,DIF是核心,DEA是辅助。
MACD的应用法则:以DIF和DEA的取值和这两者之间的相对取值对行情进行预测。其应用法则如下:
1、DIF和DEA均为正值时,属多头市场。DIF向上突破DEA是买入信号;DIF向下跌破DEA只能认为是回落,做获利了结。
2、DIF和DEA均为负值时,属空头市场。DIF向下突破DEA是卖出信号;DIF向上突破DEA只能认为是反弹,做暂时补空。
3、当DIF向下跌破0轴线时,此为卖出信号,即12日EMA与26日EMA发生死亡交叉;当DIF上穿0轴线时,为买入信号,即12日EMA与26日EMA发生黄金交叉。
指标背离原则
若DIF走向和股价走向相背离,则可以采取行动信号。
①当股价走势出现2-3个近期低点,但DIF(DAE)并不配合出现新低,是买入信号。
②当股价走势出现2-3个近期高点,但DIF(DEA)并不配合出现新高,是卖出信号。
MACD具有去除移动平均线频繁出现买入或卖出的信号,避免一部分假信号的优点。MACD具有在股市没有明显趋势的盘整时,失误较多,对未来股价上升或下降难以提供建议。
6道氏理论
一、形成过程:该理论的创始人是美国人 查尔斯?亨利?道。为了反映市场总体趋势,他与爱德华?琼斯创立了著名的道-琼斯平均指数。
二、主要原理:道氏理论的6个主要原理:
1.市场价格平均指数可以解释和反映市场的大部分行为(对证券市场最大贡献,认为收盘价最重要)。
2.市场波动具有某种趋势。三种趋势:主要趋势(1年或1年以上)、次要趋势(3周~3月)、短暂趋势(不超过3周)。
3.主要趋势有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累积阶段;第二个阶段为上涨阶段;第三个阶段为市场价格达到顶峰后出现的又一个累积期。
4.两种平均价格指数必须相互加强。(工业平均指数和运输业指数必须在同一方向上运行)
5.趋势必须得到交易量的确认。
6.一个趋势形成后将持续,直到趋势出现明显的反转信号。(趋势分析的基础,但是不易确定趋势的反转)
三、道氏理论的应用及应注意的问题
第一个不足是道氏理论对大的形势的判断有较大的作用,对于每日每时都在发生的小的波动则显得有些无能为力。另一个不足是它的可操作性较,信号太迟,本身也有缺陷。
7波浪理论
(一)波浪理论的形成过程及其基本思想
1.波浪理论的形成过程波浪理论的全称是艾略特波浪理论,波浪理论以周期为基础。
2.波浪理论的基本思想:艾略特认为,由于证券市场是经济的晴雨表,而经济发展具有周期性,所以股价的上涨和下跌也应该遵循周期发展的规律。不过股价波动的周期规律比经济发展的周期要复杂得多。
每个周期都是由上升(或下降)的五个过程和下降(或上升)的三个过程组成。艾略特不仅找到了股价移动的规律,而且还找到了股价移动发生的时间和位置,这是波浪理论较之于道氏理论更为优越的地方。
(二)波浪理论的主要原理
1.波浪理论考虑的因素:波浪理论考虑的因素有三个方面:
(1)股价走势所形成的形态;(2)股价走势图中各个高点和低点所处的相对位置;(3)完成某个形态所经历的时间长短。简单地概括为:形态、比例和时间。
2.波浪理论价格走势的基本形态结构
艾略特认为证券市场应该遵循一定的周期,周而复始地向前发展。股价的上下波动也是按照某种规律进行的。通过多年的实践,艾略特发现每一个周期(无论是上升还是下降)可以分成八个小的过程,这八个小过程一结束,一次大的行动就结束了,紧接着的是另一次大的行动。
(三)波浪理论的应用及其应注意的问题
首先要明确当前所处的位置。要认真准确地识别3浪结构和5浪结构。
应用上的困难,即学习和掌握上的困难。
面对同一个形态,不同人数发不同,但都有道理。
三、技术分析方法的分类
在价、量历史资料基础上进行的统计、数学计算、绘制图表的方法是技术分析方法的主要手段。
主要类别:一般说来,可以将技术分析方法分为如下五类:指标类、切线类、形态类、K线类、波浪类。
(一)指标类
指标类具体是指考虑市场行为的各个方面,建立一个数学模型,给出数学上的计算公式,得到一个体现证券市场的某个方面内在实质的数字。
(二)切线类
切线类具体是指按一定方法和原则在由股票价格的数据所绘制的图表中画出一些直线,然后根据这些直线的情况推测股票价格的未来趋势,这些线称为切线。切线画得好坏直接影响预测的结果。
(三)形态类
形态类是指根据价格图表中过去一段时间走过的轨迹形态来预测股票价格未来趋势的方法。主要有M头、W底、头肩顶、头肩底等十几种。
(四)K线类
K线类是根据若干天的K线组合情况,推测证券市场多空双方力量的对比,判断证券市场多空双方谁占优势,以及是暂时的还是决定性的优势。K线图是进行各种技术分析的最重要的图表。
(五)波浪类
波浪类理论把股价的上下变动和不同时期的持续上涨和下跌看成是波浪上下的起伏。波浪理论能够提前很长的时间预计到行情的底和顶,而别的流派往往要等到新的趋势已经确立之后才能看到。
8 总体,样本,统计量的含义
统计是指具有某一特征的研究对象全体所构成的集合。
样本是从总体中抽取个体所组成的集合。
统计量是指用来描述样本特征概括性数字度量。
一.点估计与区间估计
参数估计是用样本统计量去估计总体的参数。
用样本统计量来估计总体参数有两种方法:点估计和区间估计
点估计:是用样本统计量的实现值来近似相应的总体参数。
区间估计:是根据估计可靠程度的要求,利用随机抽取的样本的统计量确定能够覆盖总体参数的可能区间的一种估计方法。
区间估计是包括样本统计量在内(有时是以统计量为中心)的一个区间,该区间通常是由样本统计量加减估计标准误差得到的。与点估计不同,进行区间估计时,根据样本统计量的抽样分布,可以对统计量与总体参数的接近程度给出一个概率度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