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资讯

导航

自学考试心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一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9-06-30

  论述题

  1、 结合自己谈谈应激。

  心理应激是个体在察觉需求与满足需求的能力不平衡时倾向于通过整体心理和生理反应表现出来的多因素作用的适应过程(2分)。生活事件(2分)、应激的心理行为反应(4分)、认知评价(2分)、应对方式(2分)。

  结合自身谈论(3分)

  2、试述当前人们心理问题增加的社会原因与个体原因?

  当前人们心理问题逐年增多的主要原因是由社会的快速发展(1分)和个体自身发展的局限性(1分)所造成的。

  社会方面的原因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6分):1、社会环境本身的动荡和变迁,社会政治和经济改革与变迁,这些事件影响了社会的每一个成员;2、个人生活中的遭遇和变故,包括关系个人生活的重大生活事件,负性的事件对人生活产生消极地影响,而正性的事件带给人的不仅是喜悦,同时也有压力和消耗,因此,都会产生紧张感;3、社会文化的因素,道德、法律、语言环境、异地生活、宗教信仰等,随着生活环境的转移,时代的变迁,每个人都可能接触到社会文化的挑战;4、社会支持,指个体处于危机时,他能够获得的外界的帮助和关心,物质的、情感的、网络的等等,当个体所感觉到他所获得的支持与他实际获得的支持以及他的需要相符合时,社会支持对人们的帮助效果最好。

  从个体自身发展的局限性来看,个体的认知能力、情绪和人格特点,特别是动机与需要的特点都会成为心理问题增加的原因(6分)。个体认知能力不足、歪曲或发生认知障碍都可使个体不能对外界刺激作出现实的评价,难以采取有效的处理手段,是遇到挫折的机会增加,导致健康状况恶化;情绪与健康有着密切关系,由于社会生活事件的增多、个体生活经验的增多,遇到压力时,个体对不良情绪的消化和调节水平将影响人们的心身健康;很多心理问题和心身疾病的成因与个体的人格有密切的关系,某些人格特征可以表现为个体在特定环境下的行为模式和思维模式,不健康的模式会造成更多的问题;动机与需要的强度和水平,表现为个体的自我期望,过高或过低的自我期望,都有可能使个体产生过多的压力,从而影响健康。

  当个体的发展要求与社会的发展要求不相符合时,也是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1分)。因此,个人要更新观念,紧随社会的步伐;同时,社会的发展变革也应照顾到个体的发展,做到协调发展,减少人们的紧张感。

  3、谈谈精神分析

  精神分析理论又称心理动力理论,19世纪末由奥地利维也纳的精神病医生弗洛伊德所创立。(1分)精神分析的心理结构:弗洛伊德把人的心理活动分为意识、潜意识和前意识三个层次:(1)意识:是与语言(信号系统)有关的,是心理活动中与现实联系的那部分,能被自我意识所知觉。(2分)(2)无意识:又称为潜意识,是指个体无法直接感知到的那一部分心理活动,这个部分的内容通常主要是不被外部现实、道德理智所接受的各种本能冲动、需求和欲望,或明显导致精神痛苦的过去的事件。(2分)(3)前意识:介于两者之间,主要包括目前未被注意到或不在意识之中,到通过自己集中注意或经过他人的提醒又被带到意识区域的心理活动和过程(2分)

  精神分析的人格理论:精神分析学说认为人格是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部分构成。(1)本我:又叫伊的存在于无意识深处,是人格中最原始的部分,代表生物性的本能冲动,主要是性本能和攻击本能(1分)(2)自我:大部分存在于意识中,小部分是无意识的。自我是人格结构中最重要的部分,自我的发育及功能决定着个体心理健康的水平。(1分)(3)超我:类似于良心、良知、理性等含义,大部分属于意识的。超我市社会生活过程中,社会规范、道德观念等内化而成。(1分)

  精神分析治疗的基本技术:(1)自由联想:是精神分析的基本手段。(2)阻抗:是自由联想过程中病人在谈到某些关键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自由联想困难。(3)移情:病人将治疗者看成是过去与其心理冲突有关的某一人物,将自己对某人的体验、态度、幻想等有关的情感不自觉地转移到治疗者身上,从而有机会重新经历往日的情感。(4)疏泄:是让病人自由地表达被压抑的情绪,特别是过去强烈的情感体验。(5)释梦:梦在精神分析治疗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是深入到病人无意识的有用途径。(6)解释:是在精神分析治疗过程中,对病人的一些心理实质问题,如他所说的话的无意识含义进行解释或引导,帮助患者将无意识冲突的内容进入意识层面加以解释。(7)精神分析中的非特异性治疗技术:精神分析治疗强调良好的治疗性关系,倾听的技术,良好而适当的共情技术,反应技术,提问和引导技术。(总共5分,详细回答五分,回答要点三分)

  4、您在生活和学习中有哪些烦恼,都是如何处理?

  主要是从青少年心理发展中的常见问题来回答。一、社会适应问题。青年期的自我意识迅猛增长,成人感和独立感、自尊心和自信越来越强烈,期望个人的见解能得到社会与他人的尊重。与此对照,他们的社会成熟则显得相对迟缓,社会生活中常常会遇到各种挫折与人际关系的矛盾。会产生心理冲突,重者发展为自我拒绝。还会形成社交障碍。处理对策:(1)青年正确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长处与不足;学会辩证地思维,对现实用客观的标准去衡量。(2)树立适当的奋斗目标,从而避免不必要的心理挫折和失败感的产生,即使产生了挫折,要学会用失败来激励自己。(3)了解相互交往的重要性,开放自我。为自己提供更多参加交往的机会。二、情绪情感问题。青年常认为“凡是需要的都是合理的”,如不能满足就引起强烈的不满情绪。青年容易在客观现实与想象不符中遭受挫折打击,以致消极颓废甚至萎靡不振,强烈的自尊会转化为自卑、自弃。不善于处理情感与理智之间的关系,以致不能坚持正确的认识和理智的控制,而成为情感的俘虏,事后往往追悔莫及,苦恼不已。处理对策:(1)期望值适当:目标定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自然心情就会舒畅。同时对别人的期望也不宜过高。(2)增加愉快生活的体验:多回忆积极向上、愉快生活的体验,有助于克服不良情绪。(3)使情绪获得适当表现的机会:人在情绪不安与焦虑是,不妨把想说的说出来,心情就会平静许多。(4)行动转移法:可以用新的工作、新的行动去转移不良情绪的干扰。三、性的困惑问题。青年时期是发生性与相关心理卫生问题的高峰期。主要有;(1)对性的好奇和敏感。(2)性欲冲动的困扰。(3)异性交往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一些对策:(1)对性科学的认识:对性有正确的认识和态度是性心理健康的首要问题。性既不神秘、肮脏,也不自由、放纵。(2)正确理解性意识与性冲动:首先接受性的自然性和理解性。(3)增进男女正常的交往。(每个问题5分,从这些方面回答烦恼和处理方法,看回答详细和态度酌情给分)

  5、举例阐述情绪、情感与工作效率的关系。

  从情绪情感的两极性来看,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一般来说,积极的情绪、情感能够提高人的活动能力、充实人的体力和精力;消极的情绪、情感能抑制人的活动能力、降低人的体力和活力。积极的情绪、情感有助于工作效率的提高,而消极情绪、情感则会影响工作效率。但是,不一定消极情绪在所有时候都会降低工作效率,比如在适度焦虑的情况下也会提高工作的效率。(5分)

  举例(2分)结合例子解释(3分)

  6、怎样增强主体对应激源的抵抗能力?

  (指出要点并适当展开,每条2分,总分不超过10分):

  应激源的概念(2分)

  1、正确评价应激源;

  2、在应激过程中注意情绪反应的调节;

  3、采取恰当的应对策略或者行为;

  4、积累认知评价策略;

  5、争取或主动寻求社会支持;

  6、锻炼个性。

  7、.如何与病人交往?

  答:交往是人们以交换意见、表达情感、满足需要为目的,彼此间相互了解认识和建立联系的过程,交往过程是一个人与人之间信息交流的过程,也是交往双方获得心理满足的过程。(1分)交往分语言交往和非语言交往。(1分)

  ⑴语言交往。①交谈的原则:尊重病人;有针对性;及时反馈。(2分)②交谈的技巧:注意倾听;体会病人的感受;善用问句;及时和恰当的反应;抓住主要问题。(2分)

  ⑵非语言交往。①面部表情;②身段表情;③目光接触;④人际距离与朝向;⑤语调表情。(2分)

  8.青年心理健康应该注意那些问题?

  答:青年心理健康应注意:

  ⑴社会适应问题。

  ⑵情绪情感问题。

  ⑶性的困惑问题。

  (每个问题2分,解释2分))

分享到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