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中国新闻事业史》章节复习题:中国共产党成立和大革命时期的新闻传播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7-08-13
中3.评述蔡和森、瞿秋白、恽代英、萧楚女、邵飘萍等的报刊活动与贡献。 蔡和森:湖南湘乡人,1918年同毛泽东等在长沙组织新民学会,五四运动后赴法国勤工俭学,1921年回国,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向导》的第一任主编,有很高的马列主义理论修养,能抓住重要的实际问题,提高到理论高度来分析,具体生动地宣传当的纲领和政策。于1925年赴莫斯科参加共产国际会议,1931年在香港被捕后引渡到广州,被反动军阀杀害。瞿秋白:1919年积极参加五四运动,和郑振铎等创办《新社会》旬刊。从1921年初到1922年底,他 坚持在苏联采访活动两年,辛勤采写了《共产主义之人间化》等数十篇新闻、通讯,发表在两报上的有 五十多篇,他还写了著名散文集《俄乡纪程》、《赤都心史》等书。瞿秋白在苏俄期间,于1922年加入 了中国共产党,脱离了与《晨报》、《时事新报》的关系,“五卅”时编辑《热血日报》。是我国最早的无产阶级新闻记者。恽代英:是中国青年运动的杰出领导人、报刊宣传活动家。五四运动 后在武汉创办工人和补习学校,开设利群书社,编辑《学生周刊》和《武汉星期评论》。1921年参加共产党,1923年当选为团中央委员,担任团中央宣传部长兼《中国青年》主编。作为《中国青年》的创办者、首任主编、主要撰稿人,恽代英勤奋写作,精心编辑,还亲自处理读者来信。发表文章百余篇、通 信四五十封。他的作品代表了《中国青年》的文风,就是:热情加说理。既洋溢着革命激情,又有求实 精神。他一生从事报刊宣传活动16年,主编和参与编辑的报刊有10余种,撰发报刊文章500 篇,他具有 丰富的报刊工作经验,对早期中共党报思想理论建设做出了贡献。 萧楚女:1925年在上海参加团中央工作,担任《中国青年》编辑,主持《新刊批评》专栏。 1936年协助毛泽东编《政治周报》,1927年广州“四一五”政变中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其文情理交融、 分析深刻,感人至深。他还长于论辩,写有著名长篇论著《显微镜下之醒狮派》、《国民革命与中国共 产党》等。青年读者称他为“真理的战士”、“革命的煽动家”。
4. 《大公报》、《申报》在这个时期有何变化? 创刊于1902 年的《大公报》,1916 年被安福系财阀王郅隆接办后,亲日色彩深浓厚,为读者所厌弃,不得不于1925年11月储。这里,吴鼎昌、胡政之、张季鸾三人组成新记公 司,接办《大公报》。吴鼎昌当时是“北四行”(金城、中南、大陆、盐业四家银行)的总经理,接办《大公报》后任社长;胡政之(胡霖)当时是国闻通讯社社长,并主持《国闻周报》,接办《大公报》后任总经理;乡谈曾在多家报纸任职,当时任北京政府陇海铁路会办,接办《大公报》后任总编辑。1926年9 月1 日,《大公报》复刊,当天发表《本社同仁之志趣》,提出“不党、不卖、不私、不盲”的办报方针,以后长期以此为标榜,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在上海,《申报》、《新闻报》的发行量都突破10万大关。《申报》总经理史量才和《新闻报》经理汪汉溪,都致力于经营报业,取得显著成绩。《申报》增辟多种副刊,1924年2月8 日创办《本埠增刊》,每日出版,加强了同上海读者的联系。《新闻报》以经济报道、广告业务和经营管理见长,成为工商界具有广泛影响的报纸。这几家大报的发展表明,中国报纸在努力创造自己的风格与特色,它们的一些具体经验,可供后人借鉴。它们的实践最终证明,中国报纸应该走自己的发展道路。
5.中国广播事业是怎样产生的?
1920 年11 月2 日美国KDKA 广播电台正式开始广播,这是世界上第一座向政府登记的 广播电台。 1923 年初,美国人奥期邦创办的中国无线电公司与英文《大陆报》合作,办起“大陆报—中国无线电公司广播电台”,同年1 月23日晚首次播音。该台呼号XRO,发射功率50瓦,既播文艺节目,也播新闻,这是外国人在中设立的第一座广播电台。但是,由于它没有经过中国政府批准,因而被取缔,当年4 月间,停止播音。同年5 月底,美商新孚洋行也在上海办起广播电台,但因经费拮据很快停办。1924 年5 月美商开洛公司又在上海法租界办起一座广播电台,呼号KRC,发射功率100瓦,这座电台与《申报》合作,在报馆设播音室报告新闻。开洛公司广播电台开设的广播节目有…
不久,北洋政府交通部于1924 年8 月公布了《装用广播无线电接收机规则》这是中国 历史上第一个关于无线电广播的规则。规则中明确规定,允许民间装设收音机,从而改变了 原来严加禁止的做法。 1926 年10 月1 日,哈尔滨广播电台开始广播,呼号XOH(后改为COHB),发射功率 100 瓦(后增加到1 千瓦)。内容有新闻、音乐、演讲和物价报告等。这是我国由政府自办第一座广播电台。时隔半年,1927 年5 月15 日,天津广播无线电台开始播音。同年9 月 1 日,北京广播无线电台也开始广播。1928 年初,沈阳广播电台正式广播。 与此同时,在上海、北京等地很快出现了几座中国自办的民营广播电台,其中最早的一座是上海新新公司广播电台,创办于1927 年3 月。同年底,北京商办的燕声广播电台也开始播音。
初创时期的广播事业,设备简陋,规模很小,收听范围只限于广播电台所在地区附近。 特别是由于收音机价格昂贵,听从大多是政府官员、有钱的商人以及外国人等。当时全国约 在收音机一万台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