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资讯

导航

自学考试《中外建筑史》精选练习试题:简答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6-12-06

  请分析希腊多立克柱式的形象特点。

  多力克柱式通常无柱础,直接放置在基座上,柱高约为柱径的4-6倍。柱身明显向上收缩,稍有微肿,柱表面饰以20个棱角凹槽。多立克柱式雄伟、粗壮,象征着男性粗犷、刚毅、率直的性格

  请分析古罗马科洛赛姆竞技场(大角斗场)的柱式。

  大角斗场的立面为券柱式构图柱式由下至上均不同:低层为质朴的塔司干柱式;二层为秀美的爱奥尼柱式;三层为华丽的科林斯柱式;四层墙面则用了罗马偏爱的科林斯壁柱。

  坦比哀多的外形特点和成就。

  坦比哀多神堂外墙面直径6.1米,周围一圈多立克式的柱廊,有16根柱子。集中式的形体、饱满的穹顶、圆柱形的鼓座,外加一圈柱廊,使它的体积感很强,十分雄健,坦比哀多虽小,但有很强的层次感,有多种几何形体的变化,虚实映衬,构图丰富。环廊上的柱子,经过鼓座上臂柱的接应,同穹顶的肋首尾相连,从下而上,一气呵成,浑然一体。坦比哀多的比例极为和谐,遵循着纯粹的古典主义原则。值得一提的是,伯拉孟特的设计很有弹性,所以这种构图在全球各地被广泛复制。

  请分析古罗马万神庙圆形正殿的艺术及结构成就。

  万神庙曾是现代结构出现之前世界上跨度最大的建筑。圆形正殿是万神庙的直径和高度都是43.43米。神殿的全部结构均以火山灰混凝土浇筑,墙厚达6.2米,以抵抗上部穹顶传下来的侧推力。穹顶越往上越薄,所选用的填充料也越轻,充分表现了结构技术与艺术处理的协调。

  什么是中国木结构体系中的抬梁式特点是什么?

  抬梁式的特点是柱上搁置梁头,梁头上搁置檩条,梁上再用短柱支起较短的梁,如此层叠而上,梁的总数可达到3-5根。当柱上采用斗拱时,梁头则搁置在斗拱上。这种木构架多用于北方地区的宫殿、庙宇等较大规模的建筑物

  什么是开间?什么是进深?

  木构建筑正面相邻两檐柱间的水平距离称为“开间”,前后檐柱间的水平距离称为“进深”。

  请分析希腊爱奥尼柱式的形象特点。

  爱奥尼柱式比多立克柱式轻巧、雅致,象征女性,柱身24道凹槽,柱高约为柱径的8-9倍。柱身收分不太明显,始于1/3柱高处。柱头有两个卷涡。

  文艺复兴风格建筑的特征。

  文艺复兴风格提倡向古希腊、古罗马建筑学习,古典柱式再度成为构图主题。为了追求合乎理性的稳定感,半圆形券、厚实墙、圆形穹窿、水平向厚檐一起被用来与哥特风格的尖券、垂直向上的束柱、飞扶壁和小尖塔等建筑符号对抗。在建筑的总体轮廓上,文艺复兴建筑强调统一性和条理性,批判哥特风格的参差不齐。

  请分析希腊科林斯柱式的形象特点。

  科林斯柱式比爱奥尼柱式更加纤巧,比例也更细长,柱式刻有24道凹槽,柱头有一个饰有美丽毛茛叶的倒钟形花篮。科林斯柱式亭亭玉立、极为优雅、富有女性温柔之美。

  什么是洛可可风格?它的常用手法是什么?

  洛可可风格是17-18世纪在法国宫廷和贵族沙龙中盛行的一种室内装饰风格,它追求的是柔媚、温情的性格与琐碎、纤巧的图形。其常用手法为:建筑室内空间各个面的交接处都用柔软的曲面掩饰棱角;装饰题材有自然主义倾向,用蚌壳,卷涡,水草等曲线形花纹;多用闪烁的光泽和柔媚的色彩,使室内充满脂粉气。

  简述中国木结构建筑 “三段式”的特点。

  中国木构建筑分为“三段式”——台基、屋身和屋顶。台基对于木结构的防水是必不可少的,它的厚实又增加了古建筑的稳定感;台基之上是由柱子、梁枋、斗拱、雀等组成的屋身,比起砖石来,木构要轻巧得多;屋顶较为硕大,与空透的檐廊恰成对比。然而它出檐深远,又具有漂亮的反曲线和轻巧多姿的翼角,因此丝毫不显得沉闷和压迫。。

  什么是开间?中国古建筑中各开间的名称有什么讲究?

  木构建筑正面相邻两檐柱间的水平距离称为“开间”。建筑中各开间的名称因位置不同而不同,正中一间叫“明间”,向两侧依次叫“次间”、“梢间”、“尽间”。

  简述嵩岳寺塔的造型特点。

  塔平面为十二边形,是我国塔中的孤例。密檐15层,高40米。密檐层层向内收进,形成刚劲有力的抛物线轮廓。顶檐上部以缩小的印度式窣堵坡作为塔刹基座,高耸的塔刹上缀有7层相轮和圆形宝珠,它们和塔身的整体轮廓线配合得很协调

  请分析古罗马科洛赛姆竞技场(大角斗场)的柱式。

  拱券是由放射形排开的楔形拱石之间相互产生的张力撑开的拱面。

  拱券式:希腊柱式系统引入后,柱式不再承重,仅作为装饰用的壁柱放置在券洞的两旁,正真的承重是拱券,这种结构构图称为拱券式。

  中国古建筑中各开间的数目有什么讲究?

  建筑的开间数在汉以前有奇数有偶数,汉以后多用11间以下的奇数。民间建筑常用3、5开间,宫殿、庙宇和官署多用5、7开间,十分隆重的才用9开间。11开间的建筑除了大明宫含元殿、麟德殿和北京故宫太和殿以为,还没有见到其他的实例。

  简述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的造型特点及成就。

  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塔平面呈八角形,塔身有5个明层和4个暗层,看上去好像是9层。塔的整体比例极为均匀协调,明显的收分使塔身外轮廓呈现出优美的曲线。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木塔,造于辽代,释迦塔刹顶距地67.13米,是我国古代木建筑高度之最,而且经历900多年仍屹立不倒。

  中国木结构体系中的干阑式的特点是什么?

  干阑式木构架适用于南方多雨地区和云南、贵州等少数民族地区。一般底层架空,结构轻巧,上层常悬出挑廊,与地形结合甚佳。

分享到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