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生物药剂及药物动力学》章节习题:第6章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7-04-25
中【习题答案】
一、名词解释
1.肾清除率:肾清除率代表在一定时间内(通常以每分钟为单位)肾能使多少积
(通常以毫升为单位)的血浆中该药物清除的能力,如肾对某药物清除能力强时表示有
较交多血浆中的该药物被清除掉。
2.肾小球滤过率:单位时间内(每分钟)两肾生成的超滤液量称为肾小球滤过率。
3.双峰现象:某些药物因肠肝循环可出现第二个血药浓度高峰,该现象称为双峰
观象。
4.肠肝循环:在胆汁中排泄的药物或其代谢物在小肠中移动期间重新被吸收返肝门静脉血的现象。
二、填空题
1.肾,原形药物
2.相对分子质量,所带的电荷
3.滤过膜,有效滤过压,肾小球滤过率
4.肾近曲小管,主动重吸收,被动重吸收,选择性的重吸收,有限度的重吸收
5.肾近曲小管
6. 125
7.脂溶性,pKa,尿量,尿的pH
8.肾小球滤过,肾小管分泌,肾小管重吸收
9. 500
10.分子量较小,沸点较低
三、单项选择题
1.D 2.A 3.C 4.C 5.A 6.D 7.B 8.A 9.B 10.A
四、问答题
1.主要有如下三个因素:
(1)肾小球滤过膜的通透性和面积:当通透性改变或面积减少时,可使滤过聋
尿液的成分改变和尿量减少。
(2)肾小球有效滤过压改变:当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显著降低(如大失血)或囊压升高(如输尿管结石等)时,可使有效滤过压降低,滤过率下降,尿量减少。如果血
渗透压降低(血浆蛋白明显减少或静脉注射大量生理盐水),则有效滤过压升高,滤过率增多。
(3)肾血流量:肾血流量大时,滤过率高;反之,滤过率低。
2.均会引起尿量增多。主要原因是血浆蛋白被稀释,血浆蛋白浓度降低、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从而使肾小球有效滤过压升高,肾小球滤过率升高,最后导致尿量增加。
3.大量出汗或大量失血,都会引起尿量减少。主要原因如下:
(1)大量出汗时,水的丢失多于电解质的丢失,血浆晶体渗透压升高,渗透压感受器兴奋,使下丘脑视上核、室旁核神经元合成抗利尿激素增多,神经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多,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通透性增加,水的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
(2)循环血量减少时,对容量感受器(位于大静脉和左心房)的刺激减弱,感受器沿迷走神经传人冲动减少,对视上核、室旁核的抑制减弱,使神经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加,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增加,水的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