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中外教育管理史》章节(五)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8-02-27
中6、太学三舍法:学生初入太学为外舍生,学习一年,月一私试(孟月经义、仲月论、季月策,由太学教官主考),岁一公试(初场经义、次场策论,由降敕差官主考)。合格者升为内舍。学习两年。合格升为上舍,学习两年,进行毕业考试。
7、宋代的官学管理的发展:⑴建立更加完备的官学体系。宋代经三次兴学运动,官学制度更加完备,国子学、太学、医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得到了整顿和充实,又增设了武学和画学。⑵设置了地方教育行政机构。崇宁二年(1103年),在诸路设立提举学事司,长官称提举学事使,是我国设置专门地方行政机构的开始。⑶创行“学田制”⑷教师管理制度的加强。地方官学教师实行考试选差。宋代官学还实行定期考核。⑸学生管理制度的发展。①放宽了入学等级②制定了严格的学规。⑹教学管理的发展。“四书”的地位上升,与“五经”并列为钦定教材。“三舍法”“积分制”的实行。
8、书院(产生的原因):书院之名,最早出现在唐玄宗开元年间(713--741年)主要作为国家修书藏书的机构,(皇家图书馆)。唐朝后期,逐渐演化成学者讲学说书、学子读书求学并进行学术研究的专门教育机构,这就是民间最早的书院。
9、书院的特质(书院特点?)书院是私学,它继承了古代私人讲学的优良传统,在教学和组织管理上又有其自身的特点;①书院的组织和讲学形式,不同程度的受到佛教禅林的影响。②书院不仅是讲学的场所,也是学者研究著书修书及刻书印书藏书的学术中心;③书院一般建筑在山水胜地,如白鹿洞书院在庐山五老峰下,岳麓书院在长沙岳麓山下等。而且书院的建筑设施往往具有一定规模,布局也很讲究。
10、宋代著名书院的名称:①白鹿洞书院:唐贞元年(785--805年)。洛阳人李勃、李涉在江西庐山五老峰下创建。后朱熹修复。②岳麓书院在湖南长沙岳麓山下.宋开宝九年(976年),潭州太守朱洞建讲堂斋舍,创办书院③应天府书院。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邑人曹诚在河南商丘建学校。范仲淹曾就学于此。④嵩阳书院:(太室书院)在河南登封太室山麓。程颢、程颐先后讲学于此。⑤石鼓书院:在湖南衡阳石鼓山回雁峰下。李宽读书于此。⑥茅山书院:在江苏金坛三茅山后,宋仁宗时侯遗创建的。
11、书院的管理:⑴书院的管理体制。书院最主要的负责人是山长,(院长、洞主、主洞、堂长)还设有副山长、助教等。⑵书院管理的制度化。书院的制度最具代表性的是朱熹的《白鹿洞书院教条》。《白鹿洞书院教条》规定:①明确规定要以“明人伦”为学习的目的,②指出学生修身、待人接物的要领。③规定了学习的次序和方法。〈白鹿洞书院教条》成为了后世书院学规的范本。⑶教学的组织管理。书院的教学,多采用自由讲学的形式。书院的教学组织形式,“导师制”、会讲(书院有时还礼聘院外导师来做专题讲座,这是升堂讲学的一种形式)。著名的会讲有“天鹅湖会讲”。书院教学以自学为主。考课,是书院教学的重要制度。展礼,是书院教育教学的重要形式。⑷图书与经费管理。宋代书院经费的来源,主要依靠学田的田租。学田的来源:一是有朝廷或官府赐给。二是靠私人捐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