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资讯

导航

自学考试《中国文化概论》仿真试题及答案九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9-11-10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1、 以下属于人文范围内的服饰标志的是(  )

  A、政治含义

  B、阶层标志

  C、性别标志

  D、环境标志

  E、职业标志

  【参考答案】:A,B,E

  2、 下列关于语言文字文化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有(  )

  A、语言文字是重要的文化事象.

  B、语言文字是文化的载体

  C、语言文字是文化政策

  D、众多语言文字之间相互吸收

  E、语言文字是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载体

  【参考答案】:A,B,D,E

  3、以下几种表述,正确反映“文化现象”和“文化事象”两个概念区别的是(  )

  A、文化现象具有经验性;文化事象已上升到理性概括的认识

  B、文化现象属于物质的;文化事象属于精神的

  C、文化现象指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某种外部状态和联系;文化事象往往是思想观念及其物化形式的综合,它不但具有外在的特色,而且含有观念的特色

  D、文化现象是个别、具体的;文化事象则是概括的、抽象的

  E、文化现象偏重感性的体验,有些现象带有单一性;文化事象是理性认识,有一定规律性

  【参考答案】:A,C,D,E

  4、 中国古代教育的教学思想有(  )

  A、因材施教

  B、启发诱导

  C、学思结合

  D、自由讨论

  E、教学相长

  【参考答案】:A,B,C,E

  5、 传统的语言教育包括(  )

  A、句子训练

  B、修辞训练

  C、作文训练

  D、逻辑训练

  E、语法训练

  【参考答案】:A,C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教学相长

  【参考答案】:教学相长是指教和学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对立统一关系。这一命题是《礼记·学记》首先提出来的,它指出教学活动并不是单向的知识传授过程,而是师生双方都能受益的双向互动过程。(5P262)

  2、租庸调制

  【参考答案】:租庸调制是唐前期赋役制度的田租、力庸和户调的简称。由于隋末农民大起义及长期内战,使得唐朝手中掌握了大量无主荒地。于是,政府将这些土地按规定分配给成年男女;受田农民按一定比例向政府交纳租税(租)及乡土所产的绢、帛若干斤、尺(调),并无偿地为政府服役若干时日,不服役则折交相当的绢布(庸)。(2P81)

  3、家族

  【参考答案】:家族是由出生和婚姻形成的亲属关系,里面包括血缘关系和姻缘关系。(3P144)

  4、汉乐府民歌

  【参考答案】:汉乐府民歌是中国文学史上一种重要的文学样式。它是由汉代的音乐机关乐府从民间采集而来的,其目的除了供统治者娱乐以外,还具有“观风俗、知厚薄”的政治意图。主要包括“相和歌辞”、“鼓吹歌辞”、“杂曲歌辞”三种类型。(5P265)

  5、服饰的环境标志 、

  【参考答案】:服饰的环境标志,中国服饰与文化的关系,首先是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我国幅员辽阔,地理环境差异大,服饰的单、夹、皮、棉,各有地理与季节气候要求。服饰要随地理、季节气候的变化而更换。(3P137)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 简述荀子的“约定俗成”理论。

  【参考答案】:苟子提出的“约定俗成”理论,第一次阐明了语言的社会本质,正确说明了词的意义和客观事物之间的关系。

  2、与汉语汉字有关的民俗事象,主要有哪些?

  【参考答案】:与汉语汉字有关的民俗事象有:对联、预言和字谜、汉语汉字与姓名文化等。

  3、中国传统的整体思维有什么特点?什么叫整体思维?

  【参考答案】:中国传统的整体思维是一种重整体、重体悟、以经验为基础的直观思维。所谓整体思维,是指把天地、人、社会看做密切贯通的整体,认为天地人我、人身人心都处在一个整体系统之中,各系统要素之问存在着相互依存的联系。

  4、秦汉以后,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有哪些特点?

  【参考答案】:(1)皇帝总揽天下大权;(2)拥有庞大的官僚办事机构;(3)严密的人身控制。

  5、简述元朝民族融合的新特点。

  【参考答案】:在元朝,原来辽、金治下的臣民被通通视为汉人,久之他们之间原有的区别消失了。部分进入中原的蒙古人逐渐变成农业居民,在元朝中原统治崩溃后,改用汉姓,也融合在这北方新形成的汉族之中了。今天的北方人大多是元朝新融合成的汉族后裔。同元朝征服者一起进入中原的色目人,经过长期与内地其他各族人民的杂居、通婚以及文化上的相互学习,就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即回族。所有这一切都表现出元代民族融合不同以往的特色。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 试析中国古代建筑的人文性。

  【参考答案】:(1)中国古代建筑具有强烈的人文性,在建筑物中寄寓着浓厚的思想观念,这是中国古代建筑的一个显著特点。(2)在这些观念当中,最突出的是讲究秩序,注重等级。受儒家伦理思想的影响,中国古代建筑具有“主次分明,秩序井然”的位序观。在同一个建筑物组合中,建筑物之间的排列有着明确的正偏、内外之别,这种区别象征着使用者的地位尊卑。如故宫。(3)中国古代建筑中的等级观念除了体现在布局方面之外,还体现在建筑的规模以及室内外的装饰、装修上。

  2、试述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特点。

  【参考答案】:

  百家争鸣横贯春秋战国,其特点主要在于前后两个时期的变化。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更像学者、教师,他们或是宁静地思考,或是广招门徒。

  春秋时期的思想家,老子像学者,孔子、墨子像老师。而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更像辩士,他们的思想基础一般在春秋时业经前辈创立,他们的作为是在学派间的争论中,捍卫并发展本学派的主张。所以,前期的著作多是对老师或创始人思想的语录,后期则多争辩的论说。另一点更重要,诸子百家与时代的互动和相互选择。各学派都在不断调整和深化自己的理论,努力适应着社会的要求。学派与学派之间也不断地在相互争鸣中相互吸收、相互影响。

分享到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