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考试《内经选读》章节复习题:第8章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7-04-20
中自学考试《内经选读》章节复习题:第8章
第九单元 异法方宜
一、名词术语
1、陵居:依丘陵而居住。
2、褐荐:穿粗布衣,铺草席。褐,粗布衣。荐,草席。
3、华食:鲜美酥酪骨肉之类的食品。
4、毒药:泛指治病的药物。张介宾注:“毒药者,总括药饵而言,凡能除病者,皆可称为毒药。”
5、灸焫:用艾火烧灼,或火针、火罐治病的方法。
6、食胕:以经过发酵制成的鱼肉、豉酱之类物品为主食。胕,同腐。
7、挛痹:筋脉拘挛,骨节麻痹疼痛类疾病。
8、九针:古代用以治病的针具。即《灵枢·九针十二原》所载之鑱针、员针、鍉针、锋针、铍针、员利针、毫针、长针、大针。
9、导引按蹻:古人用运动肢体、调节呼吸以及按摩等养生保健、防治疾病的方法。
10、杂合以治:根据五方病人及其所患疾病不同,综合五方各种治疗手段或方法予以治疗。
11、 引:即指补气升提之法。
12、鑱石:古代石制针具。
13、神不使:神机衰败,针灸、药物已不能发挥治疗作用。
14、五谷:王冰注:“谓粳米、小豆、麦、大豆、黄黍也。”
15、五果:王冰注:“谓桃、李、杏、栗、枣也。”
16、五畜:王冰注:“谓牛、羊、豕、犬、鸡也。”
17、五菜:王冰注:“谓葵、藿、薤、葱、韭也。”
18、病有标本:指疾病的发生有先后、缓急、主次之分。
19、刺有逆从:针刺治病有逆治、从治之别。逆治:病在本而治标,病在标而治本。从治:病在本而治本,病在标而治标。
20、前后相应:治病时注意对先发生的病证和后发生的病证相互照应。
21、标本相移:治病时对本病和标病治疗的先后或逆从,要根据病情决定。标本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可以互相转移的。
22、正行无问:正确的治疗行为,没有疑问。
23、小大不利:大小便不通利。
24、间者并行,甚者独行:病证轻浅者,标本兼治。病证急重者,标本单独施治,或治本,或治标,以求治之精专,增强疗效。间,病轻。
25、能毒:耐受气猛味厚作用峻猛的药物。
26、行复如法:对邪气不除,病不愈者,可用上述方法继续用药。
27、重身:妇女怀孕者,以其身中有身,故曰“重身”。
28、微者逆之:病势轻浅,病情单纯,疾病表象与病机一致,逆其病象而治。
29、甚者从之:病势急,病情深重、复杂,疾病表象与病机不完全一致,用药当顺从与病机不一致的表象而治。
30、劳者温之:虚劳一类病证,用温补法治疗。
31、损者温之:虚损一类病证,用温补法治疗。
32、逸者行之:由过度安逸导致气血壅滞,运行迟缓一类病证,治宜行气活血法。
33、惊者平之:惊悸不安、精神亢奋一类病证,以镇静安神法平抑之。
34、摩之浴之:按摩、汤液浸渍洗浴治病的方法。
35、薄之劫之:用具有侵蚀作用的方药治病谓“薄之”;以作用峻猛的方药劫夺邪气的治病方法谓“劫之”。
36、逆者正治,从者反治:逆其病象用药,如以寒治热,以热治寒,谓之正治。顺其病象用药如以寒治寒,以热治热,谓之反治。
37、热因热用:即以热药治疗真寒假热证。如用通脉四逆汤治脉微欲绝,其人面色赤之假热证。
38、寒因寒用:用寒药治疗真热假寒证。用白虎汤治脉滑而厥之里热证。
39、塞因塞用:前一“塞”字,指阻塞不通之证;后一“塞”字,指补法。即正虚所致的痞满,宜用补益法治疗。如脾虚大便不通者用补中益气汤治疗之类。
40、通因通用:前一“通”字,指邪实于内的泻利证;后一“通”字,即下法。谓用攻下法治疗下利的病证。如用承气汤治疗“热结旁流”之类。
41、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治病必须抓住疾病的本质,因而要先探求疾病的原因。伏,制伏;主,指疾病的本质;因,病因。
42、求其属:探求疾病本质的属性。
43、无道之人:不明事理、不通人情的乖僻愚昧之人。
44、救其萌牙:早期治疗。牙,通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