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工程师

导航

2020年咨询工程师《政策规划》知识点:第八章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9-07-12

  第八章 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文明是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是工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建设生态文明,不是要放弃工业文明,回到原始的生产生活方式,而是要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为目标,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我国生态文明现状:总体上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仍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已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瓶颈制约。

  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的内在要求,是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选择,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抉择,是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维护全球生态安全的重大举措。

  关注2020年咨询工程师考试报名相关信息,请加入中华考试网咨询工程师学习群:294312692  

  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原则:坚持把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作为基本方针;坚持把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作为基本途径;坚持把深化改革和创新驱动作为基本动力;坚持把培育生态文化作为重要支撑;坚持把重点突破和整体推进作为工作方式。

  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目标:到2035年,生态环境质量实现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到本世纪中叶,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一起全面得到提升,全面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建成美丽中国。

  推进绿色发展要加快构建科学适度有序的国土空间布局体系、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的产业体系、约束和激励并举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政府企业公众共治的绿色行动体系,加快构建生态功能保障基线、环境质量安全底线、自然资源利用上线三大红线,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四体系三红线)

  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有6项重点任务,一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二要加大环境污染综合治理。三要加快推进生态保护修复。四要全面促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五要倡导推广绿色消费。六要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加强环境治理制度保障有哪些措施?

  一是提高污染排放标准,强化排污者责任,健全环保信用评价、信息强制性披露、严惩重罚等制度。推进实施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加快实施排污许可制,建立企事业单位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建立健全生态环境损害评估和赔偿制度,加大对企业违法排污行为的惩罚力度。建立上市公司环保信息强制性披露机制、企业环境信用评价制度和违法排污黑名单制度。二是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

  完成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划定工作。要调整优化空间结构,增加生态空间、城镇生活空间,减少工业空间、农产品生产空间、农村建设空间,通过空间规划的编制,全面划定城镇空间、农业空间、生态空间三类空间,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将开发强度管控和控制线落地上图。

  我国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到2020年,构建起由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等八项制度构成的产权清晰、多元参与、激励约束并重、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构建归属清晰、权责明确、监管有效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着力解决自然资源所有者不到位、所有权边界模糊等问题。

  构建以空间规划为基础、以用途管制为主要手段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着力解决因无序开发、过度开发、分散开发导致的优质耕地和生态空间占用过多、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等问题。

  构建以空间治理和空间结构优化为主要内容,全国统一、相互衔接、分级管理的空间规划体系,着力解决空间性规划重叠冲突、部门职责交叉重复、地方规划朝令夕改等问题。

  构建覆盖全面、科学规范、管理严格的资源总量管理和全面节约制度,着力解决资源使用浪费严重、利用效率不高等问题。

  构建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自然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制度,着力解决自然资源及其产品价格偏低、生产开发成本低于社会成本、保护生态得不到合理回报等问题。

  构建以改善环境质量为导向,监管统一、执法严明、多方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着力解决污染防治能力弱、监管职能交叉、权责不一致、违法成本过低等问题。

  构建更多运用经济杠杆进行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的市场体系,着力解决市场主体和市场体系发育滞后、社会参与度不高等问题。

  构建充分反映资源消耗、环境损害和生态效益的生态文明绩效评价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着力解决发展绩效评价不全面、责任落实不到位、损害责任追究缺失等问题。

  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内容。一是完善主体功能区制度。二是健全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将开发强度指标分解到各县级行政区,作为约束性指标,控制建设用地总量。将用途管制扩大到所有自然生态空间,划定并严守生态红线,严禁任意改变用途,防止不合理开发建设活动对生态红线的破坏。三是建立国家公园体制。四是完善自然资源监管体制。

  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制度。

  建立国家公园体制的根本目的,就是以加强自然生态系统原真性,完整性保护为基础,以实现国家所有、全民共享、世代传承为目标,理顺管理体制,创新运营机制,健全法治保障,强化监督管理,构建统一规范高效的中国特色国家公园体制,建立分类科学、保护有力的自然保护地体系。

  我国的国家公园是指由国家批准设立并主导管理,边界清晰,以保护具有国家代表性的大面积自然生态系统为主要目的,实现自然资源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的特定陆地或海洋区域。国家公园是我国自然保护地的最重要类型之一,属于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中的禁止开发区域。

  建立国家公园体制基本原则,一是科学定位、整体保护。二是合理布局、稳步推进。三是国家主导、共同参与。

  到2020年,建立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基本完成,整合设立一批国家公园,分级统一的管理体制基本建立,国家公园总体布局初步形成。到2030年,国家公园体制更加健全,分级统一的管理体制更加完善,保护管理效能明显提高。

  坚决制止和惩处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完善经济社会发展考核评价体系,健全政绩考核制度。二是建立和完善责任追究制度。三是强化执法监督。

  完善政绩考核办法,根据区域主体功能定位,实行差别化的考核制度。对限制开发区域、禁止开发区域和生态脆弱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取消地区生产总值考核;对农产品主产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分别实行农业优先和生态保护优先的绩效评价;对禁止开发的重点生态功能区,重点评价其自然文化资源的原真性、完整性。

  党的十九大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管理体制改革作出了全面部署:

  一是组建自然资源部。

  二是组建生态环境部。

  三是组建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四是整合组建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队伍。

  2020咨询工程师培训招生:含四科精讲班+冲刺班+习题班;包含全真摸底评测(评测后老师点评),助力备考。

查看详情 进入购买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4000-525-585 快速联系通道 

分享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