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资讯

导航

自考青少年心理学模拟习题(1)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7-12-23

  一、填空题

  1.青少年期属于皮亚杰所谓的思维发展四阶段中的 形式运算 阶段。

  2.美国心理学家 吉尔福特(Guilford) 提出了智力的三维结构理论。

  3.采用因素分析的方法对个性特质进行研究的心理学家是卡特尔 。

  4.评价一个问卷或量表的两个指标是信度和效度 。

  5.由于遗传素质的差异、社会和教育条件的不同及个体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处于同一发展阶段的个体的心理发展存在个别差异性。

  6.通常,我们把意志行动区分为采取决定和执行决定_两大阶段。

  7.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朱智贤提出了较为系统的辩证的儿童心理发展观。

  8.埃里克森认为,青少年期的主要心理危机是基本的同一性感对基本的同一感混乱。

  9.智力三元理论的核心内容是智力成分亚理论 。

  10.评价一个问卷或量表的两个指标是信度和效度 。

  11.个体心理发展充满着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矛盾的时期是少年期。

  12.情绪的产生以_需要为基础。

  13.通过观察榜样示范而进行的学习是观察学习 。

  二、名词解释

  1.测验法:运用标准化的测验量表,按照规定的程序对个体进行测量,从而研究人的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的研究方法。

  2.同化:指个体把新的知识纳入原有的认知结构(即图式(scheme))中并引起认知结构的扩展,它属于量的变化,即“同化于己”。

  3.意志:是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支配行动、克服困难、实现目的的心理过程。无意识的本能活动、盲目的冲动或一些习惯动作都不含有或很少有意志的成分。

  4.顺应:是指个体通过改变原有的认知结构或创立新的图式来适应新的情况,它属于质的变化,即“外化于物”。

  5.观察学习:通过观察榜样示范而进行的学习

  6.第二性征:进入青少年期,下丘脑的性中枢活动起来,分泌出促性腺激素释放素,促进脑垂体前部的腺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于是性腺功能就活跃起来,分泌大量的性激素,促使性机能逐渐成熟,从而引起个体生理上的一系列明显的变化,性发育的外部表现,如男女在身材、体态、声音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特征,称为第二性征

  7.成熟:格塞尔认为个体的生理和心理发展从一开始就是受基因控制的,他把这种通过基因来控制发展过程的机制定义为成熟(maturation)。

  8.生长突增:青少年期个体的激素分泌增加,导致他们生理方面的变化比较迅猛,具有突变性,是人体生长、发育的第二个高峰。正是由于这种急剧的变化,这一时期被称为“快速增长期”,或称“生长突增期”。

  9.焦虑:是一种复杂的综合性的负性情绪,是当个体预期到一些可怕的、可能会造成危险或需要付出努力的事物和情境将要来临,而又感到对此无法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预防和解决时,心理上产生的紧张的期待情绪。

  三、判断改错

  1.有意注意是指有一定的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不需改为需

  2.米德认为青春期的困难和危机乃是社会文化的产物。√

  3.一般的心理学研究方法在青少年发展心理学中都是适用的。√

  4.直到14岁,人的大脑发育基本成熟后,脑电波才主要表现为α波。√

  3.情感是情绪的基础,情绪要通过情感表现出来。×情感和情绪交换位置

  5.青少年期包括少年和青年两个年龄阶段。错 少年和青年初期

  6.个案研究法的结果容易相互比较。错 不容易

  7.离差智商是由斯腾伯格提出来的。错 韦克斯勒

  8.高级情感是指生理性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引起的社会性情感。错社会性

  9.青少年的心理活动具有某种含蓄、内隐的特点指的是矛盾动荡性。对

分享到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