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资讯

导航

全国2006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国际经济学试题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06-08-14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个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6.调节国际收支的主要方式有(     )
A.动用国际储备
B.调整汇率
C.增加总需求
D.减少总需求
E.调整货币供应量

27.在劳动力国际流动中,移民对劳动力输出国带来的损失包括(     )
A.财政收入效果的损失
B.财政支出效果的损失
C.投资损失
D.人才流失
E.利息损失

28.生产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认为,国际贸易能够使各国相同的生产要素价格达到均等化。然而现实远非如此,其原因有(     )
A.国际贸易远非是自由的
B.各国生产的产品并不相同
C.各国生产的产品所使用的生产要素有差异
D.国际贸易存在各种形式的交易成本
E.生产要素并非都能得到充分利用

29.“悲惨的增长”发生的条件包括(     )
A.偏向出口的生产要素增长
B.偏向进口的生产要素增长
C.对出口品的需求无弹性
D.对出口品的需求量下降
E.出口国供应量的变动对世界市场价格有足够的影响力

30.国际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建立一般需要具备的条件有(     )
A.地理上相互邻近
B.经济互补
C.顾及各成员国的经济利益
D.政治制度比较接近
E.经济发展程度完全相同

三、判断说明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先判断命题正误,然后说明正确或错误的理由,判断1分,说明2分,判断错误,全题不得分。

31.在套利过程中,投资者为了避免汇率变动带来的风险,一般还要进行套期保值。

32.利息平价理论认为,投资者进行投资选择时参考的是各国名义利息率。

33.在国际收支顺差与高失业并存的情况下,政府的需求管理政策不可能实现经济的内外部同时均衡。

34.由于对差异产品的追求与规模经济存在着内在的矛盾,因此为了实现规模经济效果,促进国家经济发展,应大力提倡艰苦朴素,压制消费欲望。

35.一般来说,非卡特尔厂商的供给弹性越小,卡特尔对其产品价格的操纵能力就越弱。

四、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36.最惠国待遇

37.马歇尔一勒纳条件

38.绝对技术差异论

39.产品生命周期

40.关税同盟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41.简述国际收支失衡对一国经济的影响。

42.简述国际收支调整论吸收方法的主要内容。

43.简述发展中国家汇率制度的局限性。

44.简述出口补贴的概念及其经济效应。

45.简述战略性贸易政策的核心内容及其意义。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10分)

46.请分别说明选择进口替代战略与出口导向战略较为成功的国家或地区的特点,并比较选择这两种战略的利弊。

分享到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