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资讯

导航

自考《大众传播学》章节试题及答案:大众传播的效果(二)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7-08-21

  第八章 第三、四、五、六节复习题

  一、填空题

  1.在传统社会,提供社会“共识”主要是由(教育和宗教)来承担的,而在现代媒介社会则成了(大众传播)的一项主要任务。

  2.格伯纳认为,大众传播不仅是现代社会的(故事讲解员),而且是缓和社会各异质部分的矛盾与冲突的(熔炉),在这个意义上它还是维护现在制度的文化武器。

  3.文化指标研究,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后期,它包括三个方面的研究:(制度分析)、(讯息系统分析)和培养分析。

  4.学者R.M.恩特曼在他的关于新闻框架的实证研究中发现有两种机制对新闻框架的与实现有着重要意义。第一种机制是(报道规模控制),第二种机制是(具体信息的呈现)。

  5.1970年,(蒂奇诺)等人在大量实证调查的基础上提出了“知识沟”理论,其基本假说是:“由于社会经济地位高者通常能比社会经济地位低者更快地获得信息,因此,(大众媒介)传送的信息越多,这两者之间的知识鸿沟也就越有扩大的趋势。”

  6.与“知沟”假说持相反观点的是J.S.艾蒂玛和F.G.克莱因于1977年提出的(上限效果)假说。

  7.信息社会所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就是如何防止和解决(信息富有者)和(信息贫困者)的两极分化以及由此而带来的新的社会矛盾。

  8.根据布金汉姆等人的分期,媒介素养研究大致分为三个阶段:(保护主义)阶段、(注重辨识能力)阶段和能动赋权阶段。

  9.心理学中关于人的“自我强化”理论可以对“第三人效果”做出解释。“自我强化”包括三个方面:第一,(对自己盲目乐观);第二,(虚幻的优越感);第三,自我服务式归因。

  10.戴维森认为有两种社会显性行为可能与“第三人效果”有关:一种是(对限制媒体的舆论支持);另一种则是与抢购、挤兑等群体行为有拳(集合行为)。

  二、选择题

  1.格伯纳主持的“培养分析”是在美国政府专门成立的( A )委员会的支持和赞助下开始的。

  A暴力起因与防范  B美国新闻自由  C美国战时宣传  D国家远程通信和信息管理

  2.1976年,格伯纲等人就电视的接触量与人们对环境危险程度的判断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调查。这项调查结果说明,尽管在现实生活中人们遭遇或卷入暴力事件的概率在1%以下,但许多人却这种可能性在(  )以上。

  A5%  B10%  C15%  D20%

  3.“框架”作为考察人的认知与传播行为的学术概念,最早见于为类学家(D)于1955年发表的论文《一项关于玩耍和幻想的理论》中。

  AJ.布里安特  BD.桑德斯  CE.戈夫曼  DG.贝特林

  4.社会学家( C )在1974年出版的《框架分析》一书中明确为框架做出了一个定义。

  AJ.布里安特  BD.桑德斯  CE.戈夫曼  DG.贝特林

  5.在众多的新闻框架实证研究中,( A )对美国主流媒体在报道两大类似的击落飞机事件时所采用的不同新闻构架的比较分析最有代表性。

  AR.M.恩特曼  BD.桑德斯  CE.戈夫曼  DG.贝特林

  6.20世纪60年代,美国政府为了改善贫困儿童的受教育条件,制作了一部名为(  )的儿童启蒙教育电视系列片。

  A天线宝宝  B芝麻街  C

  7.1974年,( D )着眼于新传播技术的发展,提出了他的“信息沟”理论。

  AP.J.蒂奇诺  BA.M.松伯格  CJ.S.艾蒂玛  DN.卡兹曼

  8.“数字鸿沟”的概念,起源于1999年美国( D )发表的一篇题为《在网络中落伍:定义数字鸿沟》的报告。

  A暴力起因与防范委员会  B美国新闻自由委员会  C美国战时宣传局  D国家远程通信和信息管理局

  9.“第三人效果”理论的提出者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A)。

  AW.P.戴维森  BR.M.佩洛夫  CJ.A.佛罗拉  DJ.T.蒂德格

  10.(B)提供的信息,更容易产生“第三人效果”。

  A高可信度信源  B低可信度信源  C正面信息  D宣传色彩弱的信息

  三、名词解释

  1.拟态环境

  所谓“拟态环境”并不是现实环境的“镜子”式的再现,而是传播媒介通过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之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

  2.新闻框架

  指新闻媒介呈现新闻信息的一系列的动态过程--选择、强调或者重组。新闻生产者通过选择、强调或者重组新闻事件、及一系列的框架工具形成新闻的框架,这个框架赋予新闻文本特定的意义,从而影响读者对新闻事件的理解和认知。

  3.框架效果

  新闻框架作为媒体为新闻事件定性珠主导性框架,对受众认识、理解新闻事件以及对新闻事件做出反应具有重要的影响,这种影响称为框架效果。

  4.受众框架

  即受众个人接触和处理大众传播信息的认知结构和诠释规则,这种结构和规则来自于受众过去社会生活经验的积累、既有的价值观和态度、行为取向,并导引着受众个人处理新的信息。

  5.媒介素养

  英国学者大卫·布金汉姆将它定义为社会成员“使用和解读媒介信息所需要的知识、技巧和能力”,按照1992年美国“媒介素养领袖会议”的定义,媒介素养是“公众接近、分析、评价各种媒介信息,达到沟通交流目的的能力”。

  6.第三人效果

  1983 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W.P.戴维森提出“第三人效果假说”。该理论指受众倾向于过高估计大众传媒传播的信息对其他人在态度与行为方面的影响。具体地说,就是那些接触到劝服传播信息的受众将会预期此劝服信息对其他受众的影响大于此信息对自己的影响。

  四、问答题

  1.按照李普曼的观点,人们的行为与三种意义上的“现实”发生着密切的联系,是哪三种现实?

  课本204页。

  2.简述培养理论的基本内容。

  根据一系列实证调查和分析的结果,格伯纳等人认为,在现代社会,大众传媒提示的“象征性现实”对人们认识和理解现实世界发挥着巨大影响,由于大众传媒的某些倾向性,人们在心目中描绘的“主观现实”与实际存在的客观现实之间正在出现很大的偏离。同时,这种影响不是短期的,而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培养的过程,它在不知不觉当中制约着人们的现实观。

  3.电视媒介在形成社会“共识”方面具有什么样独特优势?

  4.如何理解新闻框架?

  课本209页。

  4.新闻框架的四种具体功能是什么?

  课本206页。

  5.简述卡兹曼“信息沟”理论的要点。

  课本217页。

  6.什么是数字鸿沟,它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课本218页。

  7.媒介素养是什么?它包括哪些方面?

  课本219页。

  8.“第三人效果”产生的制约因素有哪些?

  课本223-224页。

  五、模式分析题

  1.请画出“知沟”假说示意图,并用此图说明“知训沟”理论的内涵,同时分析造成“知识沟”的原因。

  课本215页。

分享到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