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从业资格考试

导航

证券金融市场基础知识辅导:风险管理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7-10-28

  第六章 金融风险管理

  第二节 风险管理

  一、金融风险管理

  金融风险管理是指金融企业在筹集和经营资金的过程中,对金融风险进行识别、衡量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有效地控制与处置金融风险,用最低成本,即用最经济合理的方法来实现最大安全保障的科学管理方法。

  风险管理方法分为控制法和财务法两大类,前者的目的是降低损失频率和损失程度,重点在于改变引起风险事故和扩大损失的各种条件,后者是事先做好吸纳风险成本的财务安排。

  二、风险分散

  风险分散是指通过多样化的投资来分散和降低风险的方法。

  马柯维茨的资产组合管理理论认为,只要两种资产收益率的相关系数不为1,分散投资于两种资产就具有降低风险的作用。

  根据多样化投资分散风险的原理,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应是全面的,不应集中于同一业务、同一性质,甚至同一国家的借债人。多样化投资分散风险的风险管理策略前提条件是要有足够多的相互独立的投资形式。同时,风险分散策略是有成本的。

  三、风险对冲

  风险对冲是指通过投资或购买与标的资产收益波动负相关的某种资产或衍生产品,来冲销标的资产潜在的风险损失的一种风险管理策略。

  风险对冲是管理市场风险(利率风险、汇率风险、股票风险和商品风险)非常有效的办法。

  与风险分散策略不同,风险对冲可以管理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还可以根据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和偏好,通过对冲比率的调节将风险降低到预期水平。利用风险对冲策略管理风险的关键问题在于对冲比率的确定,这一比率直接关系到风险管理的效果和成本。

  商业银行的风险对冲可以分为自我对冲和市场对冲两种情况。自我对冲是指商业银行利用资产负债表或某些具有收益负相关性质的业务组合本身所具有的对冲特性进行风险对冲。

  市场对冲是指对于无法通过资产负债表和相关业务调整进行自我对冲的风险,通过衍生产品市场进行对冲。

  四、风险转移

  风险转移是指通过购买某种金融产品或采取其他合法的经济措施将风险转移给其他经济主体的一种风险管理办法。

  一般说来,风险转移的方式可以分为非保险转移和保险转移。非保险转移是指通过订立经济合同,将风险以及与风险有关的财务结果转移给别人。在经济生活中,常见的非保险风险转移有租赁、互助保证、基金制度等。保险转移是指通过订立保险合同,将风险转移给保险公司(保险人)。个体在面临风险的时候,可以向保险人交纳一定的保险费,将风险转移。一旦预期风险发生并且造成了损失,则保险人必须在合同规定的责任范围之内进行经济赔偿。

  由于保险存在着许多优点,所以通过保险来转移风险是最常见的风险管理方式。需要指出的是,并不是所有的风险都能够通过保险来转移,因此,可保风险必须符合一定的条件。

  五、风险规避

  风险规避是指商业银行拒绝或退出某一业务或市场,以避免承担该业务或市场具有的风险。不做业务,不承担风险。风险规避主要通过限制某些业务的经济资本配置来实现。风险规避策略的局限性在于它是一种消极的风险管理策略。

  六、风险补偿

  风险补偿是指商业银行在所从事的业务活动造成实质损失之前,对所承担的风险进行价格补偿的策略性选择。

  在交易价格上附加更高的更显溢价,即通过加价来索取风险回报。

  风险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对风险合理定价。

  七、风险管理的过程

  金融风险管理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根据金融风险管理过程中各项任务的基本性质,将整个金融风险管理分为六个阶段:

  (1)金融风险的度量。金融风险的度量,就是鉴别金融活动中各项损失的可能性,估计可能损失的严重性。金融风险的度量包括:

  ①风险分析。风险分析包括分析各种风险暴露,如哪些项目存在金融风险,受何种金融风险的影响;分析各种资产和负债受到金融风险影响的程度;分析金融风险的成因和特征,分清哪些风险可以回避,哪些风险可以分散,哪些风险可以减少。

  ②风险评估。风险评估包括预测和衡量金融风险的大小;确定各种金融风险的相对重要性;明确需要处理的缓急程度,以此对未来可能发生的风险状态、影响因素的变化趋势作出分析和判断。

  (2)风险管理对策的选择和实施方案的设计。在完成准确的风险度量之后,管理者必须考虑金融风险管理策略。不同的金融风险,可以采取不同的策略。风险管理的方法一般分为控制法和财务分析法。所谓控制法是指在损失发生之前,运用各种控制工具,力求消除各种隐患,减少风险发生的因素,将损失的严重后果减少到最低程度。所谓财务法是指在风险事件发生后已经造成损失时,运用财务工具,对损失的后果给予及时的补偿,促使其尽快地恢复。

  (3)金融风险管理方案的实施和评价。金融风险管理方案确定后,必须付诸实现。金融风险管理方案的实施,直接影响着金融风险管理的效果,也决定了金融风险管理过程中内生风险的大小,因此,它要求各部门互相配合支持,以保证方案的顺利实施。金融风险管理方案的实施和评价是指不断通过各种信息反馈检查风险管理决策及其实施情况,并视情形不断地进行调整和修正,以此更加接近风险管理的目标。

  (4)风险报告。风险报告是指金融企业定期通过其管理信息系统将风险报告给其董事会、高级管理层、股东和监管部门的程序。风险报告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要求:

  ①输入的数据必须准确有效,必须经过复查和校对来源于多个渠道的数据才能确定。

  ②应具有实效性,风险信息的收集和处理必须高效准确。

  ③对不同的部门提供不同的报告。近年来,监管部门采取措施要求金融企业改进风险报告和年报中的信息披露,金融工具的会计计账方法也逐步转向以公允价值为基础的更为科学的方法。

  (5)风险管理的评估。风险管理的评估是指对风险度量、选择风险管理工具、风险管理决策以及金融风险管理过程中业务人员的业绩和工作效果进行全面的评价。

  (6)风险确认和审计。风险管理程序的最后一个部分是确认金融企业正在使用的风险管理系统和技术是有效的。风险确认和审计主要是指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对风险管理程序的检查,这就要求内部审计中需要更高水平的专业技术,用于保证了解和检查风险管理职能的有效性。

  八、风险管理的发展趋势

  近年来,由于对风险规律研究的日益深入,人们发现,项目管理作为系统而言,与其内外部环境相关联的各影响因素(包括投入资源的成本、数量,宏观经济环境等)是随时问的变化而变化的,而且并非所有的影响因素都是可以在项目生命周期初期被完全识别的。这种错综复杂的局面使得简单的局部风险管理已经无法适应现代项目管理的要求,就此引出全面风险管理的思想。

  全面风险管理是现代风险管理理论的最新发展,主要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的欧美国家。它是一种以先进的风险管理理念为指导,以全球的风险管理体系、全面的风险管理范围、全程的风险管理过程、全新的风险管理方法、全员的风险管理文化、全额的风险管理计量等全面的风险管理概念为核心的一种崭新的风险管理模式。目前已成为金融、电信等许多高风险行业研究的热点,它是保证管理活动持续发展和竞争优势的最重要方式,也体现了风险管理的发展趋势。

  全面风险管理的本质含义是指考虑了企业所有的风险因素和所有业务部门及其相关性,基于企业整体的风险管理,是相对于传统的单风险因素或单业务部门的风险管理而言的。其核心理念是用系统的、动态的方法进行风险控制,以减少项目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它不仅使各层次的项目管理者建立风险意识,重视风险问题,防患于未然,而且在各个阶段、各个方面进行有效的风险控制,形成一个前后连贯的管理过程。全面的风险管理有四个方面的含义:全过程的风险管理、全部风险的管理、全方位的管理、全面有效的组织措施。

分享到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