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工程师

导航

2018年咨询工程师《政策规划》预习题及答案(6)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7-10-26

  (1) :B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提出.编制专项规划.应当在规划草案报送审批前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

  (2) :B

  “十二五”规划,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为首要目标,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市场竞争能力。

  (3) :B

  衡量价格水平变动的指标主要有以下几种:①消费物价指数(CPI)度量的是普通消费者购买一组固定消费品(包括食品、住房、服装、医疗服务等)的价格变动。该指数的权数是按照消费者预算支出中的比例确定的。②GDP平减指数(名义GDP和实际GDP的比率)衡量经济体所生产的所有物品和劳务的价格变动,可以解释GDP的所有组成部分(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净出口)的价格水平。该指数的权数随不同产品的份额而改变。③生产价格指数(PPI)衡量的是生产或批发环节的价格指数。生产价格指数在商业领域广为使用。

  (4) :C

  资源税以自然资源为课税对象。其征税范围包括原油、天然气、煤炭、其他非金属矿原矿、黑色金属矿原矿、有色金属矿原矿和盐。资源税采用定额税率,以应税资源的计量单位“吨”或“千立方米”等确定0.3~60元的8个幅度税额。

  (5) :B

  “十一五”规划纲要指出,“走出去”战略就是要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和跨国经营,搞好境外投资的规划和产业政策指导,完善财税、金融、保险等方面的支持政策,加强对境外投资的协调和监管。重点支持能源资源企业走出去,努力建立多元、稳定、可靠的能源资源供给保障。在扩大对外开放中,要切实维护国家安全。

  (6) :B

  “十二五”规划纲要第十二篇(互利共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第五十三章(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区域合作)指出,推动国际经济体系改革。促进国际经济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积极参与二十国集团等全球经济治理机制合作,推动建立均衡、普惠、共赢的多边贸易体制,发对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积极推动国际金融体系改革,促进国际货币体系合理化。加强与主要积极体宏观经济政策协调。积极参与国际规则和标准的修订制定,在国际经济、金融组织中发挥更大作用。(7) :A

  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单方面转移款项主要包括移民转移款项、侨民汇款,政府无偿援助、赠款,政府向国际组织缴纳的行政费用等。

  (8) :C

  “十二五”前期,要调整优化投资结构.就要确保国家扩大内需的重点在建和续建项目顺利完成并发挥效益。发挥产业政策作用,引导投资进一步向民生和社会事业、农业农村、科技创新、生态环保、资源节约等领域倾斜。坚持区别对待、分类指导,引导投资更多投向中西部地区。

  (9) :C

  省级主体功能区确定的原则有:①编制省级主体功能区规划要根据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将行政区国家层面的主体功能区确定为相同类型的区域,保证数量、位置和范围的一致性;②对行政区国家主体功能区以外的国土空间,要根据国家确定的原则,结合本地区实际确定省级主体功能区,原则上以县级行政区为基本单元;③以农业为主的地区,原则上要确定为限制开发区域;④位于省级行政区边界、均质性较强的区域应确定为同一类型的主体功能区;⑤沿海省区陆地主体功能区与海洋主体功能区要相互衔接,主体功能定位要相互协调;⑥对重点开发区域要区分近期、中期和远期的开发时序;⑦矿产资源丰富但生态环境承载能力较弱的区域,可以适度开发矿产资源,但原则上应确定为限制开发区域;⑧依法设立的省级各类自然文化保护区域要确定为禁止开发区域。

  (10) :A

  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主要是,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约束强化,投资和消费关系失衡,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基础仍然薄弱,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并存,社会矛盾明显增多,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较多。

  (11) :B

  规划一般具有以下特征:综合性特征、协调性特征、层次性特征、衔接性特征和导向性特征。本题是指规划的协调性特征。

  (12) :D

  “十二五”时期,提高农民职业技能和创收能力,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13) :B

  现代经济计划方法:①投入产出分析方法,是研究经济系统各部门、各行业及企业内部各个产业之间的经济技术联系和相互依存关系的数量经济分析方法。该方法具有极强的综合平衡功能,而且既适用于宏观经济,又适用于微观经济,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的应用。②经济计量方法,是研究经济运行及其结构变动趋势的测定方法,它根据一定的经济理论,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对实际经济统计资料进行计量分析,以预测未来和规划政策。经济计量方法在改进编制工作方面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14) :C

  《1994年人类发展报告》对以人为本的综合发展观作了比较明确的表述:“人类带着潜在的能力来到这个世界上。发展的目的就在于创造出一种环境,在这一环境中,所有的人都能施展他们的能力,不仅为这一代,而且能为下一代提供发展机会。”

  (15) :C

  吸引外资能力较强的地区和开发区,要着重提高生产制造层次,并积极向研究开发,现代物流等领域拓展。

  (16) :B

  周期性失业是指当总支出和产出下降时,对劳动整体需求下降所引起的失业。其标志是许多地区和职业的劳动市场同时呈现失业率上升。

  (17) :D

  我国宏观经济管理的主要任务是保持经济总量平衡,促进经济结构优化,提高宏观经济效益,实现统筹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其中,保持经济总量平衡,实现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扩大就业、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四大目标,是宏观经济管理的首要任务

  (18) :A

  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就要在大力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社会发展,加快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在精神文化、健康安全等方面的需求,把加快经济发展与促进社会进步结合起来。

  (19) :D

  “十二五”规划纲要第六篇(绿色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第二十六章(加强水利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第三节(加强山洪地质气象地震灾害防治)指出,提高山洪、地质灾害防治能力,加快建立灾害调查评价体系、监测预警体系、防治体系、应急体系,加快实施搬迁避让和重点治理。加强重点时段、重点地区山洪地质灾害防治,对滑坡、泥石流等重点突发性地质灾害隐患实施监测预警和综合治理示范,开展重要城市和地区地面沉降、地裂缝等缓变性地质灾害的综合治理。加强气象灾害检测预警预报和信息发布系统建设。提高地震监测分析与震灾防御能力。

  (20) :B

  关系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需要国务院审批或者核准重大项目以及安排国家投资数额较大的国家级专项规划,由国务院审批;其他国家级专项规划由国务院有关部门批准,报国务院备案。

分享到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