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资讯

导航

自学考试《公文选读》重点名词解释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6-12-05

  2.1.策:是我国封建社会中,由皇帝用于重大人事的君命文种。

  2.2.册:古代皇帝用于特别重大人事和祭祀活动的君命文种。

  2.3.制:是封建社会中,由皇帝颁布可垂为后世遵守的重大制度性举措时所使用的君命文种。

  2.4.诏:是封建社会初期所设之公文文种。是皇帝主要用于指挥庶政的君命文种。

  2.5.密诏:是由密使交付重臣的秘密诏书。往往不采用正常传递途径,不举行颁给仪式。

  2.6.亲诏:是由皇帝亲自拟稿的诏书。

  2.7.手诏:是由皇帝亲笔书写的诏书,亦称“诏记”、“手记”即“手诏”。

  2.8.诏版:(板)用竹、木书写的诏书。

  2.9.诏黄:以纸代简之后,用黄纸书写的诏书谓诏黄。

  2.10.玺书:秦始皇以后,皇帝之印称玺。有皇帝之印的诏书称玺书。

  2.11.批答:为唐朝至清初,由皇帝采纳或赞同、赞赏臣下所上章疏的内容,所做出的答复性君命公文。

  2.12.圣旨:是元代皇帝颁发政令的君命文种名称。

  2.13.铁券:是封建帝王赐给功臣以世代保持优遇及免罪等特权的凭证。

  2.14.敕:南北朝以后、形成限由皇帝对臣下训诫、授任、封赠等用途的君命文种。到清代,敕书亦称“敕谕”,简称“敕”,是皇帝授任地方重要文武官员,并规定其职权范围、任事要求的凭证性君命文种。作为履行职权、明确责任、考绩优劣的法定依据。

  2.15.上谕:是清代皇帝处理日常政务中以发布命令、指示的君命文种。“上”为皇帝之称,以区别于文武官员所使用的一般下行文种“谕”。

分享到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