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招警新闻:探寻一名基层青年女民警的梦想与坚持
来源 :中国警察网 2016-06-20
中2016招警新闻:探寻一名基层青年女民警的梦想与坚持
【热点】“我叫韩颖,我是一名法医” 探寻一名基层青年女民警的梦想与坚持。
她放弃了从医,选择了几乎天天与解剖、鉴定、人体损伤等打交道的工作。
她到岗不足30个月,除去产假,却已工作近800天,加班近1500个小时。
她生于1989年,眉清目秀,彬彬有礼,但与人交往却很少主动握手……
她是?
她说:“我叫韩颖,我是一名法医。”
准医生变法医,圆了儿时梦想
河北省永清县公安局刑警大队技术中队民警韩颖是一名“85后”女孩。3年前,她毅然放弃了当医生的机会而选择法医岗位,将入警誓词奉为圭臬,执着地坚守工作,努力追寻案件的真相。
“我从这名青年民警身上,看见了一道光,一道忠诚的光,一道闪烁着时代风采的光。”永清县公安局局长蔡大军告诉记者。
2013年年初,经过严格的选用程序,毕业于河北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的韩颖被永清县人民医院正式录用,成了一名“准医生”。但就在她打算报到的时候,河北省公务员四级联考公告发布,永清县公安局缺一名法医。这个公告让韩颖的内心泛起了涟漪。
“我们这一代很多都是看着港剧长大的。我从小就特别迷港剧《鉴证实录》里的女法医聂宝言,觉得她特别帅气,又很干练,凭借蛛丝马迹就能帮助警察将犯罪嫌疑人锁定。”韩颖告诉记者。
为了圆儿时的梦,韩颖去参加了公务员考试。最终,韩颖的笔试、面试成绩都排名第一,被录取了。
“当时家里人知道我准备去做法医,都劝我改变主意,觉得干法医辛苦、不赚钱,还不被人理解。”韩颖说,“但钱多钱少不是我衡量和选择一份工作的标准,金钱在我眼里,不过就是个数字。”
韩颖铁了心要当法医,这让家人着急,也让永清县公安局刑警大队大队长赵振柱挠头。“我们当时确实紧缺法医,当我知道录取的是一个医学院刚毕业的小姑娘后,我就没报什么希望。”赵振柱说,“因为法医这个工作非常辛苦,常常跟死尸打交道,就是男民警也不一定能胜任。韩颖当时放弃去医院的机会来我们这儿,我真怕她干不了,还占用了大队的一个法医名额。”
同样觉得不靠谱的还有永清县公安局刑警大队技术中队副中队长李颖建。“10多年了,我们大队的‘常驻’法医就我和中队长刘志军两个人。本来听说来了一个新人我们都挺高兴的,但发现是一个年轻女孩,我的心当时就凉了。”李颖建坦率地说。
而刑警大队技术中队中队长、韩颖的“师傅”刘志军则采取实际行动,告诉韩颖真实的法医工作,想让她知难而退。“我当时和她说,法医可不是谁都能胜任的,光胆子大可不行,要经常接触尸体,要通过解剖找出死亡原因。命案现场经常是满地的血,满地的蛆,法医没有退路,因为要找的破案线索也许就在一碰就破的皮上,在一碰就烂的肉里,在一拿就散架的骨头中。”刘志军说,“不管周末、节日,不管白天、黑夜,有案子,法医就得上。”
刘志军打的“预防针”并不只是为了吓唬韩颖,有着几十年法医工作经历的他知道,法医真实的工作环境就是如此。但即便这样,韩颖仍然坚持自己的选择。
2014年1月3日,韩颖到永清县公安局刑警大队技术中队报到,开始了与伤员和尸体打交道的日日夜夜。
不管“大案”还是“小案”现场,她走到哪问到哪
“现场!现场!”
一听到楼上传来这个声音,永清县公安局刑警大队综合中队代理指导员王华就知道技术中队的那帮人又要“出动”了。
“我们就在技术中队的楼下,有时早上8点来上班,就看到他们急急忙忙背着勘查包下楼。有时到了午饭时间,一句‘有现场’,他们撂下碗筷就跑了。”王华说。
这是技术中队的日常,也是韩颖工作的日常。同为女民警的王华觉得韩颖有着巨大的能量。“我有时看她的微信朋友圈,都半夜了,还写着‘到家了,刚刚躺下’或是‘工作到很晚’之类的话,再想到她的具体工作,我挺佩服她的。”
虽然是临床科班毕业,但刚刚从事法医工作,韩颖就发现这和自己在学校里所学的知识有很大的区别。为了尽快赶上“进度”,她决定采取最“笨”的办法:多学多问多出现场。“我们基层人少,必须要一专多能,除了尸检之外,提取血迹、毛发、烟头等大部分工作也都要我们负责,要学的就更多了。”韩颖说。
“到岗之后,韩颖简直就是‘十万个为什么’。不管是‘大案’还是‘小案’,只要有出现场的机会,她基本都想跟着,走到哪儿问到哪儿。”赵振柱告诉记者。
对此,刘志军感触更深。“刚来的时候,每次出现场,她都有一种‘跃跃欲试’的感觉,开始还以为她是觉得新鲜,但没想到她‘跃跃欲试’了两年多。”刘志军说,“她对侦查工作的热情太高,一出现场就像‘打了鸡血’,别人拦不住。在现场也是有什么问什么,一点‘不客气’。”
不过,作为一名女法医,韩颖也有不喜欢的东西,“从内心来说,我很害怕软体动物,特别是蛆虫,一想到就觉得恶心,但是作为法医,我没有选择的余地。”韩颖说。
一次,韩颖去现场验尸,因为天气炎热,死者的尸体上爬满蛆虫,让人毛骨悚然,但是,她只能选择面对。“尽管戴着塑胶手套,但和蛆虫‘接触’的感觉还是很强烈。在翻死者口袋的时候,用手一抓就是一把。”韩颖说。
即使这样,在工作现场,韩颖从来没有因为看到、接触蛆虫而退缩过。“不管选择做什么工作,都会有自己接受不了的东西。但既然选择了,就得接受。”韩颖说。
2014年6月,某工地发生坠楼案。当时,韩颖已经怀有身孕,大家都劝她不要去。可韩颖还是“一意孤行”,立即随队赶赴现场。在现场工作时,她都会把工作证件放在肚子前。“我会对宝宝说‘不要怕,妈妈保护你,警察保护你’。”韩颖告诉记者。
在采访中,韩颖数次向记者表达了自己对孩子的歉疚。2015年7月10日,一对夫妇在家中遭遇入室抢劫,造成一死一重伤。当时还在哺乳期的韩颖本来是不用去的,但她还是去现场了。“那是我参加工作以来第一次碰到这么大的案子,我觉得不能错过这个学习的机会。”韩颖说。
侦破这起案件前后用了100天,韩颖经常早晨不到7点出门,晚上9点多才回家。有时候,工作期间没有时间给孩子喂奶,韩颖就找个没人的地方把奶挤掉,接着马上又投入到工作中。“都说孩子是父母的心头肉,那时候孩子还不满1岁,每次挤奶的时候,我都觉得对不起他。”说着说着,韩颖眼中有了泪花。
“师傅”刘志军告诉记者,通过两年多的训练,韩颖在技术和业务水平上都有了质的飞跃。“法医这行最怕青黄不接。所以我特别希望有一个年轻的、喜欢从事法医工作的人承接衣钵,把法医这个工作撑起来。现在看,我愿意韩颖做我的‘接班人’。”
“为死者言,为生者权”
2016年1月4日,在一起命案现场,蔡大军见到了韩颖。“当时,尸体勘查已经接近尾声,技术人员开始收拾勘查器材,我发现一名小女生穿着勘查服,蹲在地上,将女性死者凌乱的头发归拢,将其脸上的泥土擦去。她的动作非常轻,对死者那种朴实、温暖的尊重让我十分感动、印象深刻。”蔡大军说。
“当时死者的家属正在赶往现场的路上,我这样做,只是为了能让家属心里好受一些。”韩颖说。
不仅仅是对逝者的尊重,韩颖对法医职业也充满敬畏。一次,韩颖的一个发小儿因单方事故死亡。当时,家属和同学来找她说情,希望不做酒精检测,这样就可以拿到保险金,可以给家人留一些生活费。但韩颖当场拒绝:“不行!这是骗保,是违法的。”
“‘师傅’经常告诫我,法医就是要让尸体‘说话’,还原真相,为案件侦查提供正确方向,为定罪量刑提供准确依据。”韩颖说。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韩颖所从事的法医工作并非仅仅是为侦破案件服务,更多的是为普通百姓服务,为社会主持公道、主张正义提供可靠依据。
韩颖的同事告诉记者,韩颖曾经碰到一对夫妇被人打伤,找她去做法医鉴定。韩颖在询问案件经过时了解到,对方家境困难,就立即主动帮助这对夫妇申请免去了鉴定费,使案件顺利进入诉讼阶段。类似这样的事情,每年都会有几起。
对工作的热忱让韩颖体验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但也有烦恼。“刚参加工作的时候,我常与‘闺蜜’聚会,但我慢慢发现‘闺蜜’对我没有过去那样亲近。因为工作的关系,现在很多人忌讳跟我握手,我也尽量避免参加别人的婚礼和生日会。”韩颖无奈地说。韩颖告诉记者,她也爱美,也喜欢裙子和高跟鞋,但为了工作只能选择放弃。
“我记得一名著名的法医学家曾经讲过,‘法医就是为死者言,为生者权。’看到一个个暗藏的犯罪嫌疑人被我们拨开面纱和伪装,看到受害人的冤屈得以昭雪,再多的艰辛我都觉得值得。”韩颖告诉记者,“我们法医的价值就在于,拨开罪案现场的迷雾,破解罪恶背后的谜团,揭开看似天衣无缝的现场伪装,在蛛丝马迹中寻找证据,让真相水落石出,使正义得到伸张。”
短评:为理想奋斗的青春最美丽
“我愿献身于崇高的人民公安事业,为实现自己的誓言而努力奋斗!”多少青年民警曾在警徽前许下庄严承诺。生于1989年的青年女民警韩颖,面对“苦、累”,没有胆怯、没有退缩,怀揣理想,践行“人民公安为人民”的庄严承诺,用瘦弱的肩膀担起了法医的重任。
理想是明灯,指引人生方向。电视剧里的法医形象在幼时韩颖的心中埋下了种子,而河北省公务员四级联考公告则唤醒了她埋藏许久的“初心”。在理想的召唤下,韩颖走上了从警之路,成为一名法医。遵从自己的内心,抓住时机实现自己的理想,韩颖的职业选择清晰、笃定。
信念是支柱,决定事业成败。坚定的从警信念是韩颖克服各种困难最大的依靠,也正是坚定的从警信念让韩颖在“为死者言,为生者权”的法医之路上走得愈加坚定执着。
韩颖是青年民警的优秀代表,他们年轻有为、满怀理想。青年民警要时刻谨记入警誓言,在从警路上为实现理想而奋斗。
小编推荐:2016年各地区招警考试时间 2016招警考试科目内容 2016年招警各地考试大纲指南 2016招警考试报考完全时间 2016年招警考试报考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