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资讯

导航

上海市自考投资学专业(本科)(020304)金融学概论(04762)考试大纲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20-10-29

  上海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投资学专业(本科)(020304)金融学概论(04762)自学考试大纲

  Ⅰ、课程性质及其设置的目的和要求

  一、课程的性质与设置的目的 “金融学概论”是上海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投资学专业的必修课程,是为培养和检验自学应考者对金融理财学科基本理论的掌握以及运用能力而设置的基础理论课。

  设置本课程的目的,是为了使具备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自学应考者掌握金融学的基本观点,培养和检验考生掌握金融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并运用这些理论和方法来分析并解决现实经济问题的能力。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的基本要求是:完整、准确地掌握金融学的一系列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学会用货币和货币制度、信用及利息、金融机构体系、金融市场、商业银行与中央银行等基本理论,并结合当前经济形势,介绍信托、租赁、保险等知识,还阐述了货币的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以及国际收支和国际金融内容。在论述有关金融基本理论与知识的同时,结合我国以及国际金融的实践与发展进行分析。

  三、与相关课程的联系

  本课程的先修课程是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和经济数学,本课程要求考生在掌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基本观点的基础上,全面了解金融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主要观点。初步具备将金融学基本理论与方法与我国现实经济生活联系起来,运用相关理论,分析金融实践和现象。

  Ⅱ、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了解货币的含义,职能及货币层次的划分问题,并了解货币形式和货币制度的发展与演变。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货币的含义

  (一)货币的定义

  (二)货币与其他相关概念的区别

  第二节 货币的职能

  (一)价值尺度

  (二)流通手段

  (三)价值储藏

  (四)支付手段

  第三节 货币形式的演变

  (一)实物货币

  (二)金属货币

  (三)纸币

  (四)存款货币

  (五)电子货币

  第四节 货币的计量

  (一)划分货币层次的依据

  (二)货币层次的划分情况

  第五节 货币制度

  (一)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

  (二)货币制度的演变

  三、考核知识点

  (一)货币含义

  (二)货币职能

  (三)货币支付体系

  (四)货币计量

  (五)货币制度

  四、考核要求

  (一)货币含义

  1. 识记:货币、通货、财富、收入、流动性

  2. 领会:经济学意义上的货币是指在购买商品和劳务,或清偿债务时,被普遍接受的任何物体,它与我们日常使用的一些类似概念,如通货、财富,和收入有区别。

  (二)货币职能

  识记:价值尺度、流通手段、价值储藏、支付手段价值尺度的作用,减少商品交换中的价格数量,提高了交换的效率,使得商品内在价值外在表现为价格。

  流通手段,克服了物物交换下需求的双重巧合难题提高了经济效率。货币作为价值主张的发展过程。

  支付手段的特点。

  (三)货币支付体系

  1. 识记:实物货币、金属货币、称量货币、铸币、可兑现纸币、不兑现、纸币、支票货币、存款货币、电子货币、卡基电子货币、数基电子货币、单一用途电子货币、多用途电子货币

  2. 领会:货币形式经历的实物货币,金属货币,纸币,支票货币和电子货币的演进过程。

  (四)货币计量

  1. 识记:货币供给量,货币性,流动性、狭义货币,广义货币,准货币

  2. 领会:依据金融资产流动性,对货币划分为M1、M2、M3,各国货币当局,大多选择M1、M2,作为各国货币政策控制重点。

  (五)货币制度

  1. 识记:货币制度、货币发行准备制度、现金准备、保证准备、银本位制、金银复本位制、平行本位制、双本位制、格雷欣法则、跛行本位制、金本位制、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金汇兑本位制、不兑现信用货币制度

  2. 领会:为适应经济发展,国家以法律法令形式对货币的发行和流通作出一系列规定,货币制度经历了金属货币制度和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演进过程为:银本位制、金银复本位制、金本位制、不兑现信用货币制度。

  3. 综合应用:简述货币制度的演变过程

  第二章 金融机构体系概览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金融机构体系是以中央银行为核心进行组织管理,是以中央银行为核心、商业银行为主体、各类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并存的金融机构体系。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金融机构体系概述

  (一)资金融通的意义及渠道

  (二)金融机构的一般界说

  (三)金融机构的功能

  第二节 金融机构存在的理论基础

  (一)降低交易成本

  (二)缓解信息不对称

  (三)分散和转移风险

  (四)协调流动性偏好

  第三节 金融机构体系的构成

  (一)中央银行

  (二)存款性金融机构

  (三)契约性金融机构

  (四)投资性金融机构

  (五)政策性金融机构

  (六)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

  三、考核知识点

  (一)直接融资、间接融资、互联网金融模式;金融机构、存款性金融机构和非存款性金融机构;银行金融机构和非银行金融机构;政策性金融机构和非政策性金融机构;

  (二)信息不对称、逆向选择、道德风险

  (三)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储蓄银行、信用联合社、乡村银行

  (四)契约性金融机构、保险公司、养老或退休基金、投资银行、财务公司、基金管理公司、政策性金融机构、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进出口政策性金融机构、经济开发政策性金融机构、信托投资公司、金融租赁公司

  四、考核要求

  (一)金融机构的一般界说和银行的起源和发展

  1. 识记:直接融资、间接融资、金融机构、直接金融机构、间接金融机构、存款性金融机构、非存款性金融机构、银行金融机构、非银行金融机构、政策性金融机构、非政策性金融机构

  2. 领会:金融机构的功能

  (二)金融机构存在的理论基础

  1. 识记:交易成本、信息不对称、逆向选择、道德风险

  2. 领会:金融机构的存在,如何降低交易成本,缓解信息不对称,分散和转移风险

  (三)金融机构体系的构成

  1. 识记: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储蓄机构、契约性金融机构、投资性金融机构、政策性金融机构、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

  2. 领会:管理型金融机构、业务型金融机构

  3. 简单应用:如何理解金融机构体系是以中央银行为核心,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呈现多元化发展的格局。

  第三章 利息与利率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理解利率是金融市场的重要经济变量、调节经济活动的重要经济杠杆。理解利息与利率的概念、利率计算、利率决定理论和利率期限结构理论。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利息与利率概述

  (一)利率的概念及运用

  利息的概念及应用、利息的本质、利息概念的应用

  (二)利率的概念及种类

  基准利率、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固定利率与浮动利率、利率与收益率

  (三)影响利率变动的主要因素

  第二节 利息的计算与运用

  (一)单利与复利

  单利、复利、复利计算下的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

  (二)现值

  定义和运用

  (三)到期收益率第三节利率决定理论

  (一)古典利率理论

  古典利率理论主要思想和主要特点

  (二)流动性偏好理论

  主要观点、流动性陷阱

  (三)可贷资金理论

  可贷资金理论的基本思想、可贷资金理论的评价

  (四)IS-LM模型的利率决定理论

  IS、LM曲线的导出、贡献第四节利率结构决定理论

  (一)利率的风险结构

  违约风险、流动性、税收差异因素

  (二)利率的期限结构理论

  纯粹预期假说、市场分割假说、流动性升水假说第五节利率的作用

  (一)利率在经济中的作用

  储蓄效应、利率对投资的影响、利率在宏观经济中的作用(积累功能、调节功能、抑制通货膨胀功能、平衡国际收支功能)

  (二)利率发挥作用的条件

  三、考核知识点

  (一)利息的概念及应用

  (二)利率的概念及种类

  (三)利率的计算及运用

  (四)古典利率理论、流动性偏好理论、可贷资金理论及IS-LM模型

  (五)利率的风险结构、期限结构理论

  (六)利率的作用

  四、考核要求

  (一)利率的概念及运用

  1. 识记:(1)利率的概念(2)基准利率、名义利率、实际利率、固定利率、浮动利率

  2. 领会:(1)利息转化为收益的一般形态、收益的资本化(2)影响利率变动的主要因素

  (二)利率的计算和运用

  1. 识记:单利、复利、现值

  2. 领会:到期收益率

  3. 综合运用:(1)复利计算下的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2)息票债券、贴现债券、永久债券的到期收益率计算

  (三)利率决定理论

  1. 识记:(1)古典利率理论(2)可贷资金理论

  2. 领会:(1)流动性偏好理论(2)流动性陷阱(3)IS-LM模型

  (四)利率结构决定理论

  1. 识记:利率风险结构理论

  2. 领会:利率期限结构理论

  3. 综合运用:纯粹预期假说、市场分割假说、流动性升水假说对收益率曲线形状的解释

  (五)利率的作用

  1. 识记:储蓄效应、积累功能、调节作用

  2. 领会:利率发挥作用的条件

  3. 综合利用:利率在经济中的作用

  第四章 金融市场及其构成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理解金融工具流通的市场——金融市场的重要作用,在介绍金融市场基本概念的基础上,重点分析货币市场、资本市场的主要特征及其运行机制。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金融市场概述

  (一)金融市场的特征

  交易对象为金融工具,交易价格表现为资金的合理收益率,目的在于让渡或获得一定时期一定数量的资金使用权,交易场所表现为有形或无形。

  (二)金融市场的分类

  债权和股权市场、现货和期货市场、一级和二级市场、货币和资本市场。

  (三)金融市场的功能

  融通资金、优化资源配置、信息传递、分散和转移风险、经济调节

  (四)金融市场上的收益与风险

  预期收益率、收益率的风险、标准差、方差、协方差、相关系数、系统性风险、非系统性风险。

  第二节 货币市场

  (一)同业拆借市场

  (二)票据市场

  (三)国库券市场

  (四)大额存单市场

  (五)回购协议市场

  第三节 资本市场

  (一)资本市场工具

  (二)一级市场

  (三)二级市场

  三、考核知识点

  (一)金融市场特征、分类、功能

  (二)货币市场含义特点、同业拆借市场、票据市场、国库券市场、大额存单市场、回购协议市场

  (三)股票市场、债券市场

  (四)证券交易方式、保证金交易

  四、考核要求

  (一)金融市场概述

  1. 识记:(1)直接融资、间接融资(2)融通资金、优化资源配置

  2. 领会:(1)金融市场特征(2)金融市场功能

  3. 简单运用: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的优缺点

  (二)货币市场

  1. 识记:货币市场、同业拆借市场、票据市场、国库券市场、大额存单市场、回购协议市场

  2. 领会:货币市场的特点

  3. 简单运用:货币市场、同业拆借市场、票据市场、国库券市场、大额存单市场、回购协议市场的产生与特点。

  (三)资本市场

  1. 识记:(1)普通股、优先股、政府债券、金融债券、公司债券、一级市场、二级市场(2)注册证、核准制、直接发行、间接发行、公募、私募、公司制交易所、会员制交易所

  2. 领会:股票发行方式的核准制和注册制

  3. 综合应用:股票流通理论价格的计算

  (四)证券交易方式

  1. 识记:现货交易、信用交易

  2. 领会:现货交易的内涵特点及交易规则

  3. 综合应用:保证金买长交易,保证金卖短交易

  第五章 金融衍生工具市场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金融市场交易品种,理解金融衍生工具交易结构设计的复杂性,介绍远期、期货、期权及互换等主要金融衍生工具的基本原理。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金融衍生工具市场概述

  (一)金融衍生工具的概念和基本特征

  金融衍生工具的概念、金融衍生工具的基本特征(杠杆性、虚拟性、高风险性)

  (二)金融衍生工具的分类

  根据基础资产、交易形式、交易场所分类

  (三)金融衍生工具产生的原因

  (四)金融衍生工具的最新发展趋势

  第二节 金融远期市场

  (一)金融远期合约的内涵

  概念、远期合约、远期合约的利弊

  (二)远期利率协议

  (三)远期合约的利弊

  第三节 金融期货市场

  (一)金融期货合约的含义和特点

  (二)金融期货的种类

  第四节 金融期权交易

  (一)金融期权交易的内涵

  (二)基本种类:看涨期权和看跌期权、欧式期权和美式期权、交易所期权和柜台期权、股票期权、利率期权和外汇期权

  (三)金融期权交易的特点

  第五节 金融互换交易

  (一)金融互换合约的内涵

  (二)金融互换交易的种类及其交易原理、案例

  第六节 信用衍生产品交易

  (一)信用衍生产品的定义

  (二)信用衍生产品的种类及其避险原理

  信用违约互换、信用违约期权、信用联结票据

  三、考核知识点

  (一)金融衍生工具市场概述

  (二)远期交易的概念和种类

  (三)期货市场的种类和功能

  (四)期权交易的含义、种类和特点

  (五)互换交易的种类以及案例

  (六)信用衍生产品交易

  四、考核要求

  (一)金融衍生工具的概念和基本特征

  1. 识记:(1)金融衍生工具(2)金融衍生工具的分类

  2. 领会:(1)金融衍生工具的基本特征(2)金融衍生工具产生的原因

  (二)金融衍生工具种类

  1. 识记:远期交易、远期利率协议、远期外汇交易、期货合约、套期保值、价格发现、期权、看涨期权、看跌期权、欧式期权、美式期权、互换、信用违约期权、信用联结票据

  2. 领会:(1)远期合约的利弊(2)期货市场基本功能(3)互换交易的案例

  3. 综合应用:期权交易的特点

  第六章 商业银行及经营管理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了解商业银行在金融机构体系中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了解和掌握商业银行的组织、运行、主要业务、经营管理以及存款货币创造等内容对于整个货币,金融体系运转的意义。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商业银行概述

  (一)银行业的起源和发展

  (二)商业银行的组织制度

  单一银行制、总分行制、银行控股公司制、连锁银行制、代理银行制

  (三)商业银行的性质与职能

  (四)商业银行的分业经营与混业经营模式

  第二节 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业务

  (一)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简介

  (二)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与所有者权益

  存款业务、存款业务的创新、借款业务、所有者权益

  (三)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

  现金资产、贷款、证券投资

  (四)资产证券化业务

  第三节 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

  (一)表外业务的内涵

  (二)表外业务的主要种类

  第四节 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

  (一)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原则

  安全性原则、流动性原则、盈利性原则

  (二)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理论及方法

  资产管理理论、负债管理理论及方法、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及方法

  三、考核知识点

  (一)商业银行经营模式

  (二)商业银行组织制度

  (三)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业务及所有者权益

  (四)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原则

  (五)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理论及方法

  四、考核要求

  (一)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

  1. 识记:(1)职能分工型商业银行、分业经营模式(2)全能型商业银行、混业经营模式

  2. 领会:分业经营模式的发展演变、混业经营模式的优缺点

  3. 简单应用:单一银行制、总分行制、银行控股公司制的优缺点

  (二)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业务

  1. 识记:存款业务、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可转让支付命令账户、超级可转让支付命令账户、自动转账服务账户、货币市场共同基金、货币市场存款账户、协定账户

  2. 领会:存款业务的创新

  3. 综合应用:负债业务、所有者权益、资产业务的类型

  (三)商业银行经营管理

  1. 识记:(1)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原则(2)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及方法

  2. 领会:(1)安全性原则、流动性原则、盈利性原则(2)资产管理理论、负债管理理论与方法

  3. 综合应用:资产负债表综合管理理论及方法

  第七章 中央银行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理解中央银行是特殊的银行,并非像商业银行那样以盈利为目的,了解现代中央银行的产生与发展、中央银行的性质、中央银行的主要业务。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中央银行的产生与发展

  (一)中央银行产生的必要性

  统一银行券发行的需要、统一全国票据清算的需要、最后贷款人角色的需要、金融宏观调控的需要

  (二)中央银行产生的途径

  由商业银行演变而来、由政府出面通过法律规定直接组建

  (三)中央银行的历史演变

  萌芽和建立阶段、普遍推广阶段、强化阶段

  (四)中央银行在中国的发展

  1948年前的中央银行实践、新中国的中央银行

  第二节 中央银行制度

  (一)中央银行的所有制形式

  全部资本归国家所有的中央银行、国家资本与民间资本共同组建的中央银行、全部股份由私人持有的中央银行、无资无本的中央银行、资本为多国共有的中央银行

  (二)中央银行的组织结构

  单一式中央银行制度、复合中央银行制度、跨国中央银行制度、准中央银行制度

  第三节 中央银行的性质与职能

  (一)中央银行的性质

  特殊的金融机构、特殊的国家机关

  (二)中央银行的职能

  发行的银行、银行的银行、政府的银行

  第四节 中央银行的主要业务

  (一)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业务

  (二)中央银行的支付清算业务

  支付清算体系的构成(清算机构、支付系统、支付清算制度)

  支付清算体系的运作(票据交换和清算、异地跨行清算、证券和金融衍生工具交易清算、跨国清算)

  我国支付清算体系的构成(票据交换系统、全国电子联行系统、电子资金汇兑系统、银行卡支付系统、中国现代化支付系统)

  三、考核知识点

  (一)中央银行产生的必要性

  (二)中央银行产生的途径

  (三)中央银行的历史演变及中央银行在中国的发展

  (四)中央银行的所有制形式和组织结构

  (五)中央银行的性质、职能

  (六)中央银行的主要业务

  (七)中央银行的支付清算业务

  四、考核要求

  (一)中央银行的产生与发展

  1. 识记:最后贷款人、中央银行产生的必要性

  2. 领会:(1)中央银行产生的途径(2)中央银行在中国的发展

  3. 简单应用:中央银行的历史演变

  (二)中央银行制度

  1. 识记:中央银行的所有制形式

  2. 领会:中央银行的组织结构

  (三)中央银行的性质与职能

  1. 识记:中央银行的性质

  2. 领会:发行的银行、银行的银行、政府的银行

  3. 综合应用:(1)银行是特殊的金融机构(2)如何理解中央银行是发行的银行(3)如何理解中央银行是银行的银行

  (四)中央银行的主要业务

  1. 识记:资产项目、负债项目、基础货币

  2. 领会:中央银行对基础货币的控制

  (五)中央银行的支付清算业务

  1. 识记:清算机构、支付系统

  2. 领会:支付清算体系的运作

  3. 简单应用:我国支付清算体系的构成

  第八章 银行监管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理解金融业是受政府监管最严厉的经济部门之一。商业银行作为最重要的金融机构,往往又是各国金融监管的重点。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银行体系以及整个金融体系,具有内在不稳定特征,而这种不稳定性,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影响又具有“多米诺骨牌效应”,因此一国政府大多通过银行存款保险制度、最后贷款人安排及实施审慎性监管对银行实施监管。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银行监管的必要性

  (一)银行业的高风险特征及其传染性

  银行业的八种主要风险(信用风险、利率风险、市场风险、国家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法律风险和声誉风险)内在不稳定性、银行资产负债的期限不匹配银行挤兑以及银行危机的传染性

  (二)金融市场的失灵

  第二节 银行监管的理论依据

  (一)社会利益论

  社会公众利益的高度分散化和市场的失灵、单个金融机构的行为往往存在着一定的“负外部性”

  (二)金融风险论

  银行业是一个特殊的高风险行业、银行业具有发生支付危机的连锁效应

  (三)投资者利益保护论

  银行与存款者之间存在复杂的委托-代理关系,银行与存款者之间信息不对称

  (四)管制供求论和公共选择论管制供求论、公共选择论

  第三节 金融监管体制

  (一)金融监管体制的含义及目标

  金融监管的含义、金融监管的主要目的

  (二)金融监管的原则

  依法监管原则、合理适度竞争原则、自我约束与外部强制相结合原则、安全稳健与经济效益相结合原则

  (三)金融监管体制的类型

  一元多头式金融监管体制、二元多头式金融监管体制、集中单一式金融监管体制

  (四)我国金融监管机构体系

  我国金融监管体制的演进、我国金融监管体制的组成第四节银行监管的主要内容

  (一)谨慎性监管体系

  市场准入监管、业务范围监管、经营过程中的审计检查、对有问题金融机构的处理

  (二)政府安全网

  存款保险制度、最后贷款人制度

  第五节 银行监管的国际合作:巴塞尔协议

  (一)《巴塞尔协议Ⅰ》

  《巴塞尔协议Ⅰ》产生的历史背景、《巴塞尔协议Ⅰ》主要内容

  (二)《巴塞尔协议Ⅱ》

  《巴塞尔协议Ⅱ》出台的背景、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主要内容

  (三)《巴塞尔协议ⅡI》

  三、考核知识点

  (一)银行监管的必要性

  (二)银行监管的理论依据

  (三)金融监管体制

  (四)银行监管的主要内容

  (五)银行监管的国际合作:巴塞尔协议

  四、考核要求

  (一)银行监管的必要性

  1. 识记:银行业的内在不稳定性

  2. 领会:银行业的高风险特征

  3. 综合应用:银行挤兑以及传染性

  (二)银行监管的理论依据

  1. 识记:(1)社会利益论(2)金融风险论(3)投资者利益保护论(4)管制供求论和公共选择理论

  2. 领会:社会利益论、金融风险论、投资者利益保护论、管制供求论和公共选择论的观点

  (三)金融监管体制

  1. 识记:(1)金融监管的含义和目标(2)金融监管的原则

  2. 领会:金融监管体制的类型

  3. 简单应用:我国金融监管机构体系

  (四)银行监管的主要内容

  1. 识记:谨慎性监管体系、政府安全网

  2. 领会:(1)经营过程的审计检查(2)最后贷款人的运行机理

  3. 简单应用:存款保险制度的界定和运行机理

  (五)银行监管的国际合作:巴塞尔协议

  1. 识记:《巴塞尔协议Ⅰ》、《巴塞尔协议Ⅱ》

  2. 领会:(1)《巴塞尔协议Ⅰ》的主要内容(2)《巴塞尔协议Ⅱ》的主要内容

  第九章 货币政策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货币政策的基本框架,理解货币政策目标之间的对立与统一关系。了解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选择问题,理解法定存款资本金政策、再贴现政策及公开市场操作的运作机制及优缺点;掌握货币政策影响实体经济的几种传导机制。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货币政策目标

  (一)货币政策最终目标内容、相互关系

  (二)货币政策中介目标

  中介目标的含义及其选择标准、近期中介目标、远期中介目标

  第二节 货币政策工具

  (一)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

  存款准备金制度、再贴现政策、公开市场操作

  (二)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

  消费者信用控制、证券市场信用控制、不动产信用控制、优惠利率、预缴进口保证金

  (三)直接信用控制

  (四)间接信用指导

  (五)非常规货币政策工具

  第三节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一)凯恩斯学派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二)现代货币学派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三)资产价格渠道传导机制

  (四)信贷渠道传导机制

  第四节 货币政策效果的影响因素

  (一)货币政策时滞

  (二)微观主体预期的抵消作用

  (三)其他因素

  三、考核知识点

  (一)货币政策最终目标、货币政策中介目标

  (二)货币政策工具、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

  (三)凯恩斯学派的货币传导机制

  (四)现代货币学派的传导机制、信贷渠道和资产价格渠道传导机制

  四、考核要求

  (一)货币政策目标

  1. 识记:(1)货币政策最终目标、货币政策中介目标

  2. 领会: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

  3. 简单应用:直接信用控制、间接信用指导、非常规货币政策工具

  (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1. 识记:(1)凯恩斯学派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2)现代货币学派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2. 领会:(1)资产价格渠道传导机制(2)信贷渠道传导机制

  (三)货币资产效果的影响因素

  1. 识记:货币政策的时滞

  2. 领会:微观主体预期的抵消作用

  第十章 货币供求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了解描述货币需求的特点及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了解传统货币数量论的基本内容与特点;能描述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的三种动机及发展。掌握弗里德曼现代货币数量论的主要内容;掌握商业银行存款乘数创造的原理。了解货币供给的完整模型,明确影响货币乘数的因素,并能计算存款乘数和货币乘数。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货币需求理论

  (一)货币需求的定义

  (二)传统货币数量论的货币需求理论

  (三)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及其发展

  (四)现代货币数量论的货币需求理论第二节货币供给机制

  (一)商业银行的存款货币创造

  (二)中央银行的货币供给机制

  (三)货币乘数与货币供给模型

  (四)货币供给理论

  三、考核知识点

  (一)商业银行的存款货币创造

  (二)中央银行与基础货币

  (三)货币乘数与货币供给

  (四)货币供给理论

  四、考核要求

  (一)商业银行的存款货币创造与过程

  1. 识记:(1)部分准备金(2)转账结算

  2. 领会:存款货币的多倍创造过程

  3. 综合应用:存款乘数与制约存款创造的因素

  (二)中央银行与基础货币

  1. 识记:基础货币

  2. 领会:中央银行控制基础货币的主要方法

  (三)货币乘数与货币供给

  1. 识记:货币乘数定义

  2. 领会:货币乘数公式

  3. 简单应用:影响货币乘数的因素分析

  (四)货币供给理论

  1. 识记:外生货币供给理论

  2. 领会:内生货币供给理论

  3. 综合应用:新古典综合派对凯恩斯货币供给理论的发展

  第十一章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当货币供给大于货币需求,物价水平持续上升时,就出现通货膨胀;当货币供给小于货币需求,物价水平持续下降的时候,则出现通货紧缩。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对经济生活有着极大的不利影响,本章深入分析通货膨胀、通货紧缩的成因、影响及控制措施。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通货膨胀的定义及其度量

  (一)通货膨胀定义

  通货膨胀是“一般物价水平”的上涨;通货膨胀反映了商品和劳务的“货币价格”的变化;通货膨胀是物价的“持续上涨”。

  (二)通货膨胀的度量

  消费者价格指数、生产者价格指数、国民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值平减指

  数

  第二节 通货膨胀形成的原因

  (一)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

  货币均衡与市场均衡的关系;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的运行过程-短期分析与长期分析

  (二)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

  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的类型、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的运行过程

  (三)混合型通货膨胀

  “螺旋式”混合型通货膨胀、“直线式”混合型通货膨胀

  (四)结构型通货膨胀

  需求结构转移型通货膨胀、部门差异型通货膨胀、斯堪的纳维亚型通货膨

  胀

  第三节 通货膨胀的经济效应

  (一)通货膨胀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促进论、促退论、中性论

  (二)通货膨胀的收入分配效应

  固定收入者实际收入下降、企业主利润先升后降、政府是通货膨胀的最大受益者

  (三)通货膨胀的财富分配效应财富再分配效应

  (四)通货膨胀的强制储蓄效应强制储蓄效应

  第四节 通货紧缩的含义及成因

  (一)通货紧缩的含义

  物价水平持续下降、货币供应量的持续减少、有效需求不足、失业率上升

  (二)通货紧缩的成因

  费雪的债务-通货紧缩理论、凯恩斯的有效需求不足通货紧缩理论、奥地利学派的经济周期通货紧缩理论、货币主义的通货紧缩;克鲁格曼的通货紧缩理论

  (三)通货紧缩的影响

  财富缩水效应、经济衰退效应、财富分配效应、失业效应第五节治理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对策

  (一)治理通货膨胀的对策

  紧缩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货币政策、紧缩性收入政策、收入指数化政策、改善供给政策

  (二)治理通货紧缩对策

  扩张性财政政策、扩张性货币政策

  三、考核知识点

  (一)通货膨胀的定义及其度量

  (二)通货膨胀形成的原因

  (三)通货膨胀的经济效应

  (四)通货紧缩的含义及成因

  (五)治理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对策

  四、考核要求

  (一)通货膨胀的定义及度量

  1. 识记:通货膨胀的概念

  2. 领会:通货膨胀的度量指数(消费者价格指数、生产者价格指数)

  3. 简单应用:国民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值平减指数

  (二)通货膨胀形成原因

  1. 识记:(1)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2)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3)混合型通货膨胀(4)结构型通货膨胀

  2. 领会: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的长期及短期分析

  3. 综合应用: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混合型通货膨胀、结构型通货膨胀的分析

  (三)通货膨胀的经济效应

  1. 识记:通货膨胀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2. 领会:通货膨胀的促进论、促退论、中性论

  3. 简单应用:(1)通货膨胀的收入分配效应(2)通货膨胀的强制储蓄

  (四)通货紧缩的含义及成因

  1. 识记:通货紧缩的含义

  2. 领会:通货紧缩的成因及其影响

  (五)治理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对策

  1. 识记:治理通货紧缩的对策

  2. 领会:治理通货膨胀的对策

  第十二章 开放金融体系概览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外汇与汇率、汇率制度以及与国际汇率制度为主要内容的国际货币体系,作为开放性金融的基础性的基础,是货币金融学的最主要内容。理解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趋势,了解主要的国际金融机构宗旨及业务。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外汇与汇率

  (一)外汇的概念

  动态的外汇概念、静态的外汇概念(狭义的静态外汇概念、广义的静态外汇概念)、外汇的基本要素

  (二)汇率的概念及标价方法

  汇率的概念、汇率的标价法(直接标价法、间接标价法、美元标价法)、汇率的种类

  第二节 汇率制度安排

  (一)汇率制度的概念和内容

  (二)汇率制度的种类

  固定汇率制、浮动汇率制

  (三)汇率制度的选择

  第三节 国际货币体系

  (一)国际货币体系概述

  国际货币体系的含义、构成、作用

  (二)国际金本位体系

  国际金本位制的特点(自动调节机制)、国际金本位体系的评价

  (三)布雷顿森林体系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内容、运行的内在缺陷

  (四)牙买加体系

  牙买加协定的主要内容、牙买加体系的运行以及评价

  第四节 国际金融机构体系

  (一)国际金融机构概述

  (二)国际货币基金

  (三)世界银行

  (四)国际清算银行

  (五)亚洲开发银行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三、考核知识点

  (一)外汇与汇率

  (二)汇率制度安排

  (三)国际货币体系

  四、考核要求

  (一)外汇与汇率

  1. 识记:(1)外汇的概念(2)汇率的概念

  2. 领会:(1)汇率的标价法(2)汇率的种类

  (二)汇率制度安排

  1. 识记:(1)汇率制度(2)固定汇率、浮动汇率

  2. 领会:(1)固定汇率制度的特点(2)浮动汇率制度的特点

  (三)国际货币体系

  1. 识记:(1)国际货币体系的定义(2)布雷顿森林体系

  2. 领会:(1)特里芬难题(2)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运行以及缺陷(3)牙买加体系

  Ⅲ、有关说明与实施要求

  一、关于考核目标的说明

  1. 关于考试大纲与教材的关系

  考试大纲以纲要的形式规定了金融学课程的基本内容,是进行学习和考核的依据;教材是考试大纲所规定课程内容的具体化和系统论述,便于自学应考者自学、理解和掌握。考试大纲和教材在内容上基本一致。

  2. 关于考核目标的说明

  (1) 本课程要求应考者掌握的知识点都作为考核的内容。

  (2) 关于考试大纲中四个能力层次的说明:

  识记:要求应考者能知道本课程中有关的名词、概念、原理和知识的含义,并能正确认识和表述。

  领会:要求在识记的基础上,能全面把握本课程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能掌握有关概念、原理、方法的区别与联系。

  简单应用:要求在领会的基础上,能运用本课程中的基本概念、基本方法中的少量知识点分析和解决有关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综合应用:要求在简单应用的基础上,能运用学过的本课程的多个知识点,综合分析和解决比较复杂的问题。

  二、关于自学教材的说明

  指定教材:《货币金融学》(第2版),蒋先玲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17.7(2019.6重印)

  三、自学方法指导

  1. 认真阅读与钻研大纲与教材,在全面系统学习的基础上,掌握金融学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基本方法,由于本课程内容涉及面广,各章之间彼此独立,但又相互联系,所以,自学考试者应首先全面系统地学习各种内容,记忆应当识记的基本概念和观点,深入理解基本概念。

  2. 系统学习与重点深入相结合,弄清楚各章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和逻辑关系,注重融会贯通,在全面学习的基础上掌握重点,有目的地深入学习重点章节的内容,切忌在没有全面学习教材的情况下,孤立地去抓重点。

  3. 重视理论联系实际,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和实践进行学习,金融学中很多理论和方法是发达市场的成熟经验,具有很强的应用性,自考应把这些内容与我国实践生活联系起来,进行相关分析,从而最终将知识转化为力量,提高自己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保证必要的学习时间,根据大纲规定的考试内容和考核范围,仔细认真钻研教材,明确本课程与其他课程不同的特点和学习要求。

  四、对社会助学的要求

  1. 社会助学者应明确本课程的性质与设置要求,根据本大纲规定的课程内容和考核目标,把握指定教材的基本内容,对自学应考者进行切实有效的辅导,引导他们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防止自学中的各种偏向,体现社会助学的正确导向。

  2. 要正确处理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同应用能力的关系,努力引导自学应考者将基础理论知识转化为认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要正确处理重点和一般的关系。本课程的理论性强,内容广泛;自学考试命题的题型多样、覆盖面广。社会助学者应根据这门课程和考试命题的特点,指导自学应考者全面系统地学习教材,掌握全部课程内容和考核目标。在全面辅导的基础上,突出重点章节和重点问题,把重点辅导和兼顾一般有机地结合起来。

  五、关于命题考试的若干规定

  1. 覆盖面与重点章节

  本课程的命题考试,应根据本大纲规定的课程内容和考核目标,来确认考试范围和考核要求,不要任意扩大或缩小考试范围,或提高或降低考核要求。本大纲各章所规定的考核要求中各知识点都是考试的内容。试题覆盖到章,适当突出重点章节,加大重点内容的覆盖密度。

  2. 试卷能力层次比例

  试卷对能力层次的要求应结构合理。对不同能力层次要求的分数比例一般为:识记占20%,领会占30%,简单应用占30%,综合应用占20%。

  3. 试卷难易比例

  本课程试题的难易程度应适中。每份试卷中不同难度试题的分数比为:易占20%,较易占30%,较难占30%,难占20%。应当注意,试题的难易程度与能力层次不是同一概念,在各个能力层次的试题中都存在着不同的难度,切勿将二者混淆。

  4. 题型题量

  本课程考试的题型一般有: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简答题、论述题。

  5. 考试形式、考试时间

  考试方式为笔试、闭卷;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附录:题型举例

  题型一、单项选择题

  当事人利用各自筹资成本的相对优势,以商定的条件在不同的货币或相同货币的不同利率的资产或债务之间进行交换以规避风险的工具是( )

  A.远期利率合约

  B.利率期货合约

  C.利率期权合约

  D.金融互换合约

  题型二、多项选择题

  商业票据市场的特点有( )

  A. 是发行市场

  B. 采用信用发行方式

  C.需要抵押

  D. 发行成本低

  E. 不利于提高发行者的信誉

  题型三、填空题

  狭义的资本市场是指( ) 。

  题型四、计算题

  某公司债券面值100元,票面利率6%,5年到期,当前价格为115元,如果某人购买了该债券,并持有两年,两年后以122元卖出。

  求:

  1.求当期收益率;

  2.计算他的实际收益率。

  题型五、简答题

  简述银行风险的负外部效应。

  题型六、论述题

  论述普通股与优先股的概念,并分析他们的特点。

分享到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