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资讯

导航

自考《农业推广学习题》章节试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7-09-04

自考《农业推广学习题》章节试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六、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1、简述农业科技成果概念,种类及特点?

  1.农业科技成果是指在农村经济范围内,通过一定时间的调查、研究、试验、推广应用,所提出的能够推动技术进步,在理论上有重要学术意义或生产上有实用价值,具有较明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并经鉴定或实践证明的创造性的成果

  2.基础研究成果,应用研究成果和开发研究(又称发展研究)成果大类。

  3.农业科技成果具有科学性、创造性和实用性

  2、 简述物化类有形成果的特点和技术方法类无形成果的特点。

  (1)物化类有形成果的特点:

  商品性

  特异性

  时效性

  (2)技术方法类无形成果的特点:

  区域适应性

  效果的不稳定性

  不可逆转的时序性

  高度分散性

  持续性

  综合性和相关性

  3、试述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含义和要素。

  (1)含义:

  当某一农业科研成果通过实验研究达到计划的要求,并通过技术鉴定形成科技成果后,就要通过技术示范、推广等形式,使科技成果尽快在农业生产上普及应用,转化为形成现实的生产力,这一过程称为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

  (2)要素:

  1.转化主体:包括应用成果生产的研究人员,各级推广人员以及保障这些人员从事转化认识和实践活动的机构。

  2.转化客体:被转化的具体技术成果它既是转化主体作用的对象,又是转化客体的采用对象

  3.转化受体。即采用科技成果的生产者或单位。

  4、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过程包括哪三个阶段?

  产出成果(科研系统)——传播成果(转化系统)——采纳成果(生产应用系统)

  第一阶段转化:基础理论——可利用的硬件和软件

  第1次转化:如自然科学基础理论——经过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反复实验,思维加工,得出基本原理和规律。

  第2次转化:基本原理和规律——通过先进的实验手段分析和组合——形成技术科学

  第3次转化:技术科学——向应用科学转化——变成硬件和软件

  第二阶段转化:硬件和软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硬件和软件——经过技术构成与诸生产力因素相配套,安装、调试和检验等操作——形成社会需要的产品。

  第三阶段转化:科学技术转化人的内在因素:

  一方面:产品转化为贷币。

  另一方面:转化为生产者内在的因素——科技水平提高和科技意识增强,观念更新,达到由物质向精神飞跃。

  5、简述农业科技成果成果质量要求、转化形态和转化本质。

  质量要求:衡量成果质量的标准有五条:即创新性、成熟性、效益性、适用性和实用性。

  几种形态:

  1.物化形态(硬件):如:种子,疫苗,药品,农机具等

  2.技术性产品:如:饲管技术,栽培技术,以非物化信息形态存在。推广形式:以技术入股方式,技术承包的方式。

  3.技巧和技能:只能意会,难于言传,只有传授者亲自传授使用者才能掌握,

  如:看苗诊断。再如:医科大学刚刚毕业的学生,经验欠缺,必须向有丰富临床经验的医师学习。多看多学。

  4.服务性知识产品:难以物化和信息化,不能商品化(主要是社会效益)

  如土地规划,农村发展规划,开发方案,动植物和生理指标。

  转化本质:

  1.是研制者、传播者、应用者结合过程。从研制者传到生产者手中,首先是人与人在认识上要达到统一,在工作上要做到有机结合,结合越早、越紧密、越广泛,效果越好。

  2.是物技相结合的过程。成果转化必须与生产资料配套。没有必需物质投入作保证。成果难于转化或应用,也难于产生大的效益。实际上成果转化增加的效益是技术与物质科学结合结晶,是必需物质与生产资料再生产增值的过程。

  3.是技术配套过程。任何一项农业科技成果的应用,在生产过程中转化,都不可能是孤立的,必然要与其他有关的的科学技术相配合、相配套。好品种要有好的栽培技术相配套,才能真正获得好的收成。达到优质、高效的目的。

  4.是与生态环境、生产条件相互结合过程。一项农业成果必须与这一地区环境和生产条件相适应。才能转化为物质生产力。

  6、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评价指标有哪些?并写出正确的定义。

  (1)推广度:单项技术的推广程度,某项技术在实际中的分布状况。

  推广度:实际推广规模/应推广规模×100

  凡一项农业应用技术成果的推广度等于或超过指标20%,则判定该技术成果已推广。凡一项农业管理技术的推广度等于或超过50%,则判定该项软科学技术已被推广。

  (2)推广率:评价多项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程度指标

  推广率=已推广农业科技成果数/总成果数×100

  (3)推广指数:综合反映推广技术状况的指标

  推广指数=(推广率×推广度)

  (4)产投比:衡量科技成果效益的指标

  产投比=科技总产出/科技总投入

  (5)转化率:表现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程度,包括转化周期数和转化成果数。

  a─成果数 t──正常转化周期 a0──实际转化成果数t0──实际转化周期

  R= a0 t÷ a t0×100

  a0、、t0 不确定的变量 a 、 t 确定的变量

  a0≤ a t0 ≥ t

  如果t0 ≤t 话,说明成果转化没有按正常的周期推广

  转化周期:从成果鉴定日起到成果在生产上普及应用为止的时间

  转化成果数:有多少实际成果在生产上转化应用。

  (6)平均推广速度:评价推广效率的指标

  平均推广速度=推广度/成果使用年限

  (7)新增总产值:衡量科技成果转化的效率的直观指标

  新增总产值=新增单产值×有效推广面积×0.7(缩值系数)

  (8)新增纯收益:反映科技成果的经济指标

  新增纯收益=新增总产值-新增生产费用-新增推广费用

  (9)科技总投入:评价产生科技成果的成本指标

  科技总投入=包括科研费+推广费+新增生产费

  (10)平均纯收益:反映成果使用年限内的平均年纯收益

  平均纯收益=新增纯收益/成果使用年限

  7、 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措施。

  (1)提高农业科技成果的实际应用价值

  确实能解决农民生产问题。(实用性强),

  经济效益高。(投入少,产出高)

  易成为商品,(物化产品,如种子,农药和化肥等产品)

  (2)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农业科技服务功能。

  积极利用当地的合作组织,农民协会,如高邮司徒兴楼养鸭合作协会,把所有的养鸭专业户集中起来,生产一条龙,农民养鸭——统收——第一次加工——运到宜镇风鹅加工厂。销路非常好,形成产供销一条龙。远销到东北,经济效益非常高。

  中央也有专门文件,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以前乡级农技站,水利站由国家拔款,现在国家拔款很少,甚至断粮,没钱搞事业,没心事搞推广,他们只好搞实体,靠经营种子,农药来养活自己。

  (3)大力加强科普宣传,提高劳动者的素质。

  通过地方协会组织提高村干部、示范户和一般农民的素质,对科技成果需求提高了,动机,科技意识和科技欲望增强了,推广农业科技成果积极性也提高了。农民文化素质低,保守,谨慎,接受农业新成果慢的现状也得到改善。

  ⑴村干部:农业知识经营管理知识

  ⑵示范户:科技素质,专业知识

  ⑶知识青年:农业方面的知识

  ⑷农民:农业知识。

  (4)制订有关法规及相关政策,加速成果转化。

  如1993年制订农业推广法,1996年科技成果转化法(全国人大通过的),健全的法律是成果转化的保证。人家美国各种法律比较健全。

  (5)加强政府领导部门的功能,坚持农、科、教相配合

  行政干预(从中央明确推广哪些项目)中央推广的目标和农民推广的目标一致。西方,农民积极参与,农业部门需要 行政部门的配合,开始培养推广学士、硕士、博士人才。

  农业院校由 省教委主管

  技术推广部门由 省农林厅推广中心主管

  农科所,科研部门由 科委管

  8、我国常见的转化运行机制有哪些?

  (1)科研、教学、推广三结合的运行机制

  1以推广项目为合作推广形式,重点推广项目组织由科研、教学、推广三方面单位科技人员参加的协作组共同进行成果推广。

  2以生产指标为主线的集团承包形式,组织有农业院校、科研单位专家教授、基层推广人员、农用物资供应部门、地方行政领导组成的承包集团,联合承包地区各年度的生产任务指标。

  3根据生产需要进行联合攻关的形式,农业推广部门和生产部门根据生产需要针对一些生产上的主要障碍因素,邀请科研、教学部门联合攻关。

  4推广部门建立技术依托单位形式。各级推广部门通过各种渠道、采取各种方式建立以科研、教学部门为技术依托单位,引进人才和技术。

  5聘请顾问为主的技术服务形式。农业部门聘请由教学科研单位专家、教授组成的顾问团,在生产关键阶段进行考察指导和产前、产中、产后的咨询的服务,帮助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问题。

  (2)技、政、物三结合的运行机制

  分为两种形式:科技攻关联合体

  集团承包服务体。

  这种运行机制,由于有了行政组织的干预,易于把物质投入的基础作用,技术人员的桥梁作用有机地协调起来。真正实现政技物三结合,科技与经济相结合,有利于科技措施的落实。也便于政府对农业生产的领导,促进了农业推广和农业的发展。

  由国家科技部下达的河南省人民政府承担的国家“九五”重中之重攻关项目“小麦大面积高产综合配套技术研究开发与示范”,就是采用的技政物三结合运行机制。

  (3)企业、基地、农户三结合的运行机制

  农业现代化程度越高,农业产品的商品率也越高,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农民从事经营的目的不再是为了自给,而是追求利益最大化。走产业化、规模化的路子成为历史的必然选择。

  此种机制可分为四类:

  投资回报率较高的农业领域:

  例如:如哈慈绿色食品有限公司,在山东寿光、诸城两市建立的SOD番茄、太空椒等绿色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等属此类。

  第二类一些作物果蔬菜类加工企业,建立的生产基地

  如新亚龙集团在山东阳信县建立了优质专用小麦生产基地。

  第三类育种单位建立的良种繁育基地。

  如天津市黄瓜研究在天津的武清区,山东宁阳县和河北的定州市建立的黄瓜良种制种基地

  第四类 是农业推广人员以原工作单位为依托而成立的多种联合公司。为农民提供产供销一体化服务。

  (4)经营咨询、技术推广、经营服务三结合运行机制

  是市场经济发展和客观要求和必须趋势。它在农业推广部门不断进行深化改革的探讨中产生,农业推广机构将种子、苗木、农药或动物疫苗、饲料等物化类成果,给合当地环境与生产条件,制定出所推广物化技术的规格、型号,以经营的方式传递到农民手中,同时跟踪进行配套的综合服务,解答农民各种咨询,指导他们正确使用管理操作方法。同时推广机构可以增强自身推广的活力和实力,使推广机构具备了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机能。

  9、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制约因素

  农业科技政策法规因素,自然地理因素,社会经济因素

  成果产出→←成果传播→←成果采纳 →←(代表传播与反馈)

  10、农业科技成果扩散的主要媒介:口语(语言)

分享到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