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工程师

导航

2017年咨询工程师《政策规划》章节知识点:第五章第三节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6-09-23

第三节 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采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求以实现宏观经济调控目标的方针和策略的总称,是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货币政策一般包括货币政策最终目标、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货币政策工具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等要素。

  一、货币政策目标

  (一)最终目标

  1.概念

  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是中央银行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所期望达到的最终目的,是货币政策制定者的最高行为准则。

  2.基本目标

  各国中央银行的人员在讨论货币政策目标时不断提到六个基本目标,它们是:①高就业;②经济增长;③价格稳定;④利率稳定;⑤金融市场稳定;⑥外汇市场稳定。

  3.我国的货币政策目标

  我国的货币政策最终目标是: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

  (二)中介目标

  1.地位和作用

  由于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难以直接操作、计量和控制,因而必须借助于一些可操作、可计量、能监控的中介目标,才能实现最终目标。因此,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是中央银行为了把货币供应控制在预定目标以内,而选择采用的的能够达到预定目标的中介性政策变量指标。

  2.选择标准

  某一种变量可否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需要满足四个基率条件:

  (1)相关性:对货币政策目标有明显的经济相关和统计相关性质;

  (2)可控性:对货币政策工具反应灵敏;

  (3)可得性:能够迅速获得可供操作和分析的资料;

  (4)可测性:作用于货币政策的效果可以计量和测算,而且对政策效果和非政策效果能够作出显著的区分。

  3.分类

  中介目标可分为数量指标和价格指标两大类。数量指标是指将能够影响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各种可以直接控制的数量作为中介指标,如信贷规模、准备金、基础货币、货币供应量(M1、M2)等;价格指标是指将能够影响货币政策的反映资金价格的变量作为中介目标,如利率、汇率等。各国都从本国的国情出发选择自己的中介目标,对选定的指标,各国中央银行也有不同的控制目标值。

  4.我国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法》,中国人民银行就年度货币供应量、利率、汇率和国务院规定的其他重要事项作出的决定,报国务院批准后执行。一般情况下,中国人民银行以年度货币供应量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

  按照流动性的不同,我国目前将货币供应量分为三个层次:流通中现金,通称M0。狭义货币供应量,通称M1;广义货币供应量,通称M2。

  M0=流通中现金

  M1=M0+企事业单位 活期存款

  M2=M1+居民储蓄存款

  在上述三个层次的货币供应量中,M0与消费物价水平变动密切相关,是最活跃的货币,一直是中央银行关注和调节的重要目标。M1反映企业资金松紧的重要货币指标,流动性仅次于M0。M2的流动性最弱,但反映社会总需求的变化,在宏观调控中也具有重要意义。

分享到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