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资讯

导航

自学考试《学校心理学》复习题及答案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7-03-31

  三、 简答题:76~80小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

  76.简述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的关系

  答:

  (1)加工深度因素对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影响不同。加工深度不影响内隐记忆;但对外显记忆则有非常明显的影响。

  (2)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保持时间不同。内隐记忆随时间延长而发生的消退要比外显记忆慢的多。

  (3)记忆负荷量的变化对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产生的影响不同。外显记忆会随着记忆的项目的增多而不容易记住;内隐记忆则不然。

  (4)呈现方式的改变对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有不同的影响。感觉通道的改变会严重影响内隐记忆的作业成绩,而对外显记忆的效果没有影响。

  (5)干扰因素对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的影响不同。外显记忆很容易受到其他无关信息的干扰,而内隐记忆则不同。

  77.简要阐述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并指出其教育意义

  答: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班杜拉(A.Bandura)不同意华生和斯金纳的外界刺激是行为的决定因素的观点,相反,他认为人的认知能力,对行动结果的预期直接影响人的行为表现。他把强化视为个体对环境认知的一种信息,即强化物的出现等于告诉个体行为后果将带给他的是惩罚或奖赏,人们正是根据这种信息的预期决定自己的行为反应的。同时,班杜拉还认为人类的学习大多发生于社会情境中,只有站在社会学习的角度才能真正理解发展。他将自己的理论称为社会认知学习理论。

  (一) 观察学习

  斯金纳认为学习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机体必须主动学习。但班杜拉认为在社会情境下,人们仅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就可迅速地进行学习。当通过观察获得新行为时,学习就带有认知的性质。

  班杜拉认为观察学习包括四个部分。(1)注意过程。如果没有对榜样行为的注意,就不可能去模仿他们的行为。能够引起人们注意的榜样常常是因为他们具有一定的优势,如更有权力、更成功等。(2)保持过程。人们往往是在观察榜样的行为一段时间后,才模仿它们。要想在榜样不再示范时能够重复他们的行为,就必须将榜样的行为记住。因此需要将榜样的行为以符号表征的形式储存在记忆中。(3)动作再生过程。观察者只有将榜样的行为从头脑中的符号形式转换成动作以后,才表示已模仿行为。要准确地模仿榜样的行为,还需要必要的动作技能,有些复杂的行为,个体如不具备必要的技能是难以模仿的。(4)强化和动机过程。班杜拉认为学习和表现是不同的。人们并不是把学到的每件事都表现出来。是否表现出来取决于观察者对行为结果的预期,预期结果好,他就会愿意表现出来;如果预期将会受到惩罚,就不会将学习的结果表现出来。因此观察学习主要是一种认知活动。

  (二) 自我调控

  随着社会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人们对外部奖励与惩罚的依赖越来越少,更多的是依靠自己的内在标准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奖励和惩罚,即对行为进行自我调控。自我调控包括自我观察、自我评价和自我强化三种成分。人们进行自我评价的标准是怎样获得的呢?班杜拉认为既是奖励与惩罚的产物,同时也是榜样影响的结果。例如,如果父母只在孩子取得高分时才予以表扬,很快孩子就会把这种高标准变为自己的标准。同样,如果榜样为自己设立高标准,受其影响,儿童也会为自己设立高标准。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存在大量的榜样,其中有些人为自己设定的是高标准,但为自己设定低标准的也不乏其人。那么,儿童会采纳谁的标准呢?班杜拉认为儿童更愿意采纳同伴而不是成人的标准,因为相对来说,同伴的低标准更易达到。要使儿童为自己设定高标准,班杜拉则建议说,可让儿童接触那些为自己设定高成就标准的同伴,或为儿童提供因高标准而得到回报的例子。

  为自己制订高标准的人通常都是勤奋努力的人,努力也会带来成就。但同时,要达到高标准也是相当困难的。为自己设立高目标的人,更易体验到失望、挫折和抑郁。为避免抑郁,班杜拉建议把长远目标分成若干子目标,这些子目标应该是现实的、可实现的,当达成子目标时,即对自己进行奖励。

  (三) 自我效能

  外在奖赏及榜样对高标准的设定和维持有重要影响是毫无疑问的。班杜拉认为自我控制和坚持严格的成就标准的原始动机来自于个体的内心,而非外在的环境。当人们实现了追求的目标时,就会觉得有能力,就会感到自豪、骄傲;如果无法达到标准时,就会感到焦虑、羞愧和没有能力。这种从成功的经验中衍生出来的能力信念叫做自我效能(self瞖fficacy)。自我效能影响人们对任务的选择、遇到困难时的坚持性及努力的程度。例如,一个学生认为自己擅长数学,就会选择具有挑战性的数学问题;当面临困难时,由于对自己的能力有信心就会坚持不懈,付出更大的努力。而对自己能力缺乏信心的学生,可能就会选择较为简单的任务,这些任务并不能使他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在遇到困难时,也更容易放弃,结果是阻碍了能力的发展。自我效能信念不仅影响了我们选择什么样的活动,也决定了我们是什么样的人,以及将成为什么样的人。

  个体的效能信念主要受到四个方面的影响。第一,掌握的经验,这是形成高的效能信念的最有效途径。成功有助于建立较高的效能信念,失败则会降低效能信念,尤其是个体稳定的效能信念尚未建立起来时,失败对效能的负面影响就更大。通过掌握的经验来发展自我效能,并不是运用已经形成的习惯完成任务从而获得成功的体验,而是要运用认知的、行为的以及自我调控的工具来管理不断变化的生活环境。如果人们只体验到简单的成功,就会急功近利,并很容易因失败而气馁。真正的能经受住失败考验的效能信念必须有经过持久的努力从而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体验。第二,通过观察榜样而得到的替代性体验(vicarious experiences)也能影响个体的效能信念。看见与自己相似的人通过不懈的努力而取得成功,会令人们相信自己也具有掌握活动的能力。同样,观察到别人通过高努力而失败也会降低自己的效能信念,并降低动机水平。榜样对个人效能信念的影响主要取决于个体与榜样之间的相似程度,相似性越大,榜样成功与失败的事例越具有说服力;如果榜样与个体很不同的话,个体的效能信念就不会受榜样的强烈影响。第三,社会说服(social persuasion)也是增强个体取得成功信念的重要因素。用语言说服人们相信自己具有掌握给定任务的能力,会使个体在遇到困难时付出更大的努力。但是社会说服不仅会提升个体的效能信念,同时也会降低效能信念。不现实地提升效能信念很快会被令人失望的结果所粉碎,使个体放弃努力。所以成功地建立效能信念不只是要传递正面的效能信息,而且要建构带来成功避免失败的情境,并鼓励个体根据自己的进步来衡量成功而不是与他人进行比较。第四,效能信念还部分依赖于进行能力判断时的生理和情绪状态。人们把自己的紧张反应和紧张程度作为表现不佳的信号。正面的情绪能增强自我效能信念;失望的情绪状态会降低自我效能信念。所以可以通过增强身体状态,减少紧张和负面的情绪倾向,以及纠正对身体状态的错误解释来改变效能信念。

  (四)社会学习理论的教育意义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儿童不需要强化,仅通过观察榜样的行为就可获得学习,因此榜样对儿童有重要影响。对儿童来说,不仅教师、父母、同伴是重要的榜样,大众传媒也是重要的榜样。这就要求教师和父母以身作则,为儿童树立正面的榜样,同时要注意儿童与哪些人交往,阅读的书籍,观看的电影、电视、录像是否健康等。

  儿童的行为由外塑而渐内发,这既是个体逐渐成熟的结果,更是教育引导的结果。不仅要用各种标准来规范儿童的行为,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认同、采纳这些标准,并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调节,成长为具有自我调控能力的人。

  自我效能是一种期望结构,具有动机的性质。学生自我效能的高低,影响他对任务的选择、投入、努力的大小及遇到困难时的坚持性。教师应帮助学生保持相对准确但却是较高水平的期望和效能,避免让学生产生无能的错觉。要培养学生具有能力是可变的信念,减少相对能力信息。通过给学生布置有相当挑战性但难度又合理的任务和作业,让他们在这些任务上取得成功来提升学生的自我效能信念往往比说教更有说服力。

  78.简要介绍组内设计和组间设计,并分析其特点

  答:

  一、组间、组内设计

  1. 组间设计:把数目相同的被试分配到自变量的不同水平或不同的自变量上;

  2. 组内设计:使每个被试轮流分配到自变量的不同水平或不同的自变量上。

  二、组内设计特点:

  1. 组内设计消除了被试的个别差异对实验的影响。

  2. 组内设计用于研究练习的阶段性最为理想。

  3. 组内设计不需要太多的被试,因为在组内设计中研究者可以从每一被试身上获得几种不同的数据。

  三、组间设计特点

  1. 一种自变量不会影响另一种自变量,因为每个被试只对一种自变量作反应。

  2. 如果事先我们知道不同的自变量会相互作用。我们必须采用组间设计

  3. 应用组内设计进行实验以后,如果我们怀疑一种自变量可能会影响另一种自变量,我们就可以采用组间设计重新实验以验证组内设计的实验结果是否可靠。

  四、组间设计的缺点及克服

  分配到各实验条件下的被试可能在各方面不是等同的。

  1. 匹配被试:是对全部被试进行预备测验,测验的性质与正式实验的性质是类似的,或者是相关的,然后按测验成绩均匀地形成组。

  2. 随机分配被试:

  五、组内设计的缺点及克服

  在一种实验条件下的操作将会影响另一种实验条件下的操作,也就是实验顺序造成了麻烦。

  1. 完全的平衡方法。

  2. 拉丁方方法。

分享到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