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考试《中国文化概论》仿真试题及答案七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9-11-10
中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1、 中国是多民族国家,中国文化具有多维性特点,形成这种统一文化的原因是( )
A、它有着共同的文化源
B、多元的各民族文化在发展中互相交流、渗透、促进
C、汉民族文化在整个中华文化中起主导作用
D、由56个民族文化的合并相加
E、多元的各民族文化有许多交融和契合的地方
【参考答案】:A,B,C,E
2、 古代诗歌节奏中的“平”指平声字,“仄”指哪三种声调的字?( )
A、上声
B、下声
C、去声
D、入声
E、平声
【参考答案】:A,C,D
3、 在原始社会末期,我国长江流域中、下游地区已经有了农业定居生活,这是从哪些原始文化遗址得知的?( )
A、河姆渡文化遗址
B、屈家岭文化遗址
C、良渚文化遗址
D、马家滨文化遗址
E、龙山文化遗址
【参考答案】:A,B
4、 由血缘关系形成的传统美德包括等。 ( )
A、祖宗观念
B、乡土观念
C、耕读观念
D、家庭观念
E、孝养观念
【参考答案】:A,B,D,E
5、 司马迁将楚地一分为三,其中西楚指( )
A、今江苏、安徽、河南三省交界地带
B、今河南南部的汝南、南阳一带
C、今苏州、扬州一带
D、今江西、安徽交界地带
E、今湖南、广州一些地区
【参考答案】:A,B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文化思潮
【参考答案】:
某种文化观念及与之相关的文化事象,在某一特定的时期,在一定的背景下,对社会产生广泛影响,为多数人所赞同和奉行,形成一种潮流,称作文化思潮。(P8)
2、中庸
【参考答案】:中庸意为“中是可以长久行用的典法”。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价值原则,是由孔子提出来的。“中庸之道”又可称为“中和之道”,它要求人们做什么事情都不要过激,要求其适中,“无偏无颇”。(5P229,)
3、仪器观测期
【参考答案】:
竺可桢在研究中国五千年来气候的变迁时,把中国气候的总体变化分为四个大的时期,其中从公元1900年开始的第四个时期称为“仪器观测期”。因为自此以后直到现在,有了测量温度及气象观测的仪器。(1Pl8)
4、摊丁入亩
【参考答案】:摊丁人亩即以康熙五十年的人丁银额为准,将丁银摊到人家所占的地亩中去征收赋税,实际上是取消了人头税。(2P998)
5、“政绩”观
【参考答案】:“政绩”观是指历代统治者把农业收成的丰歉,当做考察国计民生的好坏和自己得政或失政的一个标准。(3P111)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我国民族商业和手工业对农业经济生产起何作用?
【参考答案】:商业和手工业都是农业社会演进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们一旦发展起来,就会对农业经济生产起带动作用。因为没有商业,中国的农业和手工业产品就不能内销外贸,就不能被外地好东西刺激,从而发现自己的文化实力和别人的优点。没有手工业,中国的民族经济到了封建社会末期,就无法借助大机器和新思想的力量,向现代社会转型,在世界竞争的轨道上,就无法提速。
2、简述“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
【参考答案】: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及对西域用兵,发现并打通通向中亚乃至西方的“丝绸之路”。它不仅起着中国与西域乃至欧洲物质交流作用,也起着文化交流作用。而文化交流则具有更深远的历史意义。
【答案讲解】:
3、 谈谈对联常用的手法。
【参考答案】:
(1)双关。汉语用汉字记录,一个汉字往往能够记录多个义项,这样就可以利用语义的多义性构成双关。
(2)对联中也常常用谐音手法。
(3)有些对联是利用拆字构成联语。
4、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参考答案】:
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主要特征是:孔子的“仁”和孟子的“仁政”,他们提倡积极入世的观点。
5、市商贸易的方式有哪几种?
【参考答案】:(1)农商兼营。从业者称摊贩。从事贸易的方式,是把货物摆在道边、路口或集市的地面上,也有推车、挑担或临时设架放货的。
(2)行商经营。即由卖主向买主主动汇合的商业经营方式,也就是从产地进货,到需地销售。
(3)坐商经营。小者如定点店铺,大者如商号,是一种由买主向卖主主动汇合的经营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