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资讯

导航

自考《伤寒论》章节习题及答案:第1(5)章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7-04-21

31.巢某某,女,47岁。

主诉:发热恶寒一周伴腹泻腹痛4天。

现病史:患者平素脾胃虚弱,于一周前外出冒雨感寒,继之出现发热,恶寒,头痛,心下痞闷,不思饮食,大便稍干等,经某医诊为“感冒”,初服西药,所用药物不详,效果不显,即转中医治疗,医者给予辛温解表之药,加用通下消痞之品,共进两剂,服后发热恶寒头痛仍在,而又出现腹泻、腹痛,得温则舒,稍有恶心,胃脘胀满等。

检查:舌质淡、苔白,脉濡。

请写出中医诊断、证型、证候分析、治法、方药。

31.中医诊断:泻泄。

证型:太阴脾虚兼表证。

证候分析:是案患者平素脾胃即虚,将养不慎,复感风寒,成为脾虚外感证。就医之后,医见外有太阳表寒,内有心下痞闷,大便稍干,即谓里有实证,故在解表之同时,复以通下消痞之品,服后不唯表不解,而徒伤脾胃,则致邪气内陷太阴。观是证表现,外有太阳风寒表邪未解,可见发热、恶寒、头痛等。内有太阴脾虚,运化失司,升降反作,气机阻滞,浊阴不降,壅塞胃脘,而见稍有恶心,胃脘胀满。清阳不升,则见腹泻、腹痛等,此与《伤寒论》163条:“太阳病,外证未除,而数下之,遂协热而利,利下不止,心下痞硬,表里不解者,桂枝人参汤主之”十分的对,读是案有助于对条文的深刻理解也。

治法:温中解表。

方药:桂枝人参汤。

桂枝、甘草、白术、人参、干姜

32.刘某某,男,26岁。

主诉:腹痛,下利三天。

    现病史:三天前因受凉突发小腹部疼痛,伴大便水泄,干呕不欲食,心中烦热,口微渴。

    检查:舌质淡红,苔白黄腻,脉象弦缓。

请写出中医诊断、证型、证候分析、治法、方药。

32.中医诊断:腹痛。

    证型:上热下寒证。

    证候分析:病由受寒而发。寒邪伤肠,传导不利,则大便水泄;寒凝气滞,故小腹疼痛;而热邪乘虚陷入胃中,故见干呕,不欲食,心中烦热,口微渴;舌质淡红,苔白黄腻,脉象弦缓为寒热错杂之征。

    治法:清上温下,和中降逆。

    方药:黄连汤。

    黄连、半夏、干姜、桂枝、人参、大枣、炙甘草。

33.李某,男,45岁,工人。

主诉:右上腹疼痛二天。

现病史:曾患慢性胆囊炎3年余。此次因情绪不好,饮食后即觉右上腹疼痛,欲呕,胸中烦闷。

    检查:面黄肌瘦,右上腹疼痛拒按,坐卧不安,舌苔厚腻略黄,脉弦细而沉。B超提示胆囊炎。

请写出中医诊断、证型、证候分析、治法、方药。

33.中医诊断:腹痛。

    证型:上热下寒证。

    证候分析:患者素有慢性胆囊炎病史,此次因情绪波动而复发。肝郁不疏,木郁不达,气机郁结,则右上腹疼痛拒按;气郁化热,则胸中烦闷,欲呕。舌苔厚腻略黄,脉弦细而沉则为木郁克土,寒热结聚之象。

    治法:清上温下,和中降逆。

    方药:黄连汤。

    黄连、桂枝、半夏、干姜、人参、炙甘草、大枣。

34.贺某某,男,54岁。

    主诉:胸部硬满疼痛拒按1天。

    现病史:数日前因感冒而发热恶寒,服解表发汗之剂,不汗出,而寒热不解,昨天胸部骤觉硬满疼痛,不任重按,伴发热,心烦,口渴不多饮,呼吸困难,头部微汗出。

    检查:舌质红,苔黄厚而燥,脉沉紧。体温37.6℃。胸部透视,确诊为胸膜炎。

请写出中医诊断、证型、证候分析、治法、方药。

34.中医诊断:结胸病。

    证型:大结胸证(水热结胸)。

    证候分析:病缘于感受风寒,表邪不解,化热入里,与体内素有水饮实邪结于胸膈,故胸部硬满疼痛,不任重按;水结胸膈,肺气不利,则呼吸困难;里热炽盛,则发热,心烦,口渴;水饮内停故不多饮。水热互结、郁蒸于上,则见但头微汗出,而身体无汗;舌质红、苔黄厚而燥,脉沉紧为水热内结征。

    治法:泻热散结,攻逐水饮。

    方药:大陷胸汤

    大黄、芒硝、甘遂。

35.刘某,女,16岁。

    主诉:腹部持续性剧痛2小时。

    现病史:有胃病史2年。晚饭后两小时突然出现从剑突下至少腹部疼痛拒按,坚硬如石。伴低热,口渴,恶心,呕吐。

    检查:舌红苔黄腻,两脉弦滑,体温37.5℃。经体检和实验室检查,诊断为十二指肠溃疡并发穿孔,弥慢性腹膜炎。

请写出中医诊断、证型、证候分析、治法、方药。

35.中医诊断:结胸病。

    证型:大结胸证(水热结胸)。

    证候分析:患者素有胃病史,此次因用餐后突然出现剑突下至少腹部疼痛拒按,坚硬如石,此乃水热互结胸腹所致;低热、口渴为里热之证;恶心呕吐为胃气上逆;水热互结,故见舌红苔黄腻,两脉弦滑。

    治法:泻热散结,攻逐水饮。

    方药:大陷胸汤。

    大黄、芒硝、甘遂。

36.黎某某,男,36岁。

    主诉:上腹部硬满疼痛2天。

    现病史:曾患左侧卵巢癌并蒂扭转,半月前手术切除后恢复顺利。两天前午饭后,突然感觉上腹胀痛,后逐渐加重,伴恶心,呕吐,无冷热,病后一直未大便。

    检查:腹痛拒按,按之坚硬,舌淡红,苔黄而干,脉沉紧有力。经体检和实验室检查,诊断为高位机械性、单纯性肠梗阻、肠粘连。

请写出中医诊断、证型、证候分析、治法、方药。

36.中医诊断:结胸病

证型:大结胸证(水热结胸)。

证候分析:患者于进食后突然出现腹痛拒按,按之坚硬,此系邪热与有形水饮结聚脘腹之热实结胸。水热内结,胃气上逆,则恶心、呕吐;腑气壅滞,故大便秘结;舌淡红、苔黄而干,脉沉紧有力均为水热互结之象。

治法:泻热散结,攻逐水饮。

方药:大陷胸汤。

大黄、芒硝、甘遂。

37.孙某,男,57岁。

    主诉:胸痛3天。

    现病史:素有茶癖,每日把壶长饮。一周前感受风寒后,自服青宁丸与救苦丹,病不效而胸中硬痛,伴呼吸不利,项背拘急,俯仰为难,但头汗出。

    检查:身体硕胖,舌淡红,苔白厚而腻,脉弦有力。

请写出中医诊断、证型、证候分析、治法、方药。

37.中医诊断:结胸病。

证型:大结胸证(水热结胸)。

证候分析:患者素有茶癖,每日把壶长饮,伏饮踞于胸膈,风寒之邪又化热入里,热与水结于胸,故胸中硬痛;水热壅滞于胸,肺气不利,则呼吸不利;邪结部位偏上,颈项部经脉不利,故见项背拘急,俯仰困难;水热上蒸于头,故见头汗出。身体硕胖,舌淡红,苔白厚而腻,脉弦有力均为伏饮内停之征。

治法:泻热逐水,破结缓下。

方药:大陷胸丸。

大黄、芒硝、甘遂、葶苈子、杏仁、白蜜。

38.李某某,女,3个月。

    主诉:咳嗽6天,气急3天。

    现病史:突起咳嗽,伴气急而喘,发热,烦躁不安,厌食,大便3天未通。

    检查:神志欠清,脸色苍白,鼻翼煽动,胸满腹胀如球,舌质红,苔薄腻,指纹紫,红在风关。体温38℃。双肺弥漫性痰鸣、湿罗及喘鸣音。胸透:双肺纹理增粗模糊。西医诊断为喘息型气支管炎。

请写出中医诊断、证型、证候分析、治法、方药。

38.中医诊断:结胸病。

证型:大结胸证(水热结胸)。

证候分析:患儿突起咳嗽,伴气急而喘,鼻翼煽动,胸满腹胀如球,大便硬,此乃热邪与水饮结聚胸腹,肺失宣降,肠腑不通之证;邪热炽盛,故发热,烦躁不安;舌质红,苔薄腻,指纹紫红在风关均为热郁水结之象。由于小儿形气未充,肺娇胃弱,故取峻药缓攻之法。

治法:泻热逐水、破结缓下。

方药:大陷胸丸。

大黄、芒硝、甘遂、葶苈子、杏仁、白蜜。

39.严某某,女,17岁。

    主诉:胃脘疼痛1周。

    现病史:7天前突觉胃脘疼痛,呕吐两次,曾服颠茄、胃得宁等未效。刻下胃脘疼痛,按之更甚,胃中有灼热感,略有恶心,饮食减少,口干苦微渴。

    检查:舌质偏红,苔黄腻,脉浮滑。

请写出中医诊断、证型、证候分析、治法、方药。

39.中医诊断:结胸病。

证型:小结胸证(痰热结胸)。

证候分析:患者的证候表现与小结胸病的辨证要点吻合。痰热互结心下胃脘,气机阻滞,故胃脘疼痛,按之更甚,胃中有灼热感;痰热内阻,胃失和降,故恶心,呕吐,饮食减少;热邪伤津,故口干苦微渴;舌质偏红,苔黄腻,脉浮滑,均为痰热蕴结之征。

治法:清热涤痰开结。

方药:小陷胸汤。

黄连、半夏、瓜蒌实。

40.霍某某,男,46岁。

    主诉:发热、咳嗽、胸痛3天。

    现病史:患左下肺支气管扩张15年。近日罹患感冒,咳嗽胸痛又作,伴痰黄粘稠,痰中带血,痰血量多,发热,口渴,心烦。

    检查:舌质红,苔薄黄而干,脉滑数,体温38℃。

请写出中医诊断、证型、证候分析、治法、方药。

40.中医诊断:结胸病。

证型:小结胸证(痰热结胸)。

证候分析:患者素有左下肺支气管扩张病史。此次因感冒,咳嗽、胸痛又作。痰热结于胸膈,故胸痛;痰热阻肺,肺失宣降,故咳嗽,痰黄粘稠;热伤肺络,故痰中带血,痰血量多;里热炽热,伤津扰神,故发热,口渴,心烦;舌质红,苔薄黄而干,脉滑数,为痰热互结之象。

治法:清热涤痰开结。

方药:小陷胸汤。

黄连、半夏、瓜蒌实。

41.彭某某,男,27岁。

    主诉:咳嗽,胸痛拒按2天。

    现病史:素有咳嗽气促,呕吐粘涎。近日因感寒而咳嗽转剧,呼吸喘促,胸部胀满疼痛拒按,畏寒喜暖,口不渴,大便干结,小便清澈,

    检查:舌苔湿润,脉沉弦。

请写出中医诊断、证型、证候分析、治法、方药。

41.中医诊断:结胸病。

证型:寒实结胸证。

证候分析:患者素有咳喘宿痰。此次因复感外邪,咳嗽发作。寒邪与痰水结于胸膈,故胸部胀满疼痛拒按;寒痰壅肺,宣降失司,故咳嗽,呼吸喘促;畏寒喜暖,口不渴,大便干结,小便清澈,舌苔湿润,脉沉弦,均为寒实内结之征。

治法:温寒逐水,涤痰破结。

方药:三物白散。

巴豆、桔梗、贝母。

42.范某某,男,56岁。

    主诉:喘不得卧,胸闷1周。

现病史:患哮喘多年,逢冬必发。此次因外出受寒而发。喘不得卧,喉中哮鸣,痰白而粘,胸闷窒塞疼痛,甚则呼吸急促,张口抬肩。

检查:舌淡边有齿痕,苔白滑,脉沉紧。

请写出中医诊断、证型、证候分析、治法、方药。

42.中医诊断:结胸病。

证型:寒实结胸证。

证候分析:患者患哮喘多年,此次因感寒而发。寒痰水饮内阻于肺,肺气不利,故喘不得卧,喉中哮鸣,痰白而粘,甚则呼吸急促,张口抬肩;寒痰阻凝,胸阳不振,故胸闷窒塞疼痛;舌淡边有齿痕,苔白滑,脉沉紧,均属寒痰水饮内结之象。

治法:温寒逐水,涤痰破结。

方药:三物白散。

巴豆、桔梗、贝母。

43.孙××,男,60岁。

主诉:反复心下痞满,心烦5天。

现病史:病鼻衄而心烦,心下痞满,口渴,小便黄赤。

检查:按上腹胃脘部濡软,无压痛,舌红苔黄,脉数。

请写出中医诊断、证型、证候分析、治法、方药。

43.中医诊断:太阳病变证(痞证)

证型:热痞证

证候分析:本证为无形邪热壅滞于中,胃热气滞而心下痞,按之濡。胃火炽盛,上犯阳络则出现鼻衄,心烦口渴,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脉数均为里热之象。故辨证为热痞证。

治法:泻热消痞

方药:大黄黄连泻心汤

大黄9g、黄连6g、黄芩6g,以麻沸汤煎药。

44.郑某,男,36岁。

主诉:心下痞满1周,伴恶寒汗出。

现病史:患者得外感数月,屡治不愈。诊时自诉近1 周来胸满心烦,心下痞满不舒,恶寒,汗出,口渴欲饮,小便色黄,舌红苔黄,脉微数。

请写出中医诊断、证型、证候分析、治法、方药。

44.中医诊断:太阳病变证(痞证)

证型:热痞兼卫阳虚证

证候分析:患者因失治而邪热内陷,结聚于中,气机阻滞而心下痞满不舒,胸满不适。外感数月不愈,卫阳受损而不固,故出现恶寒汗出,脉微。心烦口渴,小便色黄,舌红苔黄,脉数为里热之象,故辨证为热痞兼卫阳虚证。

治法:泻热消痞,扶阳固表。

方药:附子泻心汤

制附子9g(先煎)、大黄9g、黄连6g、黄芩6g。

45.张××,男,46岁。

主诉:心下痞,吐利反复发作1年多,加重2天。

现病史:患者近1年多来反复出现呕吐,心下痞,大便不调之证,多方治疗而效不显。2天前因大便秘结而自服通便成药,后出现恶心呕吐,心下痞硬,纳呆微渴,泻利每日4~6次,水样便,身疲乏力。

检查:全腹软,无压痛,无触及包快,肠鸣亢进,舌淡苔白腻,脉弦细数。

请写出中医诊断、证型、证候分析、治法、方药。

45.中医诊断:太阳病变证(痞证)

证型:寒热错杂呕利痞

证候分析:患者素体脾胃不足,故反复出现呕吐,大便不调之证。更因误下再损脾胃,寒热错杂于中,升降失常而心下痞硬,胃气不降则呕吐,脾气不升则下利,身疲乏力,纳呆微渴,舌淡苔白腻,脉弦细数均为脾胃虚弱,寒热错杂之象。

治法:健脾和胃,降逆消痞。

方药:半夏泻心汤

半夏12g、干姜6g、黄芩9g、黄连6g、党参9g、炙甘草9g、大枣七枚。

46.潘××,女,49岁。

主诉:反复心下痞4天,伴嗳气呕吐下利。

现病史:患者有“慢性胃炎史”多年,4天前因饮食不节,出现心下痞,高起如拳,食后嗳气频作,口臭口干,呕吐酸苦水液,肠鸣漉漉,大便溏,饮食不思,日见疲惫。

检查:触按其胃脘部,似有块物,但重按即无,抬手又起,中空无物,舌淡胖嫩苔白滑腻,脉滑按之无力,

请写出中医诊断、证型、证候分析、治法、方药。

46.中医诊断:太阳病变证(痞证)

证型:寒热错杂水饮食滞痞

证候分析:本证因饮食不节,损伤脾胃,邪热乘虚内陷,致脾胃不和,寒热错杂于中,气机阻滞而心下痞,按之濡。又因水饮食滞,胃虚不化而见食后嗳气频作,口臭口干,呕吐酸苦水液,肠鸣漉漉,大便溏,饮食不思。身疲惫,舌淡胖嫩苔白滑腻,脉滑按之无力均为胃虚,寒热错杂,水饮食滞之象。

治法:散水和胃消痞

方药:生姜泻心汤

生姜15g、干姜3g、黄连3g、黄芩6g、党参6g、炙甘草9g、半夏9g、大枣7枚。

47.患者张某,女,19岁。

主诉:反复心下痞满不适1月余。

现病史:起病月余,心下痞满不适反复发作,昼轻夜重,子夜时尤甚,至黎明下利后始安。痞满发作时嗳气口臭,口干,不欲饮食。面色萎黄,行走无力。

检查:按压上腹稍胀,无压痛,肠鸣活跃,舌质淡苔黄腻,脉濡数。

请写出中医诊断、证型、证候分析、治法、方药。

47.中医诊断:太阳病变证(痞证)

证型:寒热错杂水饮食滞痞

证候分析:本证痞利嗳气食臭肠鸣俱见,证属胃虚,水饮食滞停于心下,寒热互结,升降失常,气机壅滞所致,而舌质淡苔黄腻,脉濡数亦为寒热错杂,水饮食滞之征。

治法:散水和胃消痞

方药:生姜泻心汤

生姜15g、干姜3g、黄连3g、黄芩6g、党参6g、炙甘草9g、半夏9g、大枣7枚

48.患者陈某某,男,45岁。

主诉:反复心下胃脘痞硬不适2年,加重3天。

现病史:患者有慢性胃炎病史,常出现心下胃脘部闷胀不适。曾服过胃舒平,丽珠得乐等药未效。症状逐渐加重,近3天来出现心下痞硬,呕逆,心烦不安,腹中雷鸣,下利每日10次以上,水样大便夹有未消化食物。

检查:腹软,全腹无压痛,肠鸣亢进,舌淡苔白腻,关脉濡弱。

请写出中医诊断、证型、证候分析、治法、方药。

48.中医诊断:太阳病变证(痞证)

证型:寒热错杂胃虚痞利俱甚证

证候分析:本证因脾胃虚损,寒热错杂于中,气机阻滞而心下痞。因脾胃重虚,升降失常而出现呕逆,心烦不安,腹中雷鸣,下利频作,大便夹有未消化食物。舌淡苔白腻,关脉濡弱为寒热错杂于中,胃虚痞利俱甚之象。

治法:补中和胃消痞

方药:甘草泻心汤。

生甘草30g、党参18g、生姜6g、干姜3g、半夏12g、黄连6g、黄芩9g、大枣7枚

49.林××,男,37岁,干部。

主诉:嗳气频作,反复胸闷脘满3个月。

现病史:患者3个月前患感冒发热,经发汗表解热退,其后反复出现上腹部痞满,胸闷,呕吐涎沫,少食,吞咽不爽,消瘦,乏力。

检查:上腹按之紧硬而不痛,舌红苔白腻,脉滑。

请写出中医诊断、证型、证候分析、治法、方药。

49.中医诊断:太阳病变证(痞证)

证型:痰气痞

证候分析:病者患感冒,经发汗表邪已解,但脾胃气伤,脾胃运化腐熟功能失常,痰饮内生,阻于心下,胃气不和,气机痞塞,故上腹痞满。胸闷,呕吐涎沫,少食,吞咽不爽,消瘦乏力,舌红苔白腻,脉滑均为胃虚痰阻,肝胃气逆之象。

治法:和胃化痰,镇肝降逆。

方药:旋复代赭汤

旋复花9g、代赭石6g、半夏9g、生姜12g、炙甘草6g、党参9g、大枣7枚。

50.陈××,男,56岁,职员。

主诉:脘腹痞硬,下利滑脱2周。

现病史:患者素体阳虚,于2周前感冒,经治表解,但后见下利不止,心下痞硬,曾甘草泻心汤、理中汤等治疗未效,下利更甚,滑脱失禁,精神萎颓,腰膝无力,纳食滞呆。

检查: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细。

     请写出中医诊断、证型、证候分析、治法、方药。

50.中医诊断:太阳病变证

证型:下元失固滑脱证

证候分析:因治疗失当,损伤脾胃,邪气内陷,寒热错杂,升降失常,清阳不升,故下利不止;浊阴不降,气机痞塞,则心下痞硬;脾损及肾,脾肾俱虚,下元不固,统摄无权,故续见下利益甚,滑脱失禁,精神萎颓,腰膝无力,纳食滞呆,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细等。

治法:涩肠固脱止利。

方药:赤石脂禹余粮汤加味。

赤石脂,禹余粮各15g,菟丝子、炒白术各9g、炙甘草、升麻、炮干姜各4.5g。

分享到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