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资讯

导航

自考《现代媒体总论》章节试题及答案:广播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7-08-21

  第三节 广播媒体的运行方式

  14、广播媒体的运营机制:(1)商业型广播电台。商业型广播电台建立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基础上,完全由个人独资或集股,或由私营企业兴办。这是以赢利为目的的传播体制,以广告收益为主要经济来源。这一模式最早建立在美国。(2)国有型广播电台。广播事业属于国家或全民所有,其事业、运营经费部分或全部由国家拨款,国家对广电事业实行全面控制。这是以社会效益而不是以经济效益为目的的传播体制。中国即是此种类型。(3)公共事业型广播电台。公共型广播事业是一种为社会所有的独立的公共事业,它们一般与政府有一定关系,但是并不隶属于政府机构,不受政府控制。

  15、广播节目制作流程:节目制作是广播电视节目传播的第一个环节,从节目制作整体而言,包括前期的定位、选题、策划以及采录、编辑、播出等等;从节目的生产流程看,节目制作包括前期和后期两个阶段。

  16、广播采访主要是声音的采集,声音的采集可以分为现场录音和演播室录音两种。录音主要分成三个步骤:试音、正式录音和节目制作。

  17、编辑系统:分为线性编辑和非线性编辑。线性编辑:基于迷你技术,是传统的编辑方式,整个制作过程是一个线性播放、录制的过程。非线性编辑:基于数字技术,是使用数字储蓄媒体对数字音视频进行编辑的后期制作系统。

  18、编辑过程:线性编辑系统通常由一台录机、一台放机,再加两台监听器和编辑控制器组成。非线性编辑系统通常由主机、视音频卡、数字存储设备、显示设备模拟输入、输出设备五个部分组成。

  19、节目的播出方式及节目来源大致分为三种:(1)直播:节目形成的同时就直接播出的方式,包括演播室直播和现场直播两种。(2)录播:播出事先制作好的节目的录音带。(3)转播:指直接转发播出外来的节目信号,纯粹是技术性工作。

  20、节目传输系统的设备:(1)电缆传输节目:适用于近距离,衰耗大,容量小,铺设困难。(2)光缆节目传播系统:传输频带宽、容量大、抗电磁干扰能力强、无串扰、受温度影响小、抗化学腐蚀强、柔软可绕。(3)微波传输网。(4)卫星广播网:也称卫星广播系统。覆盖范围广,传输质量高,适用于大范围的信号传送。

  21、节目覆盖方式:(1)中短波调幅广播:指长、中、短波声音广播。(2)调频广播:是发射效率在超短波波段,载波频率被调制的无线电广播。(3)卫星广播:是在卫星上装设一定功率的转发器,把从地面送来的声音或电视广播信号收转后向预定地区播送的方式。

  22、广播电台的机构设置:总编室;编辑部;采访部;技术部;公关部;经营部;听联部。

  第四节 广播节目系统

  23、系统:是处在一定相互联系中并与环境发生关系的各组成部分的整体。

  24、节目:是广播电视传播内容的是主要的软载体,是广播电台、电视台面向社会和受众,传播信息、引导舆论、提供文化娱乐和服务的基本形式或基本单位,是广播、电视这一传播媒介的基础。节目位于形式的最高层次,节目下面包括栏目、体裁、样式等。

  25、节目系统:由广播电台或电视台中的一套节目或几套节目按照一定的标准组成的整体,是各个节目相互结合、互相协调、组合优化形成的一个节目运行系统。

  26、节目系统的类别:(1)按时间关系:顺时性系统、历时性系统、共时性系统。顺时性系统:指一个电台、电视台一天播出的各种节目,按播出时间顺序排列。历时性系统:是一个定期播出的,由一次次具体节目构成的系统。共时性系统:是指同一时间播出的各种节目系统,包括某台多台节目和同一覆盖区域各台的节目,也指在共同的时间里,可以收听到的所有节目,这也构成了一个系统。(2)按节目表现形态:一般型、综合型、专题型、对象型。(3)按节目内容性质:新闻类、社交类、文艺类、服务类。新闻类:以传播新闻信息、满足受众日益增长的信息需求和对信息深层次挖掘和解读,引导社会舆论为主的节目类型。社交类:以传播政治、思想、伦理和科学文化知识为主要内容,以承担社会教育功能和满足社会文化多方面生活需要的节目类型,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文艺类:主要是播出一些艺术类节目或娱乐性节目,供受众欣赏,以丰富受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全民素质。服务类:指那些针对性强、目的明确,能够实际指导和帮助受众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服务于广大受众的节目类型。(4)按结构形式:个体节目、板块节目。个体节目:即单个节目,每个节目都是独立播出的,形成各自的节目子系统。板块节目:一是指由若干单元组成的、具有多种社会功能、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可以满足受众多样化需求的节目类型,如很多文艺类和服务类节目采取板块的形式进行构建,一个节目中由形式不同、内容相似的各个板块组成,活跃了节目形式;一是指按照时段划分的,将一定时段的同一类节目归在一个板块内,由不同的主持人贯串播出。

  27、广播节目系统的构建步骤:广播节目系统的构建要综合考虑社会需要和媒介条件这两个方面的因素。其步骤是:(1)定位。构建节目系统首先要从定位开始,由频道定位到栏目定位再到节目定位。频道定位包括4个具体要素——定位性质、定位区域、定位对象、定位内容。(2)策划。(3)整合协调。(4)选择形象节目代言人。一个节目的形象代言人就是节目主持人。(5)节目推广。

  28、将节目系统做到最大化的具体特点:以时间顺序为脉络;形成鲜明的综合频道特色;定位于国家台,面向全国甚至国外广大听众播出节目;时效性快;感染力强;节目系统的稳定与创新相结合。

  29、广播节目系统的构建原则:(1)是坚持以新闻广播节目为中心的原则。在广播电视节目大系统中,欣慰节目是广播电视节目系统的基础;新闻节目的质量决定着这个节目系统的健康运行。任何频道的节目系统都少不了新闻节目的贯穿。新闻节目的质量是衡量广播、电视节目系统综合实力的一个重要指标,媒介的竞争首先在于新闻节目的竞争。(2)是坚持节目本位原则。节目是构成节目系统的重要元素,以节目为本,以节目为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以节目为本要重视打造精品节目,要注意充分调动,各种表现手段去增强节目的表现力。(3)是有利于开发拓展黄金时段的原则。所谓的黄金时间只是大多数听众有时间、有条件收听节目的绝对比例,但对于特殊人群、特定环境,目标听众的相对比例是不能依靠这个绝对划分的。(4)是坚持节目系统开放性原则。节目系统要做成开放的系统,节目系统在保持总体形象、风格和特色稳定的同时,要善于创新,力求节目形式的多样化以及节目内容的丰富化。

  30、广播的传播优势:广播是伴随性最强的媒介;广播是动态收听的媒介。

分享到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